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中都遗址首次发现城门遗迹,箭扣长城上找到了建造年代最早的敌台,香山脚下3座明代皇室墓地首次揭开面纱……今天,“考古北京(2024)——北京市最新考古研究成果发布会”举行,一系列最新考古成果公布,为赓续古都文脉增添实证。
琉璃河考古用上DNA
北京870多年的建都史始于金中都。今年,关于这座都城的探索又有新进展。“我们发现了金中都外城西南城门——端礼门。这是金中都首次发掘的城门遗迹,也是金中都保存结构清楚的大型建筑基址,非常罕见。”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丁利娜说,这一发现为金中都城布局研究提供了新的坐标点。
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大量金中都外城的相关遗迹,包括城墙、城门、瓮城等13处,出土了陶、瓷器和砖、瓦等建筑构件。
今年的考古成果时间跨度数千年。聚焦3000年前的“城之源”,考古人员在琉璃河遗址城北发现了第二处大规模的墓地,为了解城址布局提供了新的认识。“我们首次在北京地区西周考古中开展了古DNA研究,DNA检测分析表明,这处墓葬群至少涵盖了两个家族、四代人,是西周中晚期琉璃河遗址的平民家族墓地。”北京市考古研究院馆员安妮娜说。
箭扣长城出土鼎建碑
长城北京段考古又有新收获。“今年的考古发掘工作主要在箭扣长城东段120、121号两座敌台以及119至122号敌台间3段长城墙体。我们弄清了布局结构、建筑形制、建筑材料及建造技术和做法特征。”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尚珩说,考古发现了300余件武器装备、建筑构件、生活用品等文物。
其中,箭扣长城120号敌台出土了一方明隆庆四年题名的鼎建碑,明确了敌台的建筑年代,为长城建筑形制和时代的关系提供了“标尺”。尚珩介绍,这是目前箭扣长城段时代最早的碑刻,为研究箭扣长城的建设过程和演变规律提供了材料。“可以说,我们找到了目前建造年代最早的一座长城敌台。”
依托多学科考古手段,古代戍边将士的生活图景被揭秘。“今年,我们在箭扣长城遗址浮选获得2397粒植物遗存。”尚珩说,丰富多样的植物种子,反映了当时戍守将士的食物结构。“大量非农作物植物显示出显著的野外生活属性,我们首次发现了葡萄属果实、多品种的小豆类植物,还发现了药用植物。”
香山脚下发现皇家墓园
海淀区香山脚下,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处明代皇家墓地。“墓地内共有墓园3座,东西并排分布,布局清晰,形制完整。”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张利芳介绍,根据出土墓志及墓葬形制,其中一座墓葬的墓主人为万历皇帝四女云梦公主,“3座墓园级别仅次于明代帝陵,具有重大的历史、考古、科学及艺术价值。”
这处明代皇家墓地建筑营造代表着当时最高工艺水平,对建筑考古研究提供了科学的实物标本。同时,3座墓园出土了五供、石几、宝座、梅瓶、木俑等,对研究明代陵墓制度、营造制度、丧葬礼制、御祭用瓷等均具有重大价值。
丰台区长辛店大街,一条长412米的清代古御道被揭露。据文献记载,长辛店是明清时期京西南的商贸重镇,南北长约2.5公里的大街沿用至今。“发掘过程中发现,石条路面错缝铺就,长短不一,石材厚重,路面上有长年碾压明显的车辙痕。”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助理馆员徐旻说,初步判断此石质道路应是清代官府监修,是皇家向西南出行的必经之路。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李祺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