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有条件的中小学都热衷于引进清华、北大等顶尖名校的毕业生,以此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升学成绩。
但名校高材生一定可以教出成绩拔尖的孩子吗?浙江的一位家长用自己的例子,证明了这是一个过于丰满的梦想。
情况是这样的,日前,一位浙江的家长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视频,称自己是从北大毕业的,一直以来觉得学习是非常简单的事情,所以对于孩子的学习,他也一直提倡快乐教育。
但逐渐的他发现自己错了,尤其是进入六年级以后,儿子的成绩越来越不理想,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都只考了60多分。
得知他是北大毕业的后,老师找他谈话,问你是北大毕业的,孩子怎么才考这么点分?
面对孩子的学习情况,让他陷入了深度的自我怀疑,怀疑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是不是错了,甚至有时看着孩子60+的还一度崩溃。
为了扭转局面,这位家长向书本求教,看了不少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寻求适合自家孩子的教育方式,甚至还通过自学获得了心理学博士。
这位北大学霸把自己的苦恼分享出来后,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关注和热议。
很多网友都表达了同情和理解,纷纷感慨教育孩子真的太难了,无论自己多么成功,在孩子的教育和学业上却有劲使不出来。
也有不少网友忍不住调侃起来,祖坟也不可能一直冒青烟的,北大学霸的孩子也要均值回归,看到他的孩子这样,心理平衡多了。
这位北大父亲的故事,说明了教育的复杂性。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他作为北大毕业的高材生,按理说他的孩子也是极聪明的,在学习上也像自己当年那样易如反掌,所以他才提倡快乐教育,结果呢,孩子学习快不快乐不好说,成为“学渣”却是真真的。
由此可见,看似高大上的“快乐教育”,并不适合所有孩子,连北大学霸的孩子也不例外。
这就更加说明因材施教的科学性了。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天赋以及成长、学习节奏。
就像种树,有的树种长得快,有的树种长得慢,有的树种需要多浇水,有的树种则栽下去就可以自己长起来。只有针对每个树种的特性进行针对性的管理,才能茁壮成长,成为有用之材。
教育的关键,就是找到每一个孩子适合生长的土壤和阳光,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孩子才能健康茁壮地成长。
玩归玩,笑归笑。这位北大父亲对待问题的处理方式值得大家借鉴。
得知自己以前的“快乐教育”行不通后,他并没有怪孩子不争气,也没有用“孩子不是学习的料”来给自己找借口,而是痛定思痛,反思自己以前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对错得失,然后去学一些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来改进对孩子的教育。
虽然不能肯定他最终能够找到真正适合自家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但可以肯定的是,孩子的学习情况会有所改善。并且他这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也会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面对困难和挫折不气馁、不抱怨,而是迎难而上,寻求解决的方法和途径。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