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相声大家都并不陌生,相声英文名字为Crosstalk。是一种中国民间的曲艺表演艺术。同时我们还根据表演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等。
那具体来说对口相声、群口相声是什么呢?其实我们就可以按字面意思来理解。简单来说单口相声就是由一个演员来表演。群口相声同时又叫“群活”,是由三个人或三人以上来表演,演绎笑话。
一、
相声有三大发源地: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和南京夫子庙,它的形成时间一般认为于清咸丰、同治年间。是用诙谐的说话或滑稽问答以及尖酸、讥讽的嘲弄来引起观众捧腹大笑,从而使观众感到开心的的曲艺形式。在这些笑料中,艺人们往往寄托了对统治者的嘲弄和鞭挞。
二、
简单介绍完相声,这时候就要介绍一些有关相声的人物。说起来相声界的一些杰岀人物,可谓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些人在相声界引领风骚,各显绝技,影响甚是深远。
要说起来最早的相声艺人,那不得不提及张三禄,张三禄是当今社会见与文字记载最早的相声艺人。根据相关记载并推测:张三禄本是八角鼓丑角艺人,后改说相声。他的艺术生涯始于清朝道光年间。在《随缘乐》子弟书中说:“学相声好似还魂张三禄,铜骡子于三胜倒像活的一样。”
然后再说相声界的祖师爷,朱绍文,艺名穷不怕,汉军旗人,祖籍浙江绍兴。他演出时打击节拍的竹板上便刻着“满腹文章穷不怕,五车书史落地贫”的字句。此人对相声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据说对口相声、群口相声和太平歌词都是由他来创造的。
三、
然后回归主题,咱们来聊一聊侯耀华,和他的徒弟。
侯耀华,1946年12月23日出生于北京市,中国内地男演员、主持人,长期活跃在文艺舞台,涉及小品、话剧、主持等领域,现任中国戏剧影视研究院副院长、艺术总监。
候耀华出生于艺术世家,父亲是相声大师侯宝林。说起来侯宝林,侯宝林可是新中国曲艺事业的重要奠基者和引领者,是二十世纪中国相声界具有开创性的一代宗师,也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大师。他还注重培养年轻一代,一些活跃在相声舞台的名家都是他的学生。他曾任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担任中国广播艺术团艺术指导、北京大学兼职教授。而且还首次为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表演相声。
从小受家庭的影响,侯耀华小时候希望能做一名相声演员,于是他经常在学校表演,但父亲侯宝林并不支持。因此,在上中专时,侯耀华选择了化工专业。22岁时,侯耀华很听从父亲的话,进厂当了一名工人,这一待就是14年。
当时“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侯耀华原本幸福的家庭失去了往日的平静,父亲侯宝林被送到淮阳五七干校劳动改造,家庭里的其他成员也被四处下放。侯耀华只与外婆留在了北京,他别无选择地挑起了照顾家庭的重任。
这个阶段里,在父亲侯宝林的建议下,侯耀华决定放弃相声,选择闭门读书、写字和画画,以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他整整五年没有参与任何社会活动,专心研究影视理论。这五年的闭关修炼,为侯耀华日后在电视剧和小品领域的表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
1982年,侯耀华出演了《寻访画儿韩》,开始涉足影视剧艺术界。这标志着他演艺生涯的开始。
但是使他成名的的是在1987年,侯耀华在《编辑部的故事》中饰演“余德利”,这个角色深受观众喜爱,然后开始正式进入大众视野。随后,他在1997年主演了电视剧《减肥旅行团》,并凭借喜剧片《万事如意》获得第十五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男配角,这些作品进一步巩固了他的成名地位。侯耀华还曾担任电视主持人,主持过北京电视台《非常接触》和山东齐鲁电视台《家家乐天天》,这些经历也增加了他在公众面前的知名度。
据统计,侯耀华一共收了42个徒弟,在早些年,网上爆出来侯耀华徒弟的名单,其中名单的最后一个是演员刘烨。这确实让人有些意外,因为刘烨是影视演员,而不是相声演员。但侯耀华却是相声界的传奇人物,他以幽默风趣的相声表演和深厚的相声功底享誉全国。
这不禁让人感到疑惑不解,为什么不说相声的人会选择拜师相声界呢?难道只是为了在家谱里留下自己的名字吗?这样做的意义何在呢?其实我们再来仔细观察一下名单,在侯耀华收的徒弟当中,只有王自建和何伟是从事相声表演的,其余的四十位徒弟并不是相声演员,有的甚至都不会说相声,可能将来也不会登台表演相声。这种事情确实有点让人摸不到头脑了。
五、
相声界在旧社会时期很重视师承,如果没有师父的传授,一个人很难在这个圈子里立足。而且能拜入名师的门下,更是会让脸上有光,同时也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再加上当时的相声艺人都很注重师承,因为这是他们参与这个行业的凭据之一。然而,现在把名字写入相声家谱是否还有意义呢?
