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于建平 见习记者 田野 北京报道

最近,外资和合资车企正进行大规模裁员。继宣布关闭布鲁塞尔工厂使3000个工作岗位受到影响后,奥迪还计划在德国裁员约4500人。此前,大众汽车已宣布将关闭在德国的三家工厂,并裁员数万人。北京现代也将于今年11月和明年2月分批裁员,裁员比例涉及北京现代总员工的30%。另外,博世、采埃孚、法雷奥等欧洲汽车供应巨头也在近期宣布了成本削减计划。

外资和合资车企曾是汽车人的“理想归宿”,如今境遇却大不一样。因种种原因被裁掉的人才都转投了哪里?据LinkedIn(领英)大数据分析发现,越来越多的海外人才开始从外资和合资车企流向中国车企,特别是在电动汽车研发、智能驾驶、车联网等高新技术领域。

中国车企全球“抢人”

人才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华夏时报》记者查询车企官网时发现,中国车企正在向全球汽车人才敞开怀抱。比亚迪发布的最新招聘消息中,计划提供超过千个岗位,特别是在电动车电池研发、智能汽车软件开发等领域的全球高新技术人才。小鹏汽车招聘页面显示,其正在高薪招聘有全球一线Robotaxi从业经验的员工,岗位包括运营总监、运营高级经理。极氪开启全球招聘计划,招聘规模超3000人,覆盖智能驾驶、软件及电子、用户增长等多个中心岗位,分布在硅谷、哥德堡、北京、上海等全球30多座城市。

除了技术研发岗位外,近年来,不少豪华汽车品牌的整车设计师也吸引了中国车企的目光。例如,长城聘请了宝马M系设计总监皮埃尔,比亚迪挖来了前奥迪设计总监艾格,吉利聘请了沃尔沃前设计总监彼得,红旗重金挖来了劳斯莱斯设计总监贾尔斯泰勒等。

随着出海热的持续升温,建设能够支持海外业务发展的人才体系,成为中国车企全球化战略中的关键环节。“为了在全球市场取得更大的成功,中国车企纷纷开始建设全球化的人才体系。这一体系涵盖了从研发到销售、从供应链到本地化管理的各个方面。而本地人才的加入,将有助于中国车企更快融入当地文化和市场,以及为当地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汽车分析师张翔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道。

同时,他进一步表示,相比部分外资和合资车企,中国车企在晋升机制和职业规划方面往往更加明确和透明,为员工提供了更多晋升机会和发展空间。这也是中国车企吸引外资和合资车企人才的重要原因。

“随着销量逐渐攀升,中国车企的薪资待遇也明显提升。以前,某自主品牌车企博士研究生的年薪仅20万元,如今已经涨到50万元。造车新势力更是动辄开出百万元年薪。今年小米汽车异军突起,据悉其车载软件研发岗最高月薪近5万元。”某平台从事车企招聘的猎头表示。

培育适应产业发展的汽车人才

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车企加速全球招聘计划,也透露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背后的“人才荒”问题。

工信部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预测,到2025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需求总量为120万人,人才缺口高达103万人。

腾势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赵长江在其社交平台表示,103万人凸显了新能源汽车行业对人才培养的紧迫性,也代表着新能源汽车行业无限的发展机遇和未来。

长城汽车总裁穆峰则认为,现在汽车行业缺乏也迫切需要嵌入式软件开发和算法工程师等类型的人才。随着人工智能迅速发展,技术迭代加快,复合型人才在未来更受欢迎。

数据显示,2023年1—12月,新能源乘用车L2级及以上的辅助驾驶功能装车率已经达到55.3%,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对车企的软硬件研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车载软件研发职位下的细分岗位招聘需求看,智能驾驶系统工程师、嵌入式软件开发的招聘职位数占比较高,分别为13%、9.8%。基于与智能网联技术供应商合作之上,大多数车企也在探索自主研发,夯实自身实力。

比如理想汽车的AI人才专项计划“理想+”,面向全球招募AI人才,涵盖大模型、AIGC、算法部署、推理加速、AI芯片研发等。蔚来的Super Sparks招募计划,主要针对智能电动汽车行业关键创新领域招揽人才。业内招聘资深人士表示,近期AI人才是不少车企招聘的重点。

“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汽车人面临的时代任务是不一样的,各类汽车人才的功能、共性不同,成才的目标和路径也不尽相同,需要分类、精准的育引用留。”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志新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尤其是自动驾驶技术方面的创新人才,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孙剑曾坦言,自动驾驶领域的人才培养面临诸多待解难题。首先,自动驾驶技术链条长,系统的高复杂性与强耦合性导致学习门槛变高;其次,自动驾驶技术迭代不断加速,对学生学习速度提出更高要求。

“随着高阶智驾的发展,对研发高算力芯片、AI技术等领域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而在这个方面,中国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吴志新谈道。

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会长张延华也指出,当前业内已经形成共识,持续加大以“产学研”多元多方协同育人,是解决我国汽车产业人才短缺的突破口。

为此,吴志新建议,行业应立足于全球事业培养战略性领军人才,聚焦科技前沿打造塔尖型科技人才队伍,构筑产业优势,产出规模化技能人才。

责任编辑:李延安 主编:于建平

举报/反馈

华夏时报

364万获赞 0粉丝
【人道、公益、民生】
华夏时报社,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