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3月26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聪聪)3月26日,2025(第11届)中国海归创业大赛在京宣布正式启动报名。
这项大赛是由中国技术创业协会留学人员创业园工作委员会发起的专门面向海归创业的全国性活动。在科技部、工信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外国专家局)、致公党中央、中国科协的共同指导下,大赛以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为导向,秉持“创新驱动·海创中国”的主题和“以赛事为平台,以服务为核心”的理念,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成长进程,推动新时代海归高水平创新、高质量创业。
大赛自2015年首届举办以来,前10届共吸引5000余个海归项目团队报名参赛,入围和获奖项目集中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硬科技创业领域,有85%以上的团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取得国内外专利超过1.5万件;1292个入围复赛项目团队成功创办科技型企业近800家,包括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60余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0余家,270余家企业吸引投资累计超过200亿元。
今年的大赛坚持平台开放和机制创新,北京理工大学、南京大学首次加入联合主办,支持参赛人才项目与高校联合开展技术攻关等。另有江苏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苏州高新区管委会等8家联合主办单位提供组织服务保障,全国20多家产业园区、科创载体协办,百余家金融投资机构参与赛事。
据悉,本届大赛放宽国际化人才团队报名限制,项目团队中有1人具备海外留学进修或工作创业经历且符合相关条件即可参赛。同时,加强早期项目培育和服务,对于未在国内注册企业的参赛项目,单独设立“雏鹰组”和相应赛制奖项,发挥大赛服务基地和各方资源作用,提供定制化辅导、政策匹配及落地支持。大赛还联合社会资本设立专项基金,对获奖项目将给予不低于1000万元的优先投资支持。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举报/反馈

中国青年报

2581万获赞 139.9万粉丝
推动社会进步 服务青年成长
中国青年报社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