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帮你速读文章内容
冬至吃饺子习俗源于医圣张仲景,他为治冻耳创“祛寒娇耳汤”,后演化为饺子。人们为纪念他冬至食饺,此习俗成中华文化重要部分,饺子象征团圆。
摘要由作者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有用

俗话说“冬至饺子夏至面”,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冬至这天都会吃上一顿饺子,而夏至的那天则要吃上一顿面条。“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关于“冬至吃饺子”习俗的由来,有许多传说和民间故事,其中一种说法与“医圣”张仲景有关。

张仲景(约公元150至154年-约公元215至219年),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他撰写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国第一部临床医学方面的巨著,为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被后人尊称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

传说张仲景曾在长沙做官,告老还乡的时候正值冬季,寒风刺骨,雪花纷飞。在白河边上,他看到很多无家可归的人,个个面黄肌瘦,衣不遮体,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张仲景心里十分难受,回到家后,研制了一个可以御寒的食疗方子,叫做“祛寒娇耳汤”,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的空地上搭了个棚子,支起大锅,开张的那天正是冬至,舍的药就是“祛寒娇耳汤”。

“祛寒娇耳汤”其实就是把羊肉和一些驱寒的药物放在锅里煮,熟了以后捞出来切碎,包上面皮,样子像耳朵,又因为功效是是为了防止耳朵冻烂,所以取名叫做“娇耳”。“娇耳”再下到锅里用原汤煮熟。

张仲景让弟子给前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

有一年,张仲景病了。俗话说,医生难治自己的病,张仲景也知道自己的生命走到了尽头。长沙来看望张仲景的人说,长沙有一个风水很好的地方,想让他百年之后葬在那里,可南阳的人不干,双方争执起来。张仲景说:“吃过长沙水,不忘长沙父老情;生于南阳地,不忘家乡养育恩。我死之后,你们就抬着我的棺材从南阳往长沙走,棺绳在什么地方断,就把我埋在那里好了。”那一年冬天,张仲景驾鹤西去了,寿终的那天正好是冬至。当送葬的队伍走到当年舍“祛寒娇耳汤”的地方,棺绳忽然断了。于是大家按照张仲景的嘱托,就地打墓、下棺、填坟。两地的百姓你一挑、我一担,川流不息,把张仲景的坟垒得大大的,还在坟前为他修了一座庙,就是现在的医圣祠。

后来人们学着“娇耳”的样子,包制食物,称为“饺子”或者“扁食”。 张仲景是在冬至那天去世的,又是在冬至这天为大家舍“祛寒娇耳汤”的,人们为了纪念他,此后每到冬至这天,都要包一顿饺子吃,而且还说,冬至这天吃了饺子,整个冬天耳朵都不会冻了。就这样,“冬至吃饺子”的习俗流传了下来,并且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饺子也成了阖家团圆的代表食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饺子。

举报/反馈

电工知库

6584获赞 3384粉丝
分享电工知识,解析考试题库。弘扬传统文化,展现大美中国。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