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价值是当下的高频词汇,“能否提供情绪价值”成为许多项目的优势。社交媒体中情感博主言必称情绪价值,市场营销中不少商品的卖点是情绪价值。当信息洪流涌来,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情绪,如何看待情绪价值,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情绪是人感知世界的重要手段。在快节奏、高负荷的时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与生活压力的增加,使人们更加渴望获得情感满足,以缓解日常生活的压力,积聚起面对困难的勇气。由此可见,情绪价值,特别是正向的情绪价值,在社会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网络与社交媒体的发展与普及,人与人之间被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情绪在其间更容易传染、扩散,那些能够引发广泛情感共鸣、提供积极情绪价值的内容更容易成为商业热点。在商业环境中,情绪价值则成为差异化竞争的关键。商家迎合人们的情感需求,通过触动人心的故事、音乐、画面,使产品赋予消费者情绪价值,引发消费热潮。
在人际交往中,情绪价值也逐渐展示出自己的“统治力”。建立有温度人际关系的奥义是“做能读懂他人情绪,传递高价值情绪的人”;提供情绪价值的能力被誉为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软实力,“接住Ta的情绪就能捧住Ta的心,让你的Ta越来越爱你”。在追求情绪价值的同时,许多人也会反求诸己,让自己成为能够妥善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并向他人提供情绪价值的人。在“世界上根本没有感同身受”“成年人的情绪价值都是自己给的”的规训下,成为所谓的“情绪稳定、能提供情绪价值”的“大人”。
诚然,注重情绪价值有助于建立更健康、和谐的关系,朋友、情侣、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提供积极的情绪价值,能增强彼此之间的情感纽带。能够沉浸在积极情绪之中,也确实是一种幸福的生活状态。但当人们过度追求情绪价值,一味要求提供情绪价值时,反而会令情绪价值模糊了本质,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作为感情动物,人们的情绪积累都有限度。一方面,有的人为了追求情绪价值,不断向能提供情绪价值的人或物索取,长此以往,获得满足情绪的阈值便会水涨船高,再难轻易得到满足。另一方面,有的人为了顾及他人感受,一味追求为他人提供情绪价值,不断压抑自己内心的负面情绪,反而容易陷入情绪旋涡,甚至引发焦虑、抑郁等问题。情绪应该是真挚的,过分沉溺在正面情绪中,容易陷入虚妄的愉悦,丧失对自身复杂情绪的掌控能力;一味地逃避或忽视负面情绪,也会使人们忽视负面情绪中暗含的信息,无法及时为自己或朋友们的负面情绪“释压”,容易让一些负面情绪“小事拖大”。
近年来,许多学者研究情绪价值,将情绪问题作为一个可以探讨的对象,这意味着社会正走在自我发现的道路上。注重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感受,做情绪的主人,才能正确认识情绪价值的本质。聆听亲人的情感呼唤,满足他人的情感需求,是“己所欲,施于人”的高尚行为;直面负面情绪,敢于用倾听和表达化解自己和他人的负面情绪,更是润物无声的善举。无心插柳柳成荫,不一味追求情绪价值,直面情绪感受,为自己和他人创造更清朗的情绪体验,也许是获得情绪价值的一剂良方。
(大众新闻记者 朱子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