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两名户外运动爱好者夜爬秦岭冰晶顶时不幸罹难,引发关注。相关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山区气候多变、地形复杂,存在许多不可预知的风险,户外徒步穿越需正视失温风险,要科学锻炼,远离风险。
失温很可怕,如何判断失温现象
什么是失温?失温有哪些症状?
拥有20多年急诊经验的洛阳医疗专家赵强介绍,失温是指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人体核心温度降低,导致心肺功能衰竭,最终造成死亡的病症。所谓的人体核心主要是指大脑和心、肺等维持生命的主要器官。
轻度失温:患者体温下降到33℃至35℃,表现为打寒战、四肢冰凉、脸色苍白、严重疲劳、言语不清、肌肉不受意识控制、记忆力减退、情绪改变或失去理智、脉搏减缓、出现幻觉等。
重度失温:患者体温下降到32℃以下,失去意识,进入类似冬眠的状态,具体表现为肌肉不再痉挛、脉搏和呼吸速度变慢、体表血液循环大幅度减缓等。
如何应对失温?
当感到寒冷、开始颤抖时,应立即停止运动,保持体力,并到背风处躲避,以减轻风寒效应。
如果衣物潮湿,要立刻脱下,换上干燥衣物,用热水袋、发热贴等物品对脖子、腋窝、腹股沟、脚底等部位进行加温。身体缓慢回温后,可以补充一些常温的高热量食物,如浓糖水、巧克力等。
重度失温患者不能烤火、喝热水,要用干爽保暖的衣物裹住身体,立即被送医。
徒步旅行防失温,要从防湿、冷、风三方面入手
洛阳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副会长虎翼山提醒,失温情况往往是可以预防的,主要从防湿、冷、风三方面入手。
虎翼山说,外出前要了解目的地地形、天气情况,规划好行程。在准备衣物、食品时一定要准备充足,不能抱侥幸心理。
在寒冷且潮湿的地方进行徒步穿越时,分层穿衣非常重要,内层衣服选用吸湿排汗的材质,中层衣服可以选择保暖材料,外层衣服则需要防风防水,同时具有透气性,比如“速干内衣+抓绒保暖衣+防水防风冲锋衣”。
头部和四肢是人体散热快的部位,要特别注意保护。戴上帽子、手套,穿上袜子,可减少热量的流失。
过度出汗会导致身体失去大量的水分和热量,增加失温的风险。在运动过程中,要适当休息,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过度劳累。
户外徒步时,要注意饮食的摄入。高热量的食物可以提供能量,帮助保持体温,如奶糖、巧克力等。特别提醒:徒步过程中严禁饮酒,因为酒精会使身体散热加快,失去热量。
如遇恶劣天气,应迅速撤离并寻求救援。(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