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发布居民日均劳动不满 3.5 小时的数据,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质疑和热烈讨论。
从网上搜索到的素材中我们可以看到,10 月 31 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第三次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报显示,居民每日劳动就业活动平均时间为 3 小时 28 分钟。这一数据让众多网友感到不可思议。有人提出自己一天工作 12 个小时甚至 15 个小时,到底是谁把自己给平均了。还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坐办公室的人工作时间,普通老百姓若每天只工作 3.5 个小时,根本无法养家糊口。也有网友猜测这是把 20 岁以下、70 岁以上的人算进去后的结果。
公告发布后,留言迅速超过 2 万之多,足见老百姓对这一数据的不认可和抵触。他们质疑的原因主要在于,他们觉得这个数据没有接近基层,没有考虑到那些每天工作 9 个小时、10 个小时甚至 20 个小时的人,比如跑外卖的、跑滴滴的、送快递的基层工作者,在他们看来,这些人每天只工作 3.5 个小时几乎是天方夜谭。
然而,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既然是官方发布的数据,必然有其计算方式、依据和准确性。也许这个数据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广泛的调查,涵盖了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地区的人群,从而得出的一个平均值。虽然这个平均值可能与很多人的实际感受不符,但它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整体情况。
在这个数据引发的争议中,我们也应该思考如何更好地理解和解读统计数据,以及如何让统计数据更加贴近实际,更能反映老百姓的真实生活状况。
国家统计局开展的第三次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在调查范围上实现了重大突破,首次扩大到 31 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这一举措使得调查结果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全国居民时间利用情况。以往的调查可能只覆盖了部分地区,样本的代表性相对有限。而此次扩大范围后,能够涵盖不同地域的居民,包括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市和农村等,从而更好地把握全国居民时间利用的整体特征。
调查对象也进行了拓展,扩展至 6 周岁及以上常住成员。这一变化意义重大,首次增加了 6 - 14 周岁年龄段人员,使得对于我国居民在学习培训方面所花费时间的反映更符合实际。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学习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时间利用情况对于了解教育现状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将调查对象扩展到更广泛的年龄段,也有助于全面分析不同年龄群体在各个活动领域的时间分配,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提供依据。
此次调查的内容更加丰富细化。将居民一天的活动划分为 6 个主要活动领域、13 个主要活动大类,并且在 13 个主要活动大类中有 7 个大类设置了细分项,活动类别扩展至 34 个。比如,家务劳动活动大类细分为烧菜做饭、洗衣清扫、饲养宠物、其他家务劳动等类别。这样的细分能够更科学精准地对居民时间利用分配情况进行刻画和反映,使调查结果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在调查方式上,采用了手机小程序自主填报和纸质问卷辅助填报相结合的方式。为进一步提高调查工作效率,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应用信息化手段,使用统一的数据采集处理软件,主要采取手机小程序自主填报方式开展调查。这对于调查对象来说更加方便快捷,尤其是在外就读学生、农村外出从业人员、临时外出(如外出旅游、出差、培训等)的人员可以通过手机自行填报。对于部分使用手机填报确有困难的调查对象,仍使用纸质问卷进行填报,调查员手持电子终端上门辅助完成调查。这种多样化的调查方式,确保了调查的覆盖面和数据的准确性。
居民在家务劳动中进一步 “解放双手”,这一变化得益于智能家居的不断升级以及点外卖、找家政等家庭服务的日益普及。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数据显示,家务劳动活动的参与者每日平均时间为 1 小时 59 分钟,比 2018 年减少 28 分钟。例如,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使用洗碗机和扫地机器人等 “解放双手” 神器,不仅节省了时间,还提高了生活品质。据统计,每年洗碗机和扫地机器人的销售量上亿,这充分证明了这些智能家电的受欢迎程度。
