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法国王室的那些城堡,跟圆明园比起来,可真是差远了!”

多年之后,聊起火烧圆明园这事儿,当年亲身经历过那场战争的老人,还是会忍不住开口说起。他们用生动的语言,把那段往事讲得活灵活现,眼里闪着光,就像是要把没见过圆明园的人,都带到那个时代,亲眼看看它曾经的辉煌美丽。

聊到圆明园,大伙儿心里都有数,那地儿以前是清朝皇上住的地儿,是中国清朝时候园林艺术的顶尖作品。它号称“万园之首”,也是清朝的一个标志。不管它是当年多辉煌,还是后来变得多破败,全世界都没谁敢不承认它的地位。

可没想到,1860年那场大火,把这人间美景给烧了个精光,这事儿就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最让人心疼的一章。

在欧洲这边,真的很难找到能跟这儿比的豪华场面。这景色,我简直不知咋用几句话给您形容,特别是那数不清的珍稀宝贝,看得我眼睛都花了。

真难以相信,这是当年亲身经历过火烧圆明园事件的人内心真实的感受。

西方人野心勃勃,从来都不藏着掖着,他们要是欺负你,也往往不讲啥道理。

要说他们啥时候动了侵略中国的念头,大概得从乾隆皇帝晚年那会儿算起。

聊到清朝衰败,鸦片战争肯定是躲不掉的话题。但其实,在鸦片战争爆发前,西方人的鬼点子就已经悄悄开始了,这简直就是一盘谋划了上百年的大局。

乾隆老爷子83岁那年,英国有个叫马戛尔尼的使臣来了。那时候,欧洲那些国家老早就盯上咱们中国这块宝地了,所以老派人来摸摸咱们的底。

乾隆皇帝一听说有外国使臣要来,立马让人开始准备,打算好好在他们面前展示下咱大清的国威。

马戛尔尼他们一伙人到了中国,清朝廷立马就接待了他们。可没一会儿,他们就被人告知,皇帝那是至高无上的大人物,不是说见就能见的,而且要是真见到了皇帝,那还得下跪行礼呢。

马戛尔尼他们被这种礼节惊得不行,在哪个国家都没见过这样的。要知道,在英国,就算是王室成员,最多也就单膝跪地,哪见过这种要五体投地的大礼啊,他们可做不来。

清朝的那些大人们瞧他们那副模样,也不慌不忙,好像见不见都无所谓。到后来,马戛尔尼只好退了一步,就这么着,在清朝的记载里,就提到了外国使臣给乾隆皇上磕头的事儿。

可这对英国人而言,简直是奇耻大辱。在他们的历史课上,压根儿就不提自己下跪的事儿。甭管到底跪没跪,反正他们对清朝没啥好感。

后来,乾隆皇上心血来潮,带着使节去检阅军队。可这么一检阅,却让外国使节瞧出了问题,说白了,就是咱们的军队装备太老旧了。

西方人那会儿已经捣鼓起冷兵器了,可清朝还跟马背上较劲呢,用的都是刀枪、弓箭,还有那盾牌。

在他看来,清朝那就是个自以为是,还没跟上时代步伐却浑然不觉的国度。满地的好东西,结果就成了别人眼红,想要占为己有的香饽饽。

所以说,圆明园的毁灭,并非仅仅发生在那个烧了三天三夜的时候。早在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一爆发,这把火其实就已经开始蔓延了。

敌人从海边打进了中国,先后占领了广州、天津这些城市。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碰到了清军的阻拦,但清军手里拿的武器太旧,用的打法也太老套,完全不是敌人的菜。

“真是个怪事,一个国家都发明火药了,打仗时居然还在用弓箭!”英国军官感叹道,这话直接点出了战争输得这么惨的真相——就是武器太老旧了。

敌人不断朝北挺进,目标直接对准北京城,北京可是清朝的心脏地带,皇上住在那儿,掌着大权呢。他们打算逼皇上低头,好让他们能签下对自己有利的协议。

这个条约说白了,就是想要钱、要地盘、要掌控权,想把这儿变成他们手底下的殖民地。

清军战斗力虽然不行,但也硬撑了三四年。在这段时间里,咸丰皇帝啥也没干,光琢磨着怎么逃跑才安全。

得说实话,清朝是真的不行了,最后把这个王朝给搞垮的,就是它自己。

不管你说他们是自大过头,还是不懂世事,反正历史就这么冷酷地发生了,不留情面。

1860年秋天那会儿,咸丰皇上急眼了,因为敌军眼看就要打过来了。清朝皇室一琢磨,觉得硬拼不是明智之举,三十六计里逃为上策啊。

咸丰皇帝突然下了道命令,让人赶紧筹备秋猎的事儿。可这时候,谁还顾得上打猎啊,明白人都看得出,皇帝这是要脚底抹油,开溜了。

咸丰皇帝刚想溜之大吉,结果英国的外交官巴夏礼就先一步到了北京。巴夏礼来得直接,就是想跟咸丰皇帝明说,他们要的是一个不公平的条约。

说实话,从后来的情况来看,这次外交努力算是砸了锅,巴夏礼没捞到想要的东西,结果西方人都急眼了。

他们行进的方式特别直接,那就是一路猛冲猛打。这完全就是他们平时的风格。

咸丰皇帝大概做梦也没想到,他刚拒绝英国人的要求没多久,通州那边就失守了。紧接着,八里桥那里又打了起来。咸丰一看,觉得北京这地儿待不下去了,连忙脚底抹油,开溜了。这么一来,他就把这一堆烂事全扔给了自己的弟弟奕訢。

