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汽车行业的价格战激烈程度令人咂舌,思域不到10万,帕萨特卖13万,这都是前所未有的事情。不过这并不是结束,新一轮的汽车价格战可能已经在路上了,明年说不定帕萨特都卖不到10万元了。

前不久比亚迪和上汽大通要求供应商产品降价10%的沟通函引发了轩然大波,这显然是自主品牌打算继续“内卷”的强烈信号。上汽大通在沟通函中明确表示,“卷成本”将是2025年汽车行业的主旋律,希望供应商能够共同参与到控制成本的大项目中,共同提升复杂形势压力下的生存能力。比亚迪也在沟通函中提到了“大决战”、“淘汰赛”等字眼。

11月25日,瑞银中国汽车行业研究主管巩旻面对采访时表示,汽车价格战在2025年一季度可能会再次出现,而且可能比往年来的更早。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今年10月中国品牌乘用车的销量达到了193.1万辆,环比增长12.9%,同比增长30%;1-10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为1384.9万辆,同比增长21.2%。不过看似繁荣的汽车市场背后,多家车企都是赔本赚吆喝,即便是盈利的车企,利润率也不高。

从第三季度的财报数据来看,国内车企的生存状况不算好。第三季度比亚迪是唯一实现营收超2000亿净利润超100亿的国内车企,长城汽车的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508.3亿和33.5亿,吉利汽车的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604亿和24.6亿,理想汽车的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428.7亿和28.14亿,赛力斯的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415.8亿和24.13亿。

而这几家车企第三季度的销量分别为113万辆、29.41万辆、53.4万辆、15.28万辆、13.4万辆,如果简单的拿净利润除以销量,可以看到几家车企的单车利润都不算高,比亚迪在1万元左右,长城不到1.2万元,吉利只有4600多元,理想和赛力斯都在1.8万元左右。这显然低于国际上的其他竞争对手以往的水平,不过好消息是丰田、大众等国际车企在第三季度出现了明显的业绩下滑。

在至少还有上万元利润空间的情况下,车企们觉得自己还能卷,并且把压力传给了供应链。面临车企的降价压力,供应链企业不得不采取降本措施,以防自己被踢出供应商队伍。而常见的降本措施无外乎两种,一种是缩减员工数量、减少员工薪资;另一种是降低用料标准、减少生产环节等。但这样的操作很有可能引发产品质量问题,甚至危及车辆安全,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

更惨的是还未盈利的车企,只能被动参与价格战,将盈利的时间点一再延迟。第三季度,包括零跑、蔚来、极氪、广汽、小鹏、北汽蓝谷在内的多家车企都出现了亏损,其中蔚来更是“血亏”51.42亿元,一度引发了外界对其生存前景的担忧。而极氪、广汽、小鹏、北汽蓝谷几家的亏损金额也在10亿元以上,都不是小数目。

当然,还有一种“隐形”的价格战,就是降低购买门槛。特斯拉之所以很长时间内能够获得领先的销量,很大程度上与其5年0息的金融方案有关系,消费者只需要花不到8万元就能开走一台特斯拉,剩下的车款按月支付,大大降低了“上车”的难度。前不久理想汽车也推出了0息金融方案,消费者只需要首付6.98万元就可以开走一台理想L6,剩下的车款三年内还清,0利息,0手续费。

国内汽车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但大不过车企们的野心,一轮又一轮的内卷,为的是减少竞争对手,让自己分到更多的蛋糕。在这场汽车行业“淘汰赛”中,消费者可以说是坐收渔翁之利,不过相应的监管也应该跟上,别让价格战成为偷工减料的借口。

本文源自:金融界汽车

作者:刘航

举报/反馈

金融界

2731万获赞 253.8万粉丝
一站式互联网投资理财平台,让投资更简单
北京富华创新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