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这电影《小小的我》,真是让人一边看一边忍不住想吐槽:咱别再用消费弱势群体这一套了行吗?
电影市场确实寒冬,但也不能拿这种套路来暖被窝啊。
观众这几年被各种催泪桥段折腾得够呛,眼泪腺早就练成了铁打的关口,你还想靠强行煽情赚票房?
可真是低估了观众的智商。
先说说剧情吧。
男主刘春和,一个脑瘫少年,任务清单有点离谱:帮外婆圆梦、修复和妈的关系、找到人生方向,最后再来个成长蜕变。
这事听着就像是直接从文艺片模板里Ctrl+C、Ctrl+V来的,精准踩着励志+苦情+边缘人群的套路。
观众可不是傻子,一看这开局就知道后面是要往哪走,最后不是哭得稀里哗啦就是觉得被骗惨了。
最精彩的,是那句高赞评论:用1%的幸运去诠释99%的不幸。
这话毒得很,却也是一针见血。
这片子全靠悲情美学在撑场子,剧情生怕观众不感动似的,把每一秒钟都设计得滴水不漏。
结果呢?
观众没哭,倒是集体觉得自己成了情绪提款机,这心理落差谁能受得了?
其实,这让我想起之前徐峥拍的那个外卖员电影。
人家导演一边挥汗如雨演着苦哈哈的生活,一边拿着天价片酬,结果观众一口气没倒提上来,直接被送进了这也能叫现实题材?
的吐槽车间。
易烊千玺这次的《小小的我》,似乎也踩了类似的坑——故事看着像现实,实际却离真实生活远得离谱。
当然,说回易烊千玺。
他的演技在这片子里倒没啥大问题,甚至可以说挺拼的。
但问题是,他的角色选得实在太单一了。
从《少年的你》到《送你一朵小红花》,再到这次的《小小的我》,他仿佛成了苦情少年专业户。
这种路线,演一两次观众会夸有深度、有层次,但演多了,谁看了不腻?
就像每天吃一样的外卖,刚开始还觉得美味,后面你别说吃,闻到味儿都想绕道走。
这片子最大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对观众智商的低估。
脑瘫少年、家庭冲突、边缘群体——这些题材本来是可以拍得很有力量的,但电影却选择了一条最容易被看穿的捷径:通过煽情桥段一次次拉扯观众的情绪,而不是去真正刻画一个活生生的生活困境。
更别提,这剧组究竟有没有认真调研过脑瘫家庭的真实状态,还是靠编剧闭门造车写出来的?
这种缺乏生活质感的作品,就算拍得再精致,也很难打动人心。
有人说易烊千玺接这部戏是为了冲奖。
话是没错,毕竟文艺片一向是奖项收割机的常青树,但问题是,普通观众才是真正买票看电影的主力军啊。
你一门心思讨好评委,观众的感受就不要了吗?
这逻辑也未免太简单粗暴了吧。
其实,国产电影拍弱势群体题材的消费苦难这件事,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很多导演拍片子的时候,把人性当成了噱头,把苦难当成了卖点,可到最后,观众看到的不是发人深省的现实,而是套路化的情绪绑架。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本该去反映生活的复杂性,而不是为了票房或者奖项硬生生压榨观众的泪腺。
说到这里,还是得回到易烊千玺的问题上。
他的演技在年轻演员里确实算得上顶尖,但如果一直困在这种套路化的题材里,很可能就此失去突破的机会。
与其再接这种情绪收割机型的文艺片,不如大胆尝试一下其他类型的角色,看看能不能给观众带来点真正的新鲜感。
那么最后留个问题给大家:如果有一天,国产电影能真的放下这种消费苦难的操作,去讲一些平凡人真实生活里的光亮和挣扎,你会不会更想掏钱买票?
我想,那才是我们这些年期待的,真正的好电影吧。
而《小小的我》,显然还差得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