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英英 吴可仲 北京报道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投”)的清洁能源版图有了新的变化。

过去一个月来,国家电投一边频频抛售旗下新能源公司股权,告别了过去高强度的开发投资;另一边则对旗下电投产融(000958.SZ)、远达环保(600292.SH)进行资产重组,欲打造A股水电和核电资产整合平台。

国家电投是我国第一家拥有光伏发电、风电、核电、水电、煤电、气电、生物质发电等全部发电类型的能源企业。截至2024年7月底,国家电投资产规模达1.83万亿元,总装机2.44亿千瓦。其中,国家电投已经实现清洁能源装机1.71亿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70.13%,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新能源发电、清洁能源发电企业。

对于上述资本动作,国家电投方面未向《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更多细节,仅表示:“暂时不做采访,等条件成熟后再说。”不过,有观点称,这是国家电投实施“均衡增长战略”的重要体现,即坚持“四个均衡”——规模增长和投资能力均衡匹配,传统产业和创新业态均衡发展,电源品种和区域布局均衡优化,存量提质和增量做优均衡推进。

同时,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国家电投在新能源投资开发力度上有所放缓,特别是分布式光伏项目,进入阶段性调整阶段,更追求规模和质效平衡。

新能源投资迎阶段性调整?

过去几年,国家电投以建设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企业为目标,新能源投资开发力度、投资强度持续保持高位,装机规模迅速增长。

但近一段时间,国家电投频频被曝出售旗下新能源公司股权、停止新能源项目建设,对此外界解读为其新能源投资的风向变了。

公开资料显示,2024年8月至10月,洛阳华美电力有限公司70%股权、济南中电光伏发电有限公司100%股权、中电投沽源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100%股权、重庆绿欣能源发展有限公司20%股权、邯郸德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90%股权、林州林能绿色电力开发有限公司100%股权和山东那仁太新能源有限公司100%股权等多个新能源公司股权密集转让,而这些公司均为国家电投旗下成员。

其中,一起股权转让引发外界关注。8月,国家电投旗下电投能源(002128.SZ)披露,在2024年第八次临时董事会决议中审议通过了一项议案,拟对外转让电投能源持有的山东那仁太新能源有限公司100%股权,理由为“该项目公司2023年净资产收益率为1.8%,属低效资产”。该公司为推动100兆瓦户用光伏项目而成立,已投产9.99兆瓦 ,剩余容量建设工作终止。

一系列的出售动作引发外界猜想,国家电投被指收缩新能源投资力度。

尽管如此,在业内看来,国家电投出售新能源公司股权、停止个别新能源项目建设,并不意味着其对于推动新能源发展态度的转变。九州能源董事长张传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电力央企开发新能源的热情并不存在战略性变化。

在张传名看来,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项目经过几年的井喷式发展,存在不少发展中的问题。对于电力央企来说,一是如果每个项目体量较小,管理成本则高昂;二是合规性要求越来越高,早期项目存在一些整改需求和经济问题,有待进一步整顿和确定更加稳健的开发策略。因此,个别央企提高开发门槛和暂停分布式光伏投资,这是其阶段性的安排,不影响持续开发的业务方向。

张传名表示,目前国家大力推动西部风电、光伏的大基地建设,推动海上风电、海上光伏项目的大规模建设。相对而言,此类项目电力央企有绝对优势,本阶段发展重点放在此类项目上,减少在竞争性很强的分布式光伏业务投入比例是很正常的选择。

电力市场化交易和消纳风险也影响着新能源项目的开发速度。张传名认为,我国正推动新建新能源项目参与市场化交易,必将导致电价的不确定性,从而带来收益不确定性,央企由此采取更加审慎的投资策略。另外,新能源发展快速与电网建设滞后是当前新能源项目开发遇到的一个客观问题。目前,估计三分之一地区存在并网接入困难,叠加了部分人为“渔利”的障碍,增加了电网消纳的难度。长期来看,通过区域配电网建设和配套储能系统建设,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并无较大障碍。

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分布式电源及储能专委会秘书长、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光伏专委会副秘书长、永光新能源董事长孙韵琳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国家电投在新能源项目开发和投资的节奏上有所放缓,原因在于目前已基本完成了新能源装机的阶段性目标,同时为了进一步降低公司的负债率,以及为了减少和规避政策性(电力市场化、消纳等)风险带来的影响。”

