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新闻·齐鲁壹点 刘宗智
北京时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春节申遗成功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又会带来哪些影响?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独家专访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先生。
“春节申请成功 ,多少年的希望成为现实,兴奋之情无以言表!春节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创造,它最能体现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情感。当它成为‘人类的瑰宝’后,一定会有助于外国朋友对中国的认知与友好,增添我们自身的文化自信与凝聚力,深化春节文化的传承与节日幸福。”冯骥才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冯骥才表示,在中国人过的所有传统节日中,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具生活情感与生活理想的节日。因而,过春节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中国是农耕古国。农耕生产依从着大自然节律,即春播夏耕秋收冬藏,而生活的规律又与生产节奏一致。为此,人们就分外看重一年一轮、冬去春来的时间节点——年。每逢过年,便把对新的一年的热望都释放出来。日久年长,渐渐积淀为年的文化与风俗。“其实,春节已经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2006年开始,我国开始评定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囊括了民间音乐、文学、美术以及传统节日等各种形式的文化。在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已经包括了春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其中,春节被排在传统节日的首位。”
中国政府此前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春节申遗的文件中,包括冯骥才先生的知情同意书,同意书中说,“春节是熟悉和认知中国人最直接的文化窗口,是最具中华文化的传统节日。”“三十年来,对春节遗产的保护和弘扬一直是我志愿的工作。”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举报/反馈

齐鲁壹点

4159万获赞 231.5万粉丝
初心不忘,一纸风行齐鲁;智趋未来,用心连接用户
齐鲁晚报旗下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