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版画家、美术教育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浙江省版画家协会名誉会长赵宗藻先生,于12月27日晚在杭州安详辞世,享年93岁。
赵宗藻,1931年出生在江苏江阴,青年时期便在艺坛崭露头角,1955年调入中央美院华东分院(后更名为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任教,是新中国版画专业建设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历任版画系主任、研究生导师,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三、四届理事、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版画家协会会长等职。
他曾说:“在艺术上我决不走回头路,我希望通过不断否定自己,永远不重复自己,而使自己能不断地有所长进。”他的创作题材涉猎广泛,手法多样,然将精纯而高雅的美学品格蕴于质朴的形象中的探索却是一以贯之。故此凝练而成的简练恬淡之风深具中国气派,声誉远播域外。
浙江美术馆在筹建阶段就得到赵宗藻先生高度关注,整体收藏有赵先生捐赠的221件版画及50件书法作品。2011年适值鲁迅先生发起中国新兴木刻运动80周年,当年12月4日,浙江美术馆与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文联和中国美术学院联合举办的“八十凝望——赵宗藻艺术回顾展”开幕,以此展为“版画年”收官。
当时的展览中,一柄因印制画作而磨穿底面的铜匙,令观众和媒体印象尤为深刻,无声地述说着主人的才华与勤勉。
浙江版画界有四个领军人物,张漾兮、张怀江、赵延年和赵宗藻。这四个人,被后来的浙江版画界称为“两张两赵”,前三位均已故去,如今随着赵先生的辞世,意味着一个时代划上了句点。
2015年,橙柿互动记者曾到赵宗藻家中采访,那一年老先生84岁,以下是当时的报道。
在杭州滨江的家里,老人侧身坐在藤椅上,目光清亮。娓娓道来那些他与版画的往事,说到高兴处,架在鼻梁上的眼镜会滑到鼻尖,他身上的温雅古风,让人觉得时间是慢的。
书房里,他的书画作品铺满一地,这些都是他最近的创作。相比他的版画,知道他书画的人并不多,“搞艺术的人,对生活中的一切都要像孩子一样充满兴趣,艺术是相通的”。
他的从艺路
走上版画之路,赵宗藻说这纯属偶然。那年,17岁的他报考了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因为在书法和国画上极有天赋,他在考试中名列前茅。后来,他又考上了南京大学美术系做插班生,当时的南大美术系是师范专业,传统深厚,并有傅抱石、陈之佛、黄显之、陆地等著名美术家任教,赵宗藻对绘画与艺术的热忱终于得以自由发挥。那时候他几乎什么课程都学,国画、版画、书法、油画,就连封面设计、陶瓷设计、玩具设计都学了。他说,这些学来的东西一并都糅合进了他后来的版画创作里,这样作品才丰满。
毕业后,他分配到金华师范学院。那时候学校的美术老师只有三个,一边当老师一边搞创作是不可想象的,国画、油画根本不可能。只有版画不要求连续性,随便什么时候都可以刻几刀。《婺江边上》就是这样创作出来的。这幅作品当即被入选第一届全国版画展,并被刊登在前苏联著名的《火星》杂志上。
1954年,中国美院版画系成立。赵宗藻接到系主任张漾兮的邀请,希望他来美院任教。于是,24岁的赵宗藻背上三块沉沉的硬木梨木板就上了从金华来杭州的火车,因为梨木板耐印耐刷,木纹细腻,再细微的图画也都能在木板上保存,三块木板就是他的兵器。不过“车厢里很少有人听说过版画,都以为我是搞木材生意的。”
后来,他在美院和张漾兮、张怀江、赵延年一起复兴了“新兴木刻版画”,那是被美术界誉为“两张两赵”的时代,这个组合也成为了中国美院版画的制高点。
他的代表作
赵宗藻的两件版画代表作《四季春》《乡干集会》曾在“中国杭州中外版画精品邀请展”单元中。
说起来,其中创作于1960年的《四季春》是他最耗费心神的一幅作品。那是1958年,赵宗藻在嘉兴平湖采风,被养蚕妇女不分昼夜辛苦培育蚕宝宝的生活所感动,回来后,又受到一篇名为《一年养了12次蚕》的报道启发,于是,“四季如春”的灵感在脑中闪现。
尽管有了灵感,但要“春夏秋冬”放在同一幅画上来呈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用细致的刀工刻画了妇女劳作时养蚕、采桑时的景象,带有田园牧歌的意味。赵宗藻说:“在这幅作品里,我学过的设计就帮上了大忙,怎么排版,怎么着色都很讲究。”
另一幅创作于1956年的《乡干集会》,这幅画很有意思,画面上是一群乡村干部撑着伞,走在雪地上的背影,简洁中蕴含诗意。不过因为画中的人没有脸,在当时,这幅版画还曾受到不少争议,“有人说,没有正面刻画人物形象,是避重就轻,偷工减料”。
赵宗藻说,中国人对含蓄很重视,这是东方的审美趣味,跟东方人的性格有关。艺术表现有直白,也有含蓄,关键是要看作者自己选择。“要表现的这群人,怀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虽然前路崎岖,但仍有一个乐观的态度,大踏步地向前”。他画里面表现的乐观态度,也同样贯穿于他的艺术人生。(橙柿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