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卞文志

北京中轴线——天安门

(组图)北京中轴线——天坛

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中轴线始建于元代,成型、调整于明清时期,发展、保护于近现代。自肇建迄今,纵贯北京老城南北的北京中轴线,是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发展至成熟阶段的杰出范例,展现出中华文明强大的生命力和延续性。


北京中轴线上藏着哪些“秘密”


北京中轴线从元代起笔,经元、明、清3个朝代30多位帝王接续而成,历时700多年。世上有许多城市,每个城市有自己的轴线与风景。北京中轴线与巴黎、柏林、华盛顿、巴塞罗那、堪培拉等城市中轴线有异曲同工之妙,更有自身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文化特色,是漫长岁月的劳动创造和智慧结晶。很多了解北京城的朋友可能会问,北京中轴线上已经有了故宫、天坛这些世界遗产,为什么中轴线本身还要申遗呢?这条纵贯古今的中轴线,它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究竟何在,其中又藏着多少秘密呢?


北京中轴线是位于北京老城中心、决定北京老城形态的核心建筑群。它纵贯老城南北,全长7.8公里,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此后不断完善,历经逾7个世纪,形成了秩序井然、气势恢宏的城市建筑群。北京中轴线见证了中华文明构建中国人生活秩序和都城形态的持续过程。“北京中轴线”的15个遗产构成要素为:钟鼓楼、万宁桥、景山、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太庙、社稷坛、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正阳门、南段道路遗存、天坛、先农坛、永定门。


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说,“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北京中轴线在各个时代都决定了北京的城市景观形态和布局,比如北京的东单、西单,东四、西四,左安门、右安门这些地方,它们东西对的“中”就是中轴线上的建筑群。此外,北京城里的许多其他建筑,其实都跟中轴线有着密切的关系。沿着这条中轴线,形成了秩序井然、气势恢宏的城市建筑群。因此这条北京中轴线被称为“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


这条中轴线里面有故宫、有天坛,它们都是世界遗产,有各自的价值。它们在一起讲述为什么中国人要建立这样一个秩序,我们怎么样来构建一个城市,在城市发展过程当中,我们的观念有什么样的变化。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司长邓超介绍说:“它是讲中国人,从古代开始,对于自己的城市,自己的首都怎么去规划,匠人营国是用什么样的理念做这个事,讲的是城市和自然的关系、人和城的关系、礼仪秩序和城市建筑的关系。它是基于礼制的概念,择中、以中为尊,左右讲的是功能,左祖右社,形成中和的体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北京中轴线”代表了世界城市历史中的一种特有类型,它体现了中国传统都城规划理论,以及“中”“和”的哲学思想,为世界城市规划史作出了重要贡献。北京中轴线跨越历史的长河,始建于元代,完善于明、清、近代和现代。一条中轴线,一部中华文明传承与赓续的历史画卷。因为,北京中轴线并不简单是一条线,而是由古代皇家宫苑建筑、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古代城市管理设施、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居中道路遗存共同构成的城市建筑群。清朝灭亡后,这些建筑开始融入百姓生活,有一些已经成为今天人们工作生活的场所。

北京中轴线——景山

北京中轴线——钟鼓楼

北京中轴线——永定门

(组图)北京中轴线——正阳门

北京先农坛在中轴线上与天坛隔中轴线相对,是古代帝王开展先农祭祀礼仪的重要场所,其中的庆成宫是先农坛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先农坛是北京中轴线15个遗产要素之一,先农坛是一个组合型的建筑群,在这个组合型建筑群里面有几大院落组成,每一座建筑都有它的历史故事。先农坛作为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重要载体,它的功能、风貌、遗产价值逐渐完整清晰地呈现出来,完整地讲述出一个独特的中国农耕文明故事,这是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对中华文明的传承。


“北京中轴线”概念


北京中轴线是由建筑、建筑群、城市空间、考古遗址等共同构成的具有整体性的建筑群。北京中轴线的15处遗产构成要素,涵盖了古代皇家宫苑建筑(景山、故宫、端门)、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太庙、社稷坛、天坛和先农坛)、古代城市管理设施(钟鼓楼、正阳门和永定门)、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天安门、外金水桥、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居中道路遗存(万宁桥、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这五种不同类型的历史遗存,连接宏伟、庄严的国家礼仪场所和繁华、热闹的市井街市,并形成了前后起伏、左右均衡对称的景观韵律与壮美秩序,是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发展至成熟阶段的典范之作。


北京中轴线以其宏大的规模、均衡的规划格局和组织有序的城市景观,成为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发展至成熟阶段的杰出范例,也是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传统都城中轴线建筑群。北京中轴线北起钟鼓楼,南至永定门,纵贯北京老城南北,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此后经不断演进发展,形成今天全长7.8公里、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轴线,被誉为“北京城的脊梁和灵魂”。而首次提出“北京中轴线”概念的人,正是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


梁思成是著名的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学之父”,其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早在1932年,梁思成发表的《我们所知道的唐代佛寺与宫殿》中,便使用了“南北中线”的说法。在1944年完成的《中国建筑史》中,梁思成在论述中国建筑平面布局特点时,开始使用“中轴线”一词。他写道:“紫禁城之全部布局乃以中轴线上之外朝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中心,朝会大典所御也。”“中轴线上主要宫殿之两侧,则为多数次要宫殿。”进而又说:“就全局之平面布置论,清宫及北京城之布置最可注意者,为正中之南北中轴线,自永定门、正阳门,穿皇城、紫禁城,而北至鼓楼,在逾七公里半之中轴线上,为一贯连续之大平面布局。自大清门(明之大明门、今之中华门)以北至地安门,其布局尤为严谨,为天下无双之壮观。”


