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尽管拜登即将卸任,但他在亚太地区的一系列举动却如同在平静湖面投下巨石,泛起层层涟漪,给地区局势带来诸多变数,其中有两颗“大雷”尤其值得中方高度警惕。
先看看科技与军事合作方面的动向。美国一直将印度视为其在亚洲战略布局中的关键棋子。近年来,印度在电子信息科技领域的发展有目共睹,大量电子科技产业劳动力不断向美国输出,甚至美国硅谷都逐渐将部分产品设计重心往印度迁移。在 2024 年,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对印度进行了重要访问。
拜登(资料图)
此次访问的核心议题聚焦于前沿高科技产业和国防两大板块。沙利文明确表示,美国和印度在未来十年会携手半导体开发,这背后的意图可不简单。随着中国在电子信息产业的飞速升级,美国明显感受到了巨大威胁,试图拉拢印度,将其打造成在电子信息科技领域对抗中国的“桥头堡”。
与此同时,在军事合作上,美国也在不断给印度“画大饼”。过去几年,美印在军事方面的合作愈发紧密,从武器装备交易到军事技术交流,小动作不断。美国这样做,一方面是想巩固与印度的关系,毕竟印度是其“印太战略”的核心支点之一;另一方面,则是担心中印关系缓和会削弱印度围堵中国的动力。这种利用印度制衡中国的做法,无疑给地区的和平稳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也让中国周边的安全环境面临新的挑战。
拜登(资料图)
再瞧瞧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动作。菲律宾近期的一系列行为引起了广泛关注。在 2024 年,菲律宾方面有了新的动作,试图在军事上进一步加强与美国的合作。有消息透露,菲律宾正在考虑引进美国的先进军事装备和防御系统,这无疑是在南海问题上给本就紧张的局势火上浇油。美国在背后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其企图通过扶持菲律宾在南海制造事端,从而干扰中国在南海的正常活动,维护其在亚太地区的霸权地位。
而越南方面,美国也在加紧拉拢。近年来,美国与越南的互动频繁增加,从高层互访到经济合作协议的签订,背后都隐藏着地缘政治的博弈。美国试图利用越南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进一步搅乱南海局势。越南在面对美国的拉拢时,虽然态度有些暧昧,但也不得不权衡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关系以及自身在地区事务中的利益。这种复杂的关系使得南海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也给中国的海洋权益维护带来了新的难题。
拜登(资料图)
在台海问题上,美国更是小动作不断,这也是拜登埋下的一颗极具危险性的“雷”。美国不顾中方的强烈反对,持续在台湾问题上进行挑衅。过去一段时间里,美国不断向台湾出售先进武器装备,从军事装备到情报支持,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这种行径不仅破坏了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也给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中国台湾地区的一些“台独”分子在美国的撑腰下,愈发嚣张,不断试探大陆的底线,妄图将中国台湾地区从中国分裂出去。
面对拜登政府埋下的这些“雷”,中国绝不能坐视不管。在科技领域,中国应继续加大对电子信息产业和半导体研发的投入,不断提升自身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自主研发和国际合作,逐步打破美国在相关领域的技术封锁,减少外部因素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
在军事方面,中国要进一步加强国防建设,提高军队的现代化水平。在南海和台海等关键地区,保持军事存在的同时,加强军事演练,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坚决捍卫国家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向任何企图侵犯中国主权的行为表明强硬态度。
拜登(资料图)
在外交上,中国需积极与周边国家展开对话与合作。对于印度,要在保持自身立场的同时,寻求共同发展的机会,通过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增进彼此的互信,缓解可能存在的对抗情绪。对于菲律宾和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要加强经济合作,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让周边国家切实感受到与中国合作带来的利益,从而减少外部势力的干扰。在国际舞台上,中国也应积极发声,揭露美国的霸权行径和不良企图,争取更多国家的理解和支持。
总之,拜登在任期尾声在亚太地区的种种举动给中国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但中国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应对这些危机。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做好充分准备,坚决捍卫国家的主权和安全,确保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只有这样,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让任何企图破坏中国发展的行为都无法得逞。
拜登(资料图)
我们始终认为,大国竞争不符合时代潮流,更解决不了美国自身的问题和世界面临的挑战。中美关系中存在一些竞争因素,但不能以竞争定义、让竞争主导整个中美关系。中方不回避竞争,也不惧怕竞争,但竞争应该是良性、健康的,而非零和博弈、赢者通吃,更不是无底线打压对方、恶意对抗。
奉劝美方不要挖空心思炮制新名词渲染所谓“中国威胁”,错误的叙事再怎么包装也欺骗不了世人。美方应该树立客观正确的对华认知,回归理性务实的对华政策,切实将拜登总统的承诺落到实处,同中方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推动两国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