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屈旌
12月26日,消费者何小姐报料称,知名水饺品牌喜家德虾仁水饺为了删差评,涉嫌通过捏造聊天记录诬指消费者是恶意索赔,她已经报警。
对此,喜家德涉事门店相关负责人表示不做回应,而总部工作人员表示,内部还在调查当中,具体情况将由专员告知。截至发稿,该专员尚未与记者取得联系。
消费者发布“差评”的平台确认,喜家德门店捏造材料一事属实,已经被平台扣了诚信分。
何小姐透露,近期,就商家侵犯其名誉权、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等,她将到法院起诉商家。(据12月30日南方都市报)
这件事的起因,是今年10月底,何小姐通过外卖平台在涉事喜家德门店购买了一份水饺,却在水饺里吃出了一根约2厘米的铁丝,她立刻向商家反映了情况,商家本应采取积极、负责任的态度,认真倾听消费者的诉求,及时道歉并妥善处理问题。然而涉事门店却只表示可以退款,而且要求取回“证据”水饺,何小姐不同意这一处理方案,商家便直接退单,导致其无法在外卖平台上做出评价。
何小姐在水饺中吃出铁丝的照片(图源:南方都市报)
这种自说自话的处理态度让何小姐很不满意,于是她选择到另一点评平台给商家差评。没想到,门店为了删除差评,竟然伪造聊天记录,反指何小姐恶意索赔。如此奇葩的处理方式,让一起普通的食品安全投诉,演变成严重的信任危机。喜家德作为知名的连锁餐饮品牌,为了在点评平台上挽回自己的“面子”,不惜采用如此卑劣的手段去诋毁消费者,实在是令人震惊和愤慨。难道店家觉得这种把戏不会被揭穿吗?还是一心想着利用网络舆论的真假难辨给消费者施压?这种颠倒黑白、混淆视听的做法,不仅是对消费者个人的污蔑和羞辱,更是违背了商业诚信的基本原则,破坏了消费评价体系的真实性和公正性。
左图:商家对消费者的评价发起投诉,右图:商家涉嫌伪造的聊天记录(消费者供图)
在吃到铁丝后,消费者跟商家最初的沟通(消费者供图)
在如今的消费市场,消费者评价和口碑的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看评价、写评价成为大家消费时的习惯动作,商家也更为重视消费者的评价,希望通过大量的好评去提高销售量和利润,同时也惧怕差评会影响店铺的形象和生意。
因此,因消费者评价而起的消费纠纷,其实并不罕见。有的商家因为消费者的差评而恶语相向,甚至威胁报复;有的商家则通过刷好评、删差评等不正当手段来美化自己的口碑。这些手段可能短期内帮商家掩盖了一些问题,但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虚假的泡沫终究会被戳破,长远而言,弄虚作假必然会更为严重损害商家的信誉和形象,最终失去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评价体系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让消费者说真话,也让更多消费者看到真话,消费者只要确保评价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就有依据个人真实体验发表评价的权利。商家也应该尊重消费者的评价权,不能为了让消费者给好评、删差评而采取不当手段,掩盖自身存在的问题,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差评对于商家而言,的确是一种压力和考验,但同时也是宝贵的反馈和改进的动力。只有正视消费者的评价和反馈,积极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才能自然而然地收获更多好评。
在此次事件中,商家为了息事宁人,逃避责任,不惜编造谣言,出示伪证,给消费者“泼脏水”。实在是太不把法律和诚信放在眼里了。平台的及时判定和处理,体现了对消费者权益的坚决维护。我们也应支持何小姐这样勇于维权的消费者站出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也给这些商家上上法治课,让他们看清楚自身在管理和服务上的严重缺失,推动整个行业更加重视食品安全和服务规范。
如何看待和处理差评,体现出商家的服务诚意和社会责任感。消费评价体系不仅是连接消费者与商家的桥梁,也是构建公平、公正、开放市场的基石。每个差评背后往往都隐藏着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和期望,商家只要能够正确对待并加以利用,就能转化为提升服务质量和品牌形象的动力。企业真正的“面子”来自过硬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如果像喜家德这样,试图靠掩盖事实、倒打一耙来维持虚幻的表象,那么不但会没有面子,还会失了里子,名声扫地,付出更为沉重的代价。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