新中国成立后,梁思成致力于北京城的保护与规划建设。1950年,他与城市规划专家陈占祥提出了著名的“梁陈方案”——《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文中提到:“由都市计划的传统上看,中国的城市,除却特殊受地理条件之约束者外,没有不有中轴线的,建筑物都是有广阔的空间衬托的。”这是梁思成第一次正式公开提到北京“中轴线”。1951年2月,梁思成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我国伟大的建筑传统与遗产》,文章的最后又明确提出了“中轴线”的概念。


1951年4月15日,梁思成在清华大学撰写了《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发表在同年同月《新观察》第二卷7-8期上。其中第四部分名为“北京的城市格式——中轴线的特征”。“大略地说就是,凸字形的北京,北半是内城,南半是外城,故宫为内城核心,也是全城布局重心,全城就是围绕这中心而部署的。但贯通这个部署的是一根直线。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延伸、一贯到底的规模。”


他在文章中写道:“北京的城市格式有这样气魄的建筑布局,以这样规模来处理空间,世界上就没有第二个。”“无论东方、西方,再没有一个民族对中轴线对称如此钟爱与恪守。”并将北京中轴线形容为“是有音乐节奏”的,是有层次、有高峰、趣味深长的壮阔画卷。在这篇文章中,梁思成将北京城“中轴线”的走向、脉络、长度及沿线建筑、景观描绘得格外清晰,文辞生动,无不令人赞叹。此后,“中轴线”一词作为北京地理术语被广泛使用,并运用于北京的城市规划建设上。

(组图)北京中轴线——太庙

先农坛藻井

北京中轴线

北京中轴线的“秩序”之美


北京中轴线蕴藏着古人的一种价值理念,就是“以中为尊、居中而治”,体现了中国古人理想中的“秩序之美”。古人认为,建都要建在国家的中心、都城的中心要放最重要的建筑。因此,皇宫、礼仪性建筑、具有国家祭祀功能的建筑,都应放在城市的中心线上以及紧邻的两侧,这就形成了“北京中轴线”的壮阔景观。北京中轴线从南到北,呈现着生活百态,也构成了北京文化最有代表性、最核心的部分。


而中国古人的家国文化等思想在中轴线上也处处得以体现。


例如,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天坛对面的先农坛是明清帝王祭祀先农神和举行亲耕典礼之地,皇帝每年春耕都要在那耕种田地,象征整个农业活动的开始,也保佑这一年的风调雨顺;太庙是明清帝王祭祖之地,其对面的社稷坛是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等。故宫、天坛本身就是世界文化遗产,我们把它们重新纳入“北京中轴线”这样一个建筑群中,就构成了一种新的完整性,讲述一个更具完整性的中华文明的故事,呈现出一种新的价值。

历史上,北京中轴线上排布的几乎都是皇家禁苑,门禁重重,如今,城市街巷四通八达,紫禁城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八方游客,中轴线两侧过去的礼制祭坛,成了博物馆、市民公园、休闲广场,市民、游客徜徉其间。北京中轴线,已经成为全民共建共享的公共空间和历史记忆。钟楼、鼓楼是北京中轴线上最美的“时间建筑”,游客们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暮鼓晨钟的悠远绵长。在景山万春亭,人们可以俯瞰故宫的壮美,南北中轴一览无余。在天安门广场,重大国家庆典活动举世瞩目。在太庙和社稷坛、天坛和先农坛,人们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敬天法祖的祭祀礼仪,了解中国人祭天、祭地、祭祖、祭圣贤、敬畏自然的中华文明。


作为古代城市管理设施,位于北京中轴线北端的钟楼,是北京老城内城的市肆区域的标志建筑。鼓楼、钟楼南北纵置,两座建筑之间由一长方形广场连接。明清时期,钟鼓楼承担城市计时与报时功能,是重要的城市管理设施。两座建筑气势恢宏,是北京中轴线的重要景观视点。在传统语境中,这两座建筑也有着通过钟鼓之声塑造和传播文明的意义。如乾隆在重修钟楼御碑中所说,在北京中轴线上回荡的钟声“亿万斯年,扬我仁风”。

(组图)北京中轴线——故宫

作为皇家宫苑的景山,始见于元代文献,明代成为皇家宫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帝王登高远眺的场所。清代在景山山脊上建五亭,供奉佛像,将东北侧重要祭祀建筑寿皇殿移至景山北侧中轴线上。作为北京中轴线上的制高点,景山突出了北京中轴线的天际线,形成了北京中轴线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古代皇家祭祀建筑的太庙和社稷坛,以严整对称的规划格局,体现了《考工记》所载“左祖右社”的理想都城规划范式。前者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祖先祭祀建筑群,后者是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古代皇家祭祀太社(代表土地)和太稷(代表谷物)的祭坛。


作为居中道路遗存的万宁桥,是北京中轴线上最为古老的桥梁,其位置及承担的交通功能历经7个世纪始终未变,为元大都、明清与当代北京城中轴线的叠压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实证。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是北京中轴线上的纪念和公共建筑群,见证了北京中轴线从王朝时代的皇家禁地转变为人民公共活动的空间,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在布局上尊重延续了北京中轴线以中为尊、“左祖右社”的规划原则,在建筑形式上延续了中国传统的装饰特征,使用了传统的建筑材料,延续了传统的审美趣味,是传统文化精神在现代中国具有强大生命力、中华文明长期延续的物质见证。

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举报/反馈

中国周刊

5229获赞 1149粉丝
反映国情、引领舆论、重塑生态文明价值观
《中国周刊》社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