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简称ADHD)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其核心特征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和冲动行为。这一病症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遗传、环境、生物和社会心理等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将多动症简单归因于父母的教育方式或性格特征,如“父母太凶”,是一种误解,也是对多动症复杂性的简化处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遗传因素的作用

遗传学研究显示,多动症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若家族中有多动症病史,孩子患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这意味着,多动症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基因决定的,而非单纯由环境或父母的教育方式塑造。当然,这并不排除环境因素对孩子行为的影响,但遗传因素是多动症发病机理中的核心因素之一。

二、环境与生物因素的交织

环境因素,如孕期感染、营养不足、毒素暴露等,也可能影响胎儿的大脑发育,进而增加多动症的风险。此外,大脑内神经递质的不平衡,特别是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系统的异常,是多动症生物因素中的重要一环。这些生物化学物质的失衡,可能导致个体在注意力控制、冲动抑制和活动水平调节上出现问题。


三、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尽管遗传因素在多动症发病中占据主导地位,社会心理因素同样不可忽视。家庭环境、教育方式、学校氛围以及同伴关系等,都可能对孩子的行为发展产生影响。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太凶”直接导致多动症。相反,一个充满压力、冲突或缺乏支持的家庭环境,可能加剧多动症孩子的症状表现,如增加焦虑、抑郁等共患病的风险,或影响他们的社交技能和学业成绩。


四、父母的角色

面对多动症孩子,父母往往承担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责任。他们不仅要应对孩子的行为挑战,还要面对社会的误解和偏见。因此,将多动症归咎于父母,不仅不公平,也不利于建立积极的家庭合作氛围。相反,父母需要被看作是多动症管理和干预团队中的重要成员,他们的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五、有效的应对策略包括:

1. 学习了解:首先,父母应主动学习多动症的相关知识,理解孩子的行为并非有意为之,而是疾病所致。这有助于减少误解和冲突,增强亲子间的理解和信任。

2. 专业咨询: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准确的评估和诊断。根据医生的建议,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可能包括药物治疗、行为疗法、认知训练等。

3. 行为管理:学习并应用有效的行为管理技巧,如设定明确的目标和规则、使用正向强化鼓励良好行为、提供结构化的日常安排等。这些策略有助于改善孩子的注意力、减少冲动行为和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4. 情感支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安全。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绪,教会他们应对挫折和失败的方法,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5. 家校合作:与学校和老师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业进展和社交情况。了解学校的支持资源和政策,确保孩子在学校环境中也能得到适当的帮助和适应。

6. 自我照顾:父母在照顾孩子的同时,也要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通过参加家长支持小组、寻求心理咨询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积极的心态。

六、社会层面的支持与理解

除了家庭层面的努力,社会大众对多动症的认识和理解同样重要。通过媒体宣传、公益活动等形式,提高公众对多动症的认知,减少误解和歧视,为多动症孩子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和支持的社会环境。



综上所述,孩子患多动症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将多动症简单归因于“父母太凶”,既不符合科学事实,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相反,通过科学的认知、专业的干预和全面的支持,我们可以帮助多动症孩子克服挑战,发挥他们的潜能,享受充实和快乐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是不可或缺的力量源泉。让我们携手努力,为每一个多动症孩子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多动症#

如果大家有儿童行为发育疾病方面的问题,需要寻求专业帮助的,可以记住找到我的方式:

1. 打开百度,搜索“于立君医生” ;

2. 认准百度健康、我的名字和头像,点一下;

3. 点击预约挂号即可

举报/反馈

儿科于立君

5748获赞 1449粉丝
还没有填写任何签名呢
于立君,儿科专业,全科医学专业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