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年,我国将加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设,开年之际,各地加速推进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建设进度,一项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创新为引擎,助力高质量建设。
厦金大桥(厦门段)建设:克服施工难题 沉井下放筑稳大桥“压舱石”
新年第二天,经过100多名建设者连续6个多小时的施工,厦金大桥(厦门段)控制性工程刘五店航道桥西锚碇首个沉井安全沉放到40米水深的海底,为大桥筑稳“压舱石”。沉井的加工基地拼装、海上长距离浮运和现场下放定位等环节,都面临地质、风浪等多种复杂因素影响。
中交二航局厦金大桥(厦门段)A1标段常务副总工 郝聂冰:我们积极攻坚全离岸环境下桥梁技术难题,完成沉井海上长距离浮运拖带,自主研发智能监测与控制系统,可实时感知沉井结构应力等关键参数,克服了沉井施工系列难题。
主线全长17.34公里的厦金大桥(厦门段)建成后,将成为厦门本岛联系翔安机场最便捷的通道,有效缓解翔安进出岛通道及翔安机场片区交通压力。
海太长江隧道建设:巨无霸“江海号” 新技术助力水下隧道掘进
在长江入海口,正在被吊装的这个宽10米、重230吨的大家伙是“江海号”盾构机的“心脏”——主驱动。“江海号”盾构机整机长约145米,总重量约5000吨,最大开挖直径达16.64米,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将用于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的建设。巨无霸“江海号”10月底在长沙下线后拆解,分段通过不同运输方式长途跋涉到达江苏隧道施工现场,再将入地组装、调试。作为这个“大国重器”的“快递员”,孟德锋的新年是在路上度过的。
中铁十四局海太长江隧道项目盾构经理 孟德锋:像主驱动这样的大部件,我们采用水陆联运,其他相对小件,就采用陆运。整个过程总共需要运输113车船,新年前后我一直在路上总共有30多天。
随着主要部件运进施工现场,“江海号”也进入入地组装的关键阶段,今年3月将开始长江下超长距离的掘进。
中铁十四局海太长江隧道项目盾构经理 孟德锋:“江海号”盾构机搭载了许多行业领先的新工艺、新技术,可以说是我们隧道设备新质生产力的集中体现。我觉得我能和“江海号”并肩作战一起奋斗,是非常自豪的。
上海洋山港小洋山北作业区:新工艺施工降低对海洋环境影响
自豪的不仅是隧道建设者。
新年伊始,上海洋山港一片繁忙。在国家“十四五”重点工程——小洋山北作业区施工现场,国内先进的打桩船、起重船等正在紧张有序交叉作业中。眼下,西防波堤正在安装第27个基础结构,今年计划安装70个。
中交三航局小洋山北项目总经理部副总经理 赵辉:西防波堤工程由136个桶式基础结构组成,每个桶重达5000多吨、高30多米。我们在国内首创了桶式基础结构施工工艺,节省了工期、降低了成本,同时把对海洋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新的一年我们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将不断创新,用实干奋斗建设好洋山港。
小洋山北作业区计划新建7个7万吨级和15个2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建成后将进一步发挥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江海联运整体优势,合力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功能地位和我国国际航运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