11月2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提升人民群众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获得感有关情况。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司副司长田建新介绍了我国居民目前膳食结构存在的不合理问题,以及从营养健康与食物供需上,国家考虑要采取的措施。
▲发布会现场
田建新表示,近年来,我国居民的营养健康状况得到了比较明显的改善。大的方面讲,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这三大宏量营养素的摄入基本能够达到膳食推荐量的要求。但是从具体的细分来看,我们的膳食结构还存在着不合理。一方面,我国人均烹调用油、猪肉、粮谷类食物的摄入量偏多,超出了科学推荐量,尤其是烹调用油超出了推荐量的40%多,猪肉超出了30%多。另一方面,奶类及其制品、大豆及其制品、新鲜蔬菜、新鲜水果摄入明显不足。跟推荐膳食量相比,大豆及其制品摄入量低59%,新鲜蔬菜低47%,奶类及其制品、新鲜水果与推荐量的差距更达到90%左右。
针对饮食健康的这些不合理情况,田建新表示,将坚持问题导向,综合施策,按照营养指导消费、消费引导生产的国际通行原则,和相关部门一起,从食物的消费和供应保障两方面同向发力,促进我国居民的饮食结构更加合理、更加健康。
从消费端来说,要加强针对性的营养健康的科普宣传,引导大家会吃、会选,主动调整饮食习惯,该减的减,该增的增。
从供给端来说,要针对不同人群,老人、小孩、上班族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加强科技创新,研发生产更多的营养素密度更高的食物。所谓营养素密度更高的食物,就是不增加能量的情况下,同样的食物提供的营养素更多。另外,还要规范食物营养强化食品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应用。
红星新闻记者 胡伊文 北京报道
编辑 张莉 责编 冯玲玲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