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认知里,以治病救人为工作的医生,患病是很少见的,尤其是患上癌症,会让人觉得出乎意料,因为在大众的认知中,医生是擅长保健养生的。其实,在癌症面前人人平等,医生虽然能够治病救人,但是医生也和普通人一样,他们也会得癌症!
2020年,我的一位医生前辈就患上了晚期胃癌,最终甚至栽在癌症上。
一天晚上,他参加完一场聚餐后回到家中,突然出现阵阵胃痛,冷汗直流,于是,他赶忙喝了一粒奥美拉唑和一杯温开水,休息了很长一段时间才缓解。妻子劝他去医院检查,但他执意说自己就是酒喝太多了,喝杯热水缓缓就好了。
这样的对话其实在家中已经上演过不止一回,他平常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我每天烟酒不离手,上班又天天坐着,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去检查肯定被检查出很多毛病,那我就什么事情都别想做了。”
就这样,一拖再拖,直到有一天,他突然晕倒在家中,被120接到了医院。经过CT一检查,竟然已经是胃癌晚期,肝转移。
确诊癌症后,他积极配合治疗,个中的艰辛只有他自己懂得,我们去探望他的时候,他说了一句话“拒绝胃癌,以我为戒吧!”
那么,他究竟为什么会患上胃癌呢?总结起来有五点:
1、怕做胃镜检查
前辈对于胃镜,是始终抵触情绪,这主要是源自于他年轻时候的一次痛苦的胃镜检查经历。后来,每每想做个胃镜,想起以前做胃镜的痛苦,总是心有余悸,以至于在妻子问他去没去检查的时候,他总是回应说:“查了,就是普通胃炎,吃点药就好了!”
他的疏忽大意,并没有让胃癌就此远离。相反,胃癌的脚步,正一点点向他靠近。
其实,胃癌的早发现早治疗,只需一个胃镜。很多胃癌,都是因为慢性胃炎、胃息肉等等没有及时治疗而导致的。即使是早期胃癌,如果能够早期被发现并及时治疗,5年的生存率可以达到90%以上。
但凡前辈能定期做一下胃镜,恐怕也不会发展到如此严重的地步。
2、久坐
久坐的习惯可以说是前辈的职业病,很多时候一坐诊就是5、6个小时,一坐下基本就不会起来,甚至连喝水、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而且,平常他主要的活动就是看书、看电脑等等,身体上的运动几乎约等于零。
久坐对于胃肠道健康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因为长期久坐会导致胃肠道蠕动速度变慢,粪便内的有害成分或是一些致癌物会长时间在肠道内滞留,同时刺激到肠粘膜。再加上这些久坐人群的盆腔、腰骶部以及腹腔血液循环不畅,容易导致肠道免疫屏障功能下降,这些都会增加罹患胃肠道肿瘤的风险。
3、爱喝酒
前辈有个外号叫“千杯不醉”,50多度的白酒一次能喝两斤,平常喝酒都是用大杯子,总觉得小杯子不过瘾。
像前辈这样喝酒豪爽的人,在酒桌上肯定很受欢迎,也有很多人约酒,他是有约必赴,所以经常是不醉不归,但这样做导致他患癌的风险大大增加。酒精在进入体内后会代谢乙醛,乙醛会伤害胃肠粘膜,促进息肉发生,还可促进息肉发生癌变,加速胃肠道疾病发展的进程。
4、饮食不规律
这也是医生的通病,很多时候,一忙起来就过了饭点,不能按时吃饭。等到好不容易下班,已经是饿的饥肠辘辘,回到家就像饿狼扑食,端起碗就狼吞虎咽,甚至几分钟就能吃完一碗饭,完全谈不上细嚼慢咽。
长期的饮食不规律和狼吞虎咽,导致胃黏膜反复受损,胃酸分泌紊乱,最终导致了胃癌的发生。
5、经常高压和生活不规律
患病前,前辈总感觉自己的时间不够用,天天下班还要研究文献、写论文,有时候甚至能忙碌到深夜。
长期高压、疲劳的生活为他的患癌埋下了隐患。人在焦虑状态下,副交感神经和乙酰胆碱的释放会受到抑制,身体免疫力下降,增加患癌风险。反之,保持良好的情绪可以让大脑分泌内啡肽,该物质可以激活免疫系统功能,抑制癌细胞以及病原微生物生长,对于预防疾病有好处。
前辈的反思值得大家警醒,在生活中有不少人和他一样,对检查十分忌讳,即便是身体出现了异常表现,也不愿意及时就医,从炎症到癌变,再到晚期胃癌晚期多发转移,其实有很多机会阻止。
在此我也提醒大家,在身体出现这4个症状时,小心胃癌找上门!
1、黑便
因为胃离肛门较远,中间还有长长的肠道,所以,胃癌表面坏死出血,要经过一个化学的反应 ,它主要就是在胃酸的作用下把血液当中的血红蛋白中的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血三价铁的颜色是鲜红的,而二价铁的颜色就是黑的。所以在发现黑便的时候,一定要去其及时的就医。
2、疼痛
胃癌早期引起的疼痛一般以钝痛、隐痛以及刀绞样疼痛为主,疼痛并不规律,一般会在空腹、饭后、睡眠时出现,部分患者因为组织牵拉还会出现腰背部疼痛的症状。
3、轻度贫血
胃癌的出血往往隐匿较深不容易发现,尤其胃癌慢性出血,往往容易被人忽视,很多胃癌的病人,往往是因为头晕、贫血来医院就诊,最终确诊胃癌。
4、食欲减退
食欲减退可能是胃癌的早期表现,若与胃痛症状同时出现并排除肝炎时,尤应引起重视。有些患者因在进食后出现腹胀、嗳气等症状后便自动限制日常饮食,致使体重下降,出现消瘦、乏力的现象。
总之,胃癌的发生和不良习惯之间有很大联系,想要预防胃癌,一定要从生活习惯上进行改变,同时要注意定期体检,切不可讳疾忌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