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查看DeepSeek-R1满血版总结
科学家突破传统物理理论,利用地球自转成功产生18微伏电力,当特殊角度的锰锌铁氧体圆柱体与地球磁场共振时,人类首次从行星自转中"偷"到了电。这微弱的电压证明:脚下这颗旋转46亿年的蓝色星球,或许正孕育着取之不尽的清洁能源未来。
内容由DeepSeek-R1模型生成
有用

地球每天自转一周,这一看似平常的现象竟然蕴含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3月18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和Spectral Sensor Solutions公司的科学家团队在《物理评论研究》上发表惊人成果:他们成功利用地球自转产生了电力,这一突破性发现或将开启全新的可再生能源时代。

不可能的任务

这不可能!——这是大多数物理学家九年前听到这个想法时的第一反应。

因为根据传统物理理论,任何试图从地球旋转和磁场中获取电能的尝试都会被自动"抵消"。就像你试图用一只手从另一只手中拿钱,最终钱包里的总金额并不会增加。物理学界普遍认为,电子在产生电场过程中会重新排列自己,抵消任何可能产生的电压。

但克里斯托弗·奇巴、凯文·汉德、托马斯·奇巴这三位物理学家不信这个邪,他们希望能阻止这种自动抵消。

2016年,他们提出了理论可能性,但遭到了同行的嘲笑和质疑。而今天,他们用实验结果给出了响亮回答。

那么,他们是如何做到这一"不可能"的任务的?

秘密武器:一个特殊的圆柱体

研究团队设计了一个看似简单但非常精妙的装置:一个由锰锌铁氧体(manganese-zinc ferrite)制成的圆柱体。这种材料是一种弱导体,能够作为磁屏蔽。

关键在于放置方式:他们将圆柱体按57°角沿南北方向放置,使其同时垂直于地球的自转运动和地球磁场,这就像在旋转的地球和它的磁场之间架起了一座特殊的"桥梁"。

在圆柱体两端,他们放置了电极以测量电压。为了排除任何可能的干扰,他们还关掉了灯光以防止光电效应影响实验结果。

18微伏的"不可能"电压

当数据显示圆柱体两端产生了18微伏的电压时,研究团队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么小的电压有什么用?"你可能会问。确实,18微伏连点亮一个LED灯都远远不够(普通LED至少需要2-3伏特)。但重要的不是数量,而是这股电力的来源——它来自于我们脚下这个每天都在旋转的巨大行星!

为了确保这一电压确实来自地球自转,研究团队进行了一系列严谨的对照实验:

他们测量并排除了温度差异可能产生的电压;

当改变圆柱体角度时,没有测到类似电压;

使用对照圆柱体时也没有产生电压。

这一切都指向一个令人振奋的结论:他们确实成功从地球的旋转中"偷"到了电!

从微伏到千瓦?

研究团队认为,如果他们的发现被其他科学家验证属实,那么理论上没有理由认为产生的电量不能增加到实用水平。

未来将可能会有大型"地球自转发电厂",利用这一原理源源不断地为我们提供清洁能源。最令人振奋的是,只要地球继续自转(据估计至少还能持续数十亿年),这种能源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挑战与限制

当然,从实验室的18微伏到能实际应用的千瓦级电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是其他研究团队需要在不同条件下重复这一实验,确保没有其他未被发现的电力来源。

二是如何有效地放大这一微弱电压到实用水平,仍然是一个巨大挑战。

三是建造大型设备可能面临材料、成本和工程方面的问题。

但正如一百多年前人们难以想象电力会如此普及一样,谁知道呢?也许几十年后,我们家里的电器就会部分由地球自转提供能源!

那么,究竟要多么巨大的装置,才能为一个社区提供“地球自传电”呢?我不敢想象,或许大家可以想一下。

另外,能量不会凭空诞生或消失,利用地球自转来发电,会导致地球一天天变慢吗?

参考文献:

Christopher F. Chyba, Kevin Hand, Thomas Chyba. (2025). 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from Earth's rotation through its own magnetic field. *Physical Review Research*. DOI: 10.1103/PhysRevResearch.7.013285

举报/反馈

徐德文科学频道

120万获赞 9.5万粉丝
传播最新、最前沿、最有趣的科学
优质科学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