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院床位“一床难求”曾经是常见现象。近年来国家、省、市陆续发布《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方案(2023—2025年)》,要求改善入出院服务,鼓励医院对闲置床位统一管理,逐步实现全院床位集中管理、统一调配。

转眼间已经到提升患者体验服务的“收官之年”,江苏在缓解患者“住院难”上做得怎么样?记者进行探访。

小小一张床,牵动医患心

“现在住院没以前那么难了。”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前来治疗胃部恶性肿瘤的王女士,完成检查的当天就办理了入院手续。几年前看同样的病,床位至少要等1~2周时间。住院变快了是因为王女士没有在胃肠外科病房排队“干等”,而是住进了住院部血管外科的病房。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医院科室之间“忙闲不均”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如受季节和天气影响,冬春季呼吸内科等科室患者会明显增多,暑期儿童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等科室容易出现床位紧张。

为了缓解这一矛盾,苏州市卫健委在2023年印发了《苏州市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方案(2023—2025年)》,鼓励医院对闲置床位统一管理,逐步实现全院床位集中管理、统一调配。2024年5月起,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以浒关院区为试点分三批次推行床位集中统一管理,不断提高床位使用效率缓解病人住院难问题。

在江苏,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始推行“全院一张床”管理模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研发了智慧化床位调配管理系统,可以根据病情分级、手术级别等多种因素将患者情况分解为可量化的指标,床位调配管理系统根据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分配入院顺序;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推行该政策后,床位使用率也提高近12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医院病床使用率为79.4%,其中三级医院91.1%,二级医院74.3%,一级医院54.1%。这一组数据清晰地体现了不同层级医院病床使用的不均衡现象。多地医院探索试行的“共享病床”模式,是对症下药的积极尝试。

“增加床位、扩大规模并不是医院高质量发展应有的模式,而应该从提升效率、利用资源上着手。”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是推行“全院一张床”政策的先行者,该院党委书记顾民介绍,早在2020年7月,医院成立了床位管理中心,开始对全院床位进行统一调配和管理。截至2024年,医院三院区跨区收治病人共计23023人次。实施“全院一张床”模式以来,平均床位周转次数从2020年的38.75次增加到2024年的45.6次,同时缩短了住院天数,节约了住院费用。

医生跟着患者“跑”,医疗安全是首位

“我已经第三次住到耳鼻喉科的病房了,第一次住的时候,把我一个泌尿外科的患者安排到耳鼻喉科时还真有点‘犯嘀咕’。”正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前列腺癌化疗的患者金先生说,由于他术后需要定期回到医院化疗,所以多次来住院。有时遇到泌尿外科床位紧张,他就会被就近分配到耳鼻喉科来。“不过我的管床医生一点都不怠慢,还是跑上跑下过来查房,一次也不耽误。”

“共享病床”要确保医疗质量不打折扣,“医生跟着患者走”是关键。“当本科室住院压力过大时,医生会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将部分相对稳定、适宜的患者分流至专业和区域跨度不大的相关科室,并调配专业医护人员进行跟踪护理,确保诊疗质量安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办公室/患者服务中心主任王礼泉说,“患者调配到其他科室的病床,负责治疗的仍是原科室医生。护士经过针对性培训,也能够胜任护理任务,并朝着全科护理的方向发展。”

为最大程度“盘活”有限的床位,医院将住院前准备中心、床位管理中心和住院处进行功能整合,成立专门的入出院服务中心统筹患者收治,通过信息化系统,及时跨科调配病床。“这是一项‘以患者为中心’的系统工程,不仅仅是医院床位调配的策略,它更是推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的一种模式改革。”王礼泉介绍,“共享病床”涉及医务、护理、财务、信息、后勤等多部门的深度协作,是对医疗服务流程的重塑和优化。

《跨科收治患者管理规定》《床位管理规定》……经过4年摸索,南医大二附院不断修改细化相关规定,设计出一整套关乎绩效考核、医疗流程、医疗安全、医疗质量的规定细则。“每个学科有发展的阶段性,疾病谱也会根据季节性变化,造成资源的不均衡,如何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我们动了很多脑筋。”顾民坦率地讲,过去医院绩效考核以科室为单元,病床资源是科室绩效的重要来源,科室难免“不愿放手”,实行“全院一张床”后随之改变了绩效算法,让劳动者得到应有的报酬,也从侧面增强了医务人员对该政策的认可度。

“全院一张床”之外,提升效率是永恒的课题

2021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标志着公立医院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该意见中提到引导公立医院通过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三个转变”,实现医疗效率、服务质量和人员积极性“三个提高”。

而2024年8月发布的《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一组数据则提到一个颇为“骨感”的现实:我国距离精细化管理还有一定距离。2023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入院人次达到30187.3万, 居民年住院率为21.4%。相对的,国际上平均住院率大约在15%以下,且呈逐年下降趋势。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全院一张床’只是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手段而非目的,还有降低平均住院日、预住院制度等多种抓手,医院需要实事求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顾民提醒,“全院一张床”是一件好事,但不见得需要“院院效仿”。有些巨型医院床位资源已经处于超饱和状态,多数病区床位使用率已经达到95%以上,或有的医院病区相对分散,交通成本、医疗安全和质量都难以控制的情况下,就不一定要开展“全院一张床”。

作为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顾民也从“全院一张床”背后看到了更深层次的内涵。在他看来,“全院一张床”表面上看起来只是对床位的改变,实际上倒逼了医护人员通识技能的提高。“医生越来越向亚专科细化发展,对病人救治不见得是好事,从人是一个整体出发,进行治疗护理,医护人员全面提升技能,才能更好地保障患者安全,也让医生得到全面成长。”

如针对跨科护理,南医大二附院护理部培养“全科型护士”,开展病房轮岗培训,让每位护士熟悉各病区的护理以及专科技术,保证无论病人在哪个病区床位,都能享受到专业、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顾民表示,就近来看,实施“全院一张床”模式需要持续改进并进一步优化,才能实现其最终目标——为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高质量的医疗服务。长远而言,要从根本上打破制度藩篱,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全院一盘棋”。“最终要实现以健康为中心,让医院从传统医疗模式中走出去,融入居民健康中的各个环节,医学的目的才算真正达到。”(蒋明睿 王甜)

来源:新华日报·交汇点

举报/反馈

人民网江苏频道

66.9万获赞 9.7万粉丝
权 威 实 力 源 自 人 民
人民网江苏分公司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