抛开这些不谈,从现实角度来看,这些人拜侯耀华为师,可能是看重侯耀华自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较大,因此更多的人愿意选择他做师父;也或者是因为现在相声界的门槛相对较低,不需要像过去旧社会那样经历严格的选拔和考核,所以更多人能够进入这个行业;还有可能是为了满足个人的虚荣心或者其他目的而拜师。所以这些不说相声的人拜侯耀华为师,也许只是为了能有一个和明星有关联的身份。
他们可能希望未来某一天在将来的工作中、活动中能够打上“侯耀华徒弟”的招牌,以此来彰显自己和从中获得某些利益。
其实还有据网络上的消息说,侯耀华收这些徒弟时不是免费的,而是要收取拜师费的,一般为五万块钱。只要交了这笔钱,就可以成为他的徒弟,然后在办事时或者其他场合,能以此身份亮相。与其父辈相声艺人相比,侯耀华的徒弟数量确实较多。相声大师侯宝林同时也是侯耀华的父亲,只有不到二十五个徒弟,而马三立先生只有十三个,侯耀文也只有二十八个。而侯耀华却拥有四十二个徒弟,其中还包括网红和演员等非相声从业者。从这个角度来看,侯耀华的徒弟数量确实多了一些。
六、
不管怎么说,这些人真正想学相声的少之又少,更不要说把相声说精说透,传承下去了。再加上相声界已经进入了多元化的发展阶段,艺人的门槛和标准也在变化。无论是徒弟数量还是徒弟能力,已经不能完全反映一个相声演员的实力和成就。重要的是每个人的努力和实际表演效果。
抛开这些,相声在中国的发展也逐渐不景气。旧社会时的传统相声存在一些脏话荤话,必须彻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是对传统相声进行改造时,虽然鼓励演出“有益的”和允许演出“无害的”,但对于“有害的”这些糟粕则采取停演或修改达标后演出的处理方式。但是这种做法可能导致大量优秀相声素材的遗失。
再加上要对传统相声的改造,传统相声以讽刺为主,这种更吸引观众。但在后来的相声作品中,讽刺风格逐渐减少,歌颂型相声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这种转变可能是为了适应当时的政治环境,但同时也降低了相声的艺术性。
除此之外相声的发扬光大还存在一些其他的局限性,例如人才断层写作报酬低、尤其是现在的世界追求钱财和地位,没有丰厚的资金报酬,纯粹热爱相声的人真是少之又少,加上新作少、水平低、滑坡快、电视电影等艺术形式的发展、小品的盛行以及众多平民娱乐方式的发展,抢走了大量观众等。相声很难发展起来。
同时也得要相声圈里的人们考虑一下自身原因,毕竟相声圈里面也是一片乌烟瘴气。
七、
为了克服这些局限性,相声界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同时保持和发扬传统艺术的精髓。相声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传统段子和技巧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要尊重和保护这些传统艺术形式,避免对其进行不恰当的改编或歪曲。推动相声艺术的发展和创新。鼓励艺术家根据时代的变化和观众的需求,创作出新的、富有时代特色的作品。
同时还要继续找寻人才。例如,郭德纲的出现,将相声这一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以茶馆和剧场形式重见天日,为相声的发扬光大做出了新的贡献。
参考资料:百度《侯耀华》《侯宝林》
1905电影网:侯耀华人物资料
CCTV:名家相声系列
中国网
大众网娱乐频道:侯耀华做客《鲁豫有约》透露儿子弃艺改当大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