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宜居 智慧便民
——新区持续开展“魅力新区品质提升”行动
百花公园提升改造后已成为周边市民消暑休闲的好去处。兰州新区报记者祁瑞龙 摄
兰州新区报记者 祁瑞龙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城市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近年来,新区持续开展“魅力新区品质提升”行动,全面提升市容环卫、空间秩序、城市治理等精细化管理水平,打造干净、整洁、安全、有序的现代新城。
高品质塑优市容环境
打造洁净美丽城
近年来,兰州新区市政集团大力提升环卫精细化管理水平,规范运营垃圾中转站7座、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泥处置场)1座、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场1座,通过改造生活垃圾中转站、升级环卫车辆、增加公厕改造投入等方式,全面提升环卫服务的精细化水平。前瞻性推进兰州新区垃圾处理一体化项目(一期)、兰州新区生活垃圾填埋场扩容工程等项目,推动环卫设施转型升级,引进餐厨垃圾一体化车辆、抑尘车、除雪车、压缩车等各种机械车辆共计222辆,建立起“大型清扫车为主、小型清扫车为辅、人力清扫为补充”的环卫作业机制。全面推进环卫服务提标扩面,对638.66公里市政道路网格化全覆盖保洁,机械化清扫率达93%,常态化负责588家生活垃圾和860家餐厨垃圾收运单位的收集转运工作,确保城区垃圾“应收尽收、合规处置,应运尽运、日产日清”。
同时,新区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见实见效,全面打通垃圾分类前端投放、中端收运和末端处理链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两网融合”建设,新增服务驿站5座,居民小区、公共机构、学校、医院、商场、公共区域等地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覆盖率达90%以上。目前,市政集团正在推进垃圾分类暂存间项目建设,具备完善可回收资源分拣、计量、暂存的功能。今年截至10月底,可回收物暂存间已回收纸质类、塑料类、金属类及玻璃类垃圾共计59.7吨。
高品位塑造城市景观
打造绿色宜居城
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兰州新区先后建成百花公园、文曲湖公园、临港花海等11个城市绿地公园,持续加大城市生态绿化建设、社区游园及配套停车场建设、口袋公园建设,打造出“植物多样、布局合理、季相明显”的疏林草地。因势利导打通水脉、联通文脉,打造路通水达、强绿补服的“水”“路”“绿”三网融合慢行系统,完成约160万平方米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城市绿化面积达210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已由2011年的不足5%增加到目前的35.8%,形成了湿地、绿廊、花海相连贯通的现代化生态新城。
新区通过成立野生动物救助站、管控火源、增加植被、加筑堤坝、生态补水等措施切实加强湿地资源保护,增强湿地生态功能。2020年至今已救助野生动物80余只,湿地鸟类数量目前已达70余种,较2017年增加了近1/3。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植物种类已经从2022年的128种增加到目前的161种,已成为兰州新区首个国家安全(生态安全)教育基地。此外,还在城市周边开展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充分利用低效林片区种植生态林木和经济作物,精心组织开展复绿工作,实施生态林、经济林、景观林“三林共建”,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有机统一。
高效率办好民生实事
打造便民幸福城
办民生事,当谋民生利,解民生忧。
今年以来,市政集团重点聚焦公厕卫生、站点设置、线路优化等问题,整改环境卫生、公交场站等方面问题172项,持续优化6830123市政服务热线及兰州新区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接收办理回复工作,配备专人24小时值班值守,第一时间调查核实,回复率100%,满意率98%。
用情做优群众身边微服务,积极推进“互联网+供热”便民服务方式,坚持“动态化值班、常态化走访”的工作模式,开展“暖心敲门”活动,以最小的资源变量换取民生发展的最大增量,确保热力公司“热”度不减。创新服务群众个性出行新需求,通过线路调整、线网优化,推行定制公交、“高考直通车”“民俗文化旅游专线”运营模式,打造服务更精准、乘车更惠民的公交运营模式。
在现有企业定制、学校定制线路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交旅融合”,先后开通一批“特色造型”旅游专线和夜间专线。分批次对站点线路优化调整累计146次,公交线网整体准点率较优化前提升了5.3%,乘客平均候车时间较优化前缩短了3分钟,进一步满足乘客“美好出行”需求。
高效能推进城市治理
打造创新智慧城
近年来,市政集团加大技术攻关,聚焦公交智能调度等课题打造创新工作室10个,成功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课题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1项,积极建立道路管护及城市雨污水管理信息化应急平台,全面推进管道机器人检修,加快路灯智能化改造项目,对城市道路、地下管网及路灯设施等进行智能化、远程化管理,实施实时动态监测,提高城市管理效率。
聚焦城市发展新需求,建成兰州新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期、二期共5处新能源汽车公共停车场,配套充电桩设施共计258个充电终端,让新区人民的“里程焦虑”转变为“充电自由”。
多年来,市政集团以党建为引领,聚焦城市绿化、供热、公交、环卫、道路管护、新能源发展、应急抢险等民生板块,以增进民生福祉为出发点,以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为聚焦点,多向发力,综合施治,在与城市的相融相促中不断成长、沉淀、蜕变、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