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俄罗斯副总理透露,俄罗斯已经启动了经过哈萨克斯坦通往中国的天然气管道项目。根据计划,该管道每年可输送450亿立方米天然气。眼下,该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和谈判正在进行中。
哈萨克斯坦方面也证实了此消息。其能源部长表示,哈萨克斯坦将全力支持该天然气管道项目。目前,俄哈两国已经基本解决了该项目可能会产生的相关问题。显而易见,中俄哈天然气管道项目的敲定,几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相比之下,此前中俄共同规划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项目则困难重重。这条计划途经蒙古国的管道因多方面阻力迟迟未能推进,核心原因在于蒙古国的“第三邻国战略”。
蒙古国一直试图保持与中俄的关系,同时与西方国家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例如,其曾与美国达成开放天空协议,试图开通美蒙直航并深化稀土合作。虽然这一计划因航线问题被搁置,但蒙古国的政治立场显然存在不确定性。
对中俄而言,蒙古国的这种“摇摆”对天然气管道项目构成了潜在风险。一旦蒙古国倒向西方,不仅会增加管道运营的不确定性,还可能直接威胁中俄的能源安全。
此外,蒙古国在谈判中表现出了坐地起价的意思,要求提高过境费用,这无疑增加了项目的成本负担。据媒体报道,尽管中俄为该项目提供了诸多便利,蒙古国仍坚持索要更高的收益分成,使得三方在资金筹措、项目推进和定价机制等问题上始终难以达成一致。
今年,蒙古政府明确表示不会将“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纳入其五年经济计划,这几乎等同于搁置甚至取消了该项目。
在此背景下,中俄通过哈萨克斯坦开展天然气管道合作,显然是更加现实且可行的选择。
相比蒙古国,哈萨克斯坦的优势显而易见。作为中亚地区的能源大国,哈萨克斯坦不仅天然气储量丰富,其现有的管道网络更是将其塑造为一个天然的能源枢纽,可显著降低项目建设成本并缩短时间。
而且俄哈在能源领域合作已久,双方在供应与过境问题上有着充分的信任与默契。另外尽管哈萨克斯坦同样奉行多边外交,但其完全倒向西方的可能性并不高,这为长期合作提供了可靠保障。
对于蒙古国而言,这无疑是一场外交与经济上的双重挫败。长期以来,蒙古国在中俄两国之间的地缘优势使其拥有参与大型跨境项目的潜力。然而,这种优势却因其“第三邻国战略”的摇摆不定而被削弱。
失去“西伯利亚力量2号”,蒙古国不仅没能获得每年数亿美元的过境费,更丧失了通过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带动本国经济发展的机遇。考虑到蒙古国国内经济对矿产出口的高度依赖,这一结果可能进一步加剧其经济结构的单一性。
此外,俄罗斯与蒙古国的关系也因此受到了微妙影响。对于俄罗斯来说,与蒙古国的合作潜力或许不再具备优先级。反之,哈萨克斯坦在中俄战略布局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可以预见,未来围绕能源、贸易与基础设施的更多区域合作,可能会将蒙古国排除在外。
从更广泛的视角来看,这条管道的落实不仅将进一步巩固中俄能源合作,还可能重塑欧亚大陆的能源格局。相较之下,蒙古国在这一进程中显得被动且孤立,其原本可以通过合作获益的机会,如今却因战略决策的不明确而流失。
未来,随着新管道的建成与运营,区域格局或将迎来新的平衡,而蒙古国能否从这次失误中吸取教训,重新审视其外交与经济政策,仍是一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