记者注意到,国家电投在2021年4月发布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十四五”总体规划及2035年远景展望》明确,到2025年,国家电投电力装机将达到2.2亿千瓦,清洁能源装机比重提升到60%;到2035年,电力装机达2.7亿千瓦,清洁能源装机比重提升到75%。

对比前文数据发现,国家电投已经提前完成了“十四五”总体规划的清洁能源装机目标,并且正在靠近2035年的目标。

在此基础上,国家电投在新能源发展过程中更加重视统筹规模和质效的问题,防范投资风险。

9月20日,国家电投党组关于二十届中央第一轮巡视整改进展的通报内容显示,国家电投被指光伏产业大而不强。公司正全力打好“存量提质、增量做优、蓄势未来”三张牌。存量项目实施“一分钱”行动,增量项目持续优化结构布局,全面加强项目全周期管理,严控项目造价、质量,提升核心竞争力。做好非主业退出,有关非主业项目已完成剥离。加强合规管理,严控财务风险,集团公司2023年末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1.17%。

另外,国家电投还通过制定制度文件,压实投资主体责任。后续谋划的新能源大基地项目,在论证时充分考虑消纳风险。制定减亏治亏或破产重组方案,加强资产整合,推动解决亏损项目问题。

打造水电和核电整合平台

在频频出售新能源公司股权的同时,近期国家电投还计划通过旗下电投产融和远达环保的资产重组,以打造A股水电和核电资产整合平台。

电投产融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均为国家电投。按照重组预案,电投产融拟置入国家核电(现国家电投控股)、中国人寿合计持有的电投核能100%股权,拟置出电投产融所持子公司资本控股的100%股权。

国家电投作为中国第三大核电投资运营商,电投核能是其核能发电及核能综合利用项目的开发、投资、建设和运营的专业化管理平台。

从业务上看,交易前,电投产融的主要业务包括能源业务、金融业务。交易完成后,电投产融现有金融业务将置出,同时注入主要核电资产,电投核能将借道上市。

电投产融方面表示,目前我国核电行业已进入积极安全有序发展的新阶段,核电机组核准速度提升,核电在新型电力系统中成为基荷能源。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将成为国家电投核电运营资产整合平台。关于更多重组事宜,截至发稿,电投产融方面并未向记者回应。

与电投产融相同,远达环保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也都是国家电投。远达环保作为国家电投旗下唯一的环保产业平台,专业从事大气、水污染治理,固(危)废处理处置,矿山及土壤修复等环保业务。

按照重组预案,远达环保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中国电力、湘投国际合计持有的五凌电力100%股权以及国家电投广西公司持有的长洲水电64.93%股权,并向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其中,五凌电力和长洲水电控股股东分别为中国电力和国家电投广西公司,实际控制人都是国家电投。

远达环保方面表示,交易完成后,远达环保将新增水力发电及流域水电站新能源一体化综合开发运营业务,有效促进上市公司转型发展,推动建设国家电投境内水电资产整合平台,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 。

一位远达环保人士向记者表示,资产重组是国家电投基于均衡增长战略的宏观考量,主要为了打造水电资产整合平台,其中交易涉及的新能源资产也是为匹配水电发展,形成互补。

上述人士还认为,资产重组是近年来国资委积极倡导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体现。国家电投党组关于二十届中央第一轮巡视整改进展的通报内容显示,通过制定国家电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国家电投整体资产证券化率提高到了40%以上。

值得关注的是,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国家电投旗下的水电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下一步去向也颇受外界关注。不过,远达环保方面未向记者进一步回应,表示更多内容以公告披露为准。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国家电投已经打造了6家上市平台,分别为远达环保、电投产融、中国电力(02380.HK)、电投能源、上海电力(600021.SH)、吉电股份(000875.SZ),总市值(10月31日收盘)合计1926亿元。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向记者表示,一直以来,国家都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做强做大,通过资产重组有利于提高资产运营效率,提高上市公司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助力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

举报/反馈

中国经营报

283万获赞 85.2万粉丝
与中国企业同步成长,服务商业人群!
中国经营报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