谁也没想到,后来圆明园竟然会被烧。说实在的,那可是咸丰的窝儿,他走得急,啥都没顾上拿,里面的宝贝全给落下了。

大灾难,降临了。

【蛮不讲理的敌人】

1860年10月6号那晚7点左右,法国军队闯进了圆明园。那时候,圆明园里并非一个人都没有,但除了几千个没啥反抗能力的女佣,愣是一个守城的士兵都没瞧见。

到了这种地步,老外们肯定会乐呵起来,眼前摆着座闪亮亮的空城,却不动手抢,这可不是英法两国人的作风。

他们很轻松地就推开了圆明园的大门,把这块地给占了。可一进门,眼前的景象直接让他们愣住了,下巴都快掉下来了。

很久之前,当西方人还没来过中国的时候,就已经听说过关于这片土地的神奇故事。他们说,中国是个藏有绝世宝贝的仙境。后来,他们亲眼见到了圆明园,才发现那些传说一点不假。

晚上,就算圆明园里只靠火把那点光亮,这些外来客还是看得连连惊叹。这时候,他们心里那些说富裕的词儿,全都不够用,根本形容不出圆明园的壮观。

就在这时,法国有个将军,名叫孟托邦,心里头那个震撼啊,于是就给他上司写了封信。信里头他说,他见过的建筑里,圆明园那叫一个壮观,简直无人能敌。

这个园林超级大而且特别漂亮,占的地方快赶上他们那边的一个城市了。里面有数不清的宫殿、小亭子、高楼还有花园、大湖,甚至还有人造的小岛呢。

西方人惊奇地看到,这儿居然藏着他们西方文化的影子。

有个老兵这样讲过:“一瞅见那座宫殿,甭管你是念过多少书,多大岁数,或者心里怎么想,感觉都是一模一样的:压根儿就想不到有啥能跟它比,简直太让人吃惊了!说白了,法国那些王室的城堡,加一块儿也比不上一个圆明园!”

圆明园真的是美极了,这座清朝时候建的夏宫,连法国王室都自愧不如。要是可以的话,他们可能都想把圆明园整个儿搬到自个儿国家去。

既然没法挪开,那就得用上点“强盗思维”,这招最管用。

一早起来,他们就瞧见了圆明园的整个模样。现在胜利了,怎么处置这座园子,成了他们最头疼的事儿。

接下来,就是两国之间的那个,怎么说呢,更像是分东西的会谈。

之前提到的孟托邦将军,这时候接到了上级的回信。他得代表法国,跟英国的格兰特将军和额尔金公爵一起商量怎么分好处。

最后,两个国家商量好了,决定把这些财宝对半分。不过,据孟托邦将军后来回忆说,他们其实只拿了一点点,剩下的都被谁给夺走了?这不用说也明白。

有老兵回忆说,好多战士对中国几乎没啥概念,他们就是打仗的工具,只会听命令行事。在那之前,他们还觉得中国跟其他国家没啥两样,觉得能轻轻松松就拿下来呢。

他们到了北京,亲眼瞧见了圆明园,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儿藏着这么多宝贝。在这之前,他们一直没弄清楚,直到踏进圆明园的那一刻,心里才有了底。一看之下,才发现这里真是别有洞天。圆明园里的景象,让他们大开眼界,之前所有的好奇和疑惑,在这一刻都烟消云散了。原来,这就是他们一直想找的地方。

说到底,谁嚣张、贪心,这事儿明摆着,不用多说。可那些强盗啊,他们从不会觉得自己有错,因为他们心里压根儿就没那杆秤,没良知可言。

【分赃现场】

圆明园里到底有多少宝贝?后人猜了个数,说有150万件,但这只是个大概的估算。

其实,到了清朝晚期,圆明园就变成了皇室成员常去的地方,就连皇上商量国家大事也会选择这儿。所以嘛,圆明园里头藏了好多咱们中国五千年历史里的宝贝。

在圆明园里,放着好多超级值钱的宝贝,这些宝贝最让老外们大开眼界。相比之下,园子里的那些楼阁、亭子,还有每一块砖、每一片瓦,对他们来说,就像是没法打包带走的风景。

英法两国的人好像不太懂行,一接到上级的命令,立马就开始了一场大规模的抢夺。他们只顾着拿那些摆在眼前的好东西,比如名贵的书画、个头大的瓷器,还有闪闪发光的珠宝首饰。