网络购物助力消费潜力释放,购买商品或服务活动的参与者每日平均时间为 43 分钟,比 2018 年减少 37 分钟;活动参与率为 34.1%,比 2018 年提高 13 个百分点;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使用互联网的居民比例为 54.7%,比 2018 年提高 38.1 个百分点。网络购物的快速发展,如 618 购物节和双十一购物节,各大电商平台的交易数据再创新纪录。2019 年中国电子商务半年报显示,上半年我国网上零售额持续增长,近半的新增消费支出通过网络消费实现。预计今年我国网上零售额将达到 10 万亿,到 2020 年有望突破 12 万亿。
全民健身热情高涨,我国居民运动健身活动参与率为 49.6%,比 2018 年提高 18.7 个百分点。在各地,全民健身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商洛市五级联赛系列活动吸引了众多群众参与,已组织开展比赛 471 场次,参赛队伍达到 291 支,参赛群众超过 5122 名。在静安,无论是社区健身点、社会健身房还是区级健身中心,市民们的健身热情持续高涨。米东区的市民也积极参与全民健身,体育馆的会员数量不断增加。
信息化加速互联网普及,互联网使用的居民每日平均时间为 5 小时 37 分钟,比 2018 年增加 2 小时 55 分钟;互联网使用活动参与率为 92.9%,比 2018 年提高 35.9 个百分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穿戴设备等日益普及,逐渐融入居民日常生产生活。
居民在个人生理必需活动领域每日平均时间为 12 小时 27 分钟,占全天的 51.9%。其中,睡觉休息活动居民每日平均时间和参与者每日平均时间均为 9 小时 46 分钟,个人卫生护理活动每日平均时间和参与者每日平均时间均为 56 分钟,用餐或其他饮食活动每日平均时间和参与者每日平均时间均为 1 小时 43 分钟。
在有酬劳动领域,居民每日平均时间为 3 小时 27 分钟,占全天的 14.4%;参与者每日平均时间为 6 小时 23 分钟,活动参与率为 54.1%。
无酬劳动领域居民每日平均时间为 2 小时 5 分钟,占全天的 8.7%;参与者每日平均时间为 2 小时 45 分钟,活动参与率为 75.6%。家务劳动活动作为无酬劳动的一部分,居民每日平均时间为 1 小时 17 分钟,参与者每日平均时间为 1 小时 59 分钟,活动参与率为 64.9%。
在个人自由支配活动领域,居民每日平均时间为 3 小时 24 分钟,占全天的 14.2%;参与者每日平均时间为 3 小时 30 分钟,活动参与率为 97.4%。
学习培训领域居民每日平均时间为 1 小时 47 分钟,占全天的 7.4%;参与者每日平均时间为 7 小时 9 分钟,活动参与率为 25.1%。
交通活动领域居民每日平均时间为 50 分钟,占全天的 3.5%;参与者每日平均时间为 1 小时 2 分钟,活动参与率为 80.5%。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居民日均劳动不满 3.5 小时的数据,引发了众多网友的质疑。网友们普遍认为这一数据与他们的实际感受严重不符。很多网友表示,自己每天工作时间远远超过 3.5 小时,有的甚至达到 12 个小时、15 个小时。像跑外卖、跑滴滴、送快递的基层工作者,他们的工作时间通常也较长,很难想象日均劳动时间只有 3.5 小时。
有网友质疑统计数据可能存在失真问题。他们认为,在统计过程中,可能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职业、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而是进行了简单的平均。比如,将失业人员、退休人员、在校学生等与在职人员一起平均,导致数据不能真实反映打工人的状况。
面对网友的质疑,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居民的真实劳动状况和时间分配。首先,统计数据是基于一定的调查方法和样本得出的,虽然可能与部分人的感受不同,但它反映了社会的整体情况。国家统计局在进行调查时,会尽可能地涵盖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地区的人群,以确保数据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然而,网友的感受也并非没有道理。在现实生活中,不同职业之间的劳动时间差异确实很大。一些高强度、高压力的职业,如互联网行业的 “996” 工作制,工作时间远远超过平均水平。而一些自由职业者或灵活就业人员,工作时间则相对较短。此外,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作文化也会影响居民的劳动时间。
为了更好地理解居民的时间分配,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方面,我们可以进一步细分不同职业群体的劳动时间,以便更准确地了解各行业的工作状况。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关注居民在非劳动时间的活动,如休息、娱乐、学习等,这些活动对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样重要。
总之,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引发了网友的质疑,这也提醒我们要更加关注居民的真实劳动状况和时间分配。在未来的统计工作中,可以进一步优化调查方法,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同时也需要加强对统计数据的解读和宣传,让公众更好地理解数据背后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