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产的疼,就像有人同时折断你十几根肋骨!”“疼到你怀疑人生,完全靠意志力在死撑!”“那种痛,真的没法用言语形容,我疼得浑身发抖,冷汗直冒,感觉自己快要死掉了!”
这些话,都是顺产妈妈们的亲身感受。生孩子,尤其是顺产,其疼痛程度堪称许多女性一生中所经历的最剧烈之痛。在分娩过程中,子宫强力收缩、胎儿艰难通过产道等,都会引发难以忍受的剧痛。初产妇的产程往往较长,疼痛持续时间久,而经产妇虽说产程可能稍短,可疼痛程度同样不容小觑。
曾有一位顺产的妈妈 A 回忆道:“娃 6 斤不到,那痛感却痛到让我怀疑人生,全程只能靠意志力死撑,精神时刻处在崩溃边缘,真不敢想象那些生七八斤宝宝的妈妈是怎么扛过来的,当妈太不容易,太伟大了!” 还有妈妈 B,没打无痛也没打催产素,阵痛来袭时,疼得衣服被汗水湿透,浑身止不住地发抖,只能靠深呼吸稍微缓解,好在进产房两个半小时就生完了,现在回想起来,依旧感慨生孩子时意志的重要性,毕竟每一秒都是煎熬。
其实,无痛分娩在我国的开展已有一定年头。早在上世纪 60 年代,就有医院开始尝试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技术,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遗憾的是,后续发展缓慢,未能广泛普及。直到近些年,随着人们对生育质量要求的提升以及医疗理念的进步,无痛分娩才又重新受到关注。
国家卫健委也在积极推动,自 2018 年开展分娩镇痛试点工作以来,众多医院参与其中,情况有所改善。可即便如此,截至 2022 年底,我国无痛分娩的普及率仅为 30%,这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远。在英国,无痛分娩普及率高达 98%,美国达到 85%,加拿大也有 86%。
为何会出现如此大的差距呢?其中一个关键因素便是麻醉师的短缺。要知道,无痛分娩对麻醉师的专业要求极高,从产妇身体状况评估、麻醉药物剂量精准把控,到分娩全程的监护,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麻醉师。打个比方,麻醉师就如同 “幕后英雄”,掌控着产妇分娩时的疼痛 “开关”,确保整个过程安全又舒适。
麻醉师的工作强度堪称巨大,这是导致人才短缺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手术室里,一台手术少则几十分钟,多则十几个小时,麻醉师全程都必须全神贯注,时刻紧盯患者的生命体征,诸如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容不得丝毫懈怠。以一台心脏搭桥手术为例,手术过程复杂且漫长,麻醉师不仅要在术前精准制定麻醉方案,术中还要根据患者的细微变化随时调整麻醉药物剂量,术后还要负责患者的麻醉复苏,整个过程神经都处于高度紧绷状态。
麻醉师的培养体系复杂、周期漫长,这也极大地限制了人才的供给。成为一名合格的麻醉师,首先要经过本科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医学专业学习,在这期间,需要系统掌握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内科学、外科学等众多繁杂的医学知识,这些课程的学习难度大、任务重。毕业后,还不能直接上岗,必须进入医院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这个培训过程又需要 3 年左右的时间,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熟悉各种手术的麻醉操作流程、应对术中突发状况等技能。
医院内部资源分配不均,也是造成分娩镇痛麻醉师短缺的关键原因。在大多数综合性医院,医疗资源往往向那些外科手术科室倾斜,像心脏外科、神经外科、骨科等,这些科室能够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被视为医院的重点发展科室。医院会优先为其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充足的床位以及大量的医护人员。
相比之下,麻醉科作为一个辅助科室,虽然至关重要,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人力分配上,优先满足外科手术的麻醉需求,导致分配到产房负责分娩镇痛的麻醉师数量严重不足。
以某三甲综合医院为例,每天有上百台外科手术排班,麻醉科的大部分麻醉师都被安排在手术室,而产房这边,仅有寥寥几位麻醉师轮流值班,面对产妇不定时的分娩镇痛需求,常常捉襟见肘。一旦遇到分娩高峰,或是有紧急剖宫产手术同时发生,就无法及时为每一位有需求的产妇提供无痛分娩服务,使得许多产妇只能在剧痛中煎熬。
面对麻醉师短缺这一困境,许多医院纷纷采取行动,力求缓解现状。一些医院积极优化内部人员调配,从各个科室抽调人手,进行紧急的麻醉技能培训,以充实无痛分娩的麻醉力量。就拿某大型三甲医院来说,他们专门成立了无痛分娩协调小组,由产科、麻醉科、助产士等多科室人员组成,一旦有产妇提出无痛分娩需求,小组能够迅速响应,第一时间协调麻醉师到位。
在奖金分配方面,不少医院也开始向麻醉科倾斜。以往,麻醉科作为辅助科室,奖金往往低于手术科室,这使得麻醉师工作积极性受挫。如今,医院调整策略,提高麻醉师的绩效奖金,按照无痛分娩的例数、难度等给予额外补贴,让麻醉师的付出与收获成正比。还有些医院加强了与周边基层医院的合作,通过医联体模式,实现麻醉师资源共享。
在分娩高峰期,上级医院的麻醉师下沉到基层,帮助开展无痛分娩;平日里,基层医院的麻醉师也能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提升技能,如此一来,在一定区域内,无痛分娩的人力紧张状况得到了有效改善。
国家也在为破解这一难题持续发力。一方面,大力完善麻醉师培养机制,教育部鼓励高校扩大麻醉学专业招生规模,许多高校纷纷响应,增设麻醉学本科专业、增加硕士研究生招生名额,为麻醉师队伍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同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也加大了对麻醉专业规培生的培养力度,延长培训时间、丰富培训内容,确保规培生毕业后能迅速独当一面。
另一方面,各地政府也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助力无痛分娩推广。不少地方将无痛分娩纳入医保报销范畴,大大减轻了产妇家庭的经济负担。在浙江,分娩镇痛费用已可通过生育保险支付,产妇只需支付极少部分;上海不仅医保报销无痛分娩费用,还对开展无痛分娩的医院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激励医院提升服务质量。
这些政策的落地实施,让更多产妇有机会享受到无痛分娩带来的福利,也为麻醉师短缺问题的解决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相信在各方努力下,无痛分娩普及之路将越走越宽,产妇们的生育之痛终将得到有效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