他们拿那些漂亮的丝绸来当拴马的绳子,还用来包珠宝。书库里的书呢,不是被他们当成“垫脚石”,就是被留下来烧成灰。那些光彩夺目的丝绸,在他们的手里变成了简单的马缰,或是装珠宝的布。而那些珍贵的书籍,要么成了他们脚下的“垫脚石”,要么就被一把火烧了个干净。

抢了好几天,那宫殿里的好东西,两百辆车都装不完。这抢劫的活儿干了挺久,宫殿里的宝贝实在太多,两百辆汽车愣是没能把它们全搬走。抢劫进行了好几天,可宫殿里的好东西实在太多,两百辆汽车都拉不走。一连抢了好几天,宫殿里的好东西堆积如山,两百辆汽车都运不完。那抢劫的事儿拖了好几天,宫殿里的财宝多得惊人,两百辆汽车都装不下。

大家像一群疯狂的蜜蜂,猛地冲向成堆的金银财宝,嘴里喊着各种国家的语言,乱糟糟的一片。有的人被丝绸和华丽的锦缎埋了起来,有的人则深陷在珠宝的海洋里。这时候,他们就像是一个个贪婪的恶龙,眼里只有宝贝。

说起圆明园,参与者们都说那是个美梦一般的地方。英法士兵偷偷藏了好多宝贝,衣服兜里,就连军帽里都塞得满满当当,全都是珍珠、宝石、还有亮晶晶的水晶。

他们遇到带不走的家具,就直接粗鲁地劈开,把藏在里面的珠宝搜刮一空,就连家具上镶着的珠宝,也都被他们一一撬下来带走了。

咱们这儿啊,简直就像一场别开生面的派对。炮兵兄弟们一回来,全都披上了皇后的华丽长袍,胸前还挂满了清朝大官的朝珠,闪闪发光。

工匠们呕心沥血做出来的宝贝,全让那帮坏蛋强盗给抢走了。珍贵的景泰蓝被砸得稀巴烂,象牙、玉器、漆器这些好东西也没能幸免,全给砸了。这一砸,不光东西没了,连清朝的脸面都跟着丢光了。

这时候,圆明园就像是一面能照出真相的镜子,让英法军队原形毕露,变得像凶猛的恶狗一样,毫无尊严。清王朝呢,也在这面镜子前丢了脸,看上去就像一只被拔光了羽毛的大雁,狼狈不堪。

西方那些掠夺者压根儿没琢磨过,这些宝贝对中国人来说到底有多重要。他们心里头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不把这些好东西抢到手,这辈子都得后悔死。

【一场永远无法扑灭的大火】#智启新篇计划#

一开始,这些人压根儿没想过要放火烧圆明园,抢完东西后,他们还是一筹莫展,不知道该咋处理这圆明园。结果,就在这节骨眼儿上,一个坏消息传了过来。

巴夏礼他们跟咸丰皇帝聊完后,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就没了踪影。这事儿让英法两国特别生气,心里也直打鼓。他们琢磨着,这些人八成是让清朝廷给悄悄处理了。

结果,英法两国的将领因为又气又恼,就下了一个特别冲动的命令:把圆明园给烧了。

在把圆明园烧掉前,他们又抢了一遍,说真的,都不知道这是第几回抢了。

他们把能搬走的宝贝全给抢光了,搬不走的就直接砸烂,接着在圆明园的四处放起火来。没一会儿,整个园子就被大火包围了。

转眼间,火苗窜得老高,黑烟弥漫,园子里爆炸的声音接连不断,那座漂亮又讲究的建筑被大火烧成了渣。

大火足足烧了三天三夜,园子里那些无辜的仆人全都没能逃出来,全都葬身火海。那些承载着历史文化的记忆、传统和艺术,也都在熊熊大火中要么化为乌有,要么散落各处。

圆明园的毁灭拉开序幕,紧接着紫禁城失守,整个京城也落入敌手。西方那些国家的举动,让咱们中国人心里的怒火越烧越旺,反抗和愤恨的情绪愈发强烈。这事儿,真是让人咬牙切齿,激发了咱们更强的抗争决心。

不管得付出多大的代价,哪怕是经历一场又一场更加残酷的反侵略战斗,总会有人挺直腰板,坚决不低头。后来的革命和变革都表明了,真正嚣张跋扈的是那些侵略者。有那么两个强盗,一个装满了钱包,一个塞满了行李箱,他们勾肩搭背,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法兰西和英吉利干的事儿。

雨果写的那封信,早就向全世界宣告了,以后他们要是展出中国的任何文物,那都是很没面子的事儿。说白了,他们展出的是咱们中国的宝贝,可丢的却是他们自己的脸面。

举报/反馈

史册留痕师

111获赞 117粉丝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