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史无前例的10万亿化债方案出炉了。
今天我再通俗易懂地详细解释一下化债方案。
同时探讨一个问题:这10万亿对经济有何影响?究竟是不是放水?会不会引起通胀?
首先,先解释一下金额的问题,昨天宣布化债的金额,有三种说法:6万亿、10万亿、12万亿。
这三种说法都对,只是角度不同。
1、6万亿,指的是新增的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化债的金额中只有这部分是新借的钱。
这6万亿元债务限额,分三年安排,2024—2026年每年2万亿元,支持地方用于置换各类隐性债务。
2、10万亿,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上面新增的6万亿债务限额,另一部分是4万亿。
这4万亿不是政府新增的借款,而是从现有的债务限额中出,属于拆东墙补西墙。具体是从今年起,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专门用来化债,置换地方隐形债务。
这10万亿,是主要的“化债资金”,主要做法是采取债务置换,也就是地方政府或中央借低息的、年限长的新债去还地方城投公司欠的高息的、年限短的旧债。
3、12万亿,指的是除了上述的10万亿,还有2029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万亿元,这2万亿本来到期后,是要找钱还上的,现在可以继续延期了。
因此,这2万亿不需要再借钱了,而是原债务的展期,不涉及债务置换。
所以才有了三种说法,媒体主流采用的是10万亿化债说法,因为只有这10万亿是需要资金来源的。
那么问题来了:这10万亿资金要化的隐形债务是什么?
其实就是城投债,即地方政府成立的平台公司的债务。
城投公司成立的目的就是方便地方政府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钱,因为地方政府是不能直接向银行贷款的。
城投公司的债务是不会统计到地方政府的债务中,但它其实就是地方政府的代理人,由国资控股,借钱也是由地方政府“背书”,而且这些贷款大多数是用于地方的基建工程。
所以,城投公司的债务其实就是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
现在这些隐形债务有多少呢?
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的说法是:2028年之前,地方需消化的隐性债务总额是14.3万亿元。
2021年12月,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说法是:2020年我国的显性+隐性政府债务规模是94.9万亿元,其中地方隐性债务规模为48.6万亿元,是地方显性债务(地方显性 25.66万亿)的1.9倍左右。
过去几十年来,我国地方的发展模式,就是城投公司借债,把钱投入基建项目,比如修路、修地铁、高铁等等,以此来注入投资,拉动GDP,然后再通过卖地和税收形成收入还掉旧债,不断扩大循环。
10万亿债务置换具体怎么操作?
第一,地方再发债6万亿,相当于向社会借钱,这些钱是政府显性债务,利息低,可能2%甚至更低,这笔钱给城投公司,让它去还以前至少5%利率的旧债。
第二,从现有政府每年新增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腾挪出4万亿,这4万亿也是低息的政府显性债务,用这些钱去还城投公司的债务。
举个例子,比如某地城投公司之前借了1亿元,利率8%,期限3年,这1亿就是隐形债务,因为它不是政府主体直接发债,是非公开的,大家都不知道。
前些年房地产景气的时候,地方还能卖地赚钱,收入高,能还得上,但近两年房地产下行,地卖不动了,地方收入锐减,即便是节衣缩食也还不上这笔钱,这样的话债务到期铁定还不上了,就有“爆雷”风险,自己没办法了地方才敢告诉家长。
家长很生气,但是自己的亲儿子,也只能想办法来还债。家长给儿子担保,给儿子提高借款额度,再借了1亿,不仅利率更低,只有1%,而且期限更长,长达10年,并且还可以先息后本。
地方拿到这笔钱后,很高兴,赶紧把债务还了,还款压力一下就变小了,这就是化债。
因此,所谓化债,其实本质就是债务转移,把债务承担主体从城投公司转移到地方甚至中央,把还债时点从现在转移到10年以后,以时间换空间。
有人说,马保国才是化债的大师,因为化债的思路和他的“接、化、发”不谋而合。
10万亿的化债是放水吗?
先说答案:现在还不是,未来可能是。
说起XX万亿,没有经济学储备的人首先就是想到放水了,印钱了,要通胀了,但这是一个相对肤浅的认识。
首先我们要清楚,货币是如何被创造的。
货币的源头叫基础货币,也就是央行印出来的钱。央行将这些钱通过一定的渠道注入市场,比如,央行给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或者买入银行持有的国债或者外汇,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放水。
借助这些手段,央行就把水放到商业银行,它们获得了大笔资金。银行再把这些钱贷给企业、个人,通过乘数效应把原来的基础货币放大很多倍,形成广义的货币供应,最终把水放到整个社会。
通过货币乘数这个魔法,央行印1块钱,可以变成银行账目上的5块钱甚至更多,这个取决于准备金率、现金比率等因素。
由此看出,基础货币增加才叫放水,否则就不是。
我们看下这次的10万亿是否让基础货币增加了?答案是没有。
其实判断标准也比较简单,看这10万亿是地方政府问谁借的。
如果是向央行,那就是放水,因为央行自己是没钱的,只能印钱。央行出手买债券,就会导致基础货币增加,属于放水;如果是向公众,那就只是存量货币的转移,不算放水。
这次的10万亿,显然是地方政府向公众借的,公众包括银行、保险公司、个人投资者等等。
这些人买地方债券的钱是手里的存量货币,不会导致基础货币增加,相当于将财政向老百姓借了10万亿,老百姓自己不花是吧,财政替你花。
哪怕一直借,类似债转股,基础货币也不会增加一分,不会导致放水。
因此,现在的10万亿并不是放水,不是放水自然不会导致通胀。
实际上,我们现在还处于通缩的风险中,和通胀一点都不沾边。
10月份,全国的CPI环比下降0.3%,同比上涨0.3%,已经在0附近徘徊1年多了。
PPI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2.9%,已经负增长2年时间。
为什么说未来可能会导致放水呢?
因为借钱总是要还的,化债不是把债给吃了,化没了,只是转移了。
哪怕新借的钱是10年后要还,那10年后也得拿出10万亿来还。
那那个时候拿什么来还呢?最好的资金来源当然是财政收入,但前提是这10年内,你的财政收入得不断上涨才行,这样才有多余的钱来还。
如果是这样,那这笔债财最终被解决掉了,才是真正意义的化债。
但如果10年后,地方依旧没钱,而且还采取发债模式还钱,且央行介入购买的话,才构成放水。
这只是一种可能,并非发生的事实。
因此,我们不能说,10万亿就一定会导致放水,这只是未来的一种可能。
虽然是一种可能,但足以看出大家对通胀的担心,因为它如果来了是极其可怕的。
因为如果真的未来放水了,相当于这些隐形债务最后是由全国人民来买单了。
经济学家认为,通胀就是变相的加税,是对居民财富的无形掠夺。此外通胀会造成物价持续上涨,稀释货币购买力,稀释劳动和努力,会导致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下降。
尽管目前10万亿发债不会导致放水和通胀,但它并非发展经济的上策;像这次这种一次性大规模化债的做法,偶尔一两次还行,多了的话不利于经济。
这次10万亿的化债,对经济的影响总体还是积极的,毕竟如果地方债爆雷了未来的情况会更糟。
化债可以让地方政府甩掉包袱,有更多精力和资金投入到经济发展,民生、社会保障和消费方面才有可能得到资金支持。
10万亿化债方案的落地,标志着自9月末以来这一些列救市举措至此全部出台。宏观政策终于开始轰油门,对经济来讲,这无疑是一个好信号。
明年1月份,地球对面的特朗普将正式上台,我国的出口及经济将迎来新一波挑战,如何化解冲击,是下一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