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3名航天员将乘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奔赴中国空间站。金秋时节,戈壁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将又一次见证中国航天的荣光时刻。
神舟十九乘组在组合体模拟器里训练
蔡旭哲:寰宇无界 行者无疆
仅仅过了22个月,蔡旭哲便带领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飞向太空,成为目前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史上重返空间站间隔时间最短的航天员,这次任务蔡旭哲首次担任指令长。
参与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参与首次“太空会师”……蔡旭哲和战友们在太空中忙碌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心怀梦想,蔡旭哲一次次向着太空坚定出发。
从空军飞行学院毕业时,蔡旭哲作出一个让战友们惊讶的决定:主动申请去当年分配意向中最艰苦的一支部队。
晴空万里,驾驶战机翱翔蓝天,是蔡旭哲最享受的时候。蔡旭哲逐渐成长为飞行骨干,遇到数次故障,他都能转危为安。上百种应急事故预案就像刻在他脑子里一样,随时可以启动。因安全飞行1523小时,蔡旭哲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先后荣立三等功和二等功各一次。
2010年5月5日,是蔡旭哲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他和其他6名战友走进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成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
从飞行员到航天员,要经历脱胎换骨般的淬炼。不但要重新走进课堂学习枯燥的基础理论,还要完成包括体质、心理、航天专业技术等上百门科目的艰苦训练。“我特别认同战斗英雄杨根思的‘三个不相信’宣言——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这也成为他克服种种难关的制胜密码。
2019年12月,经过12年执着与奋斗,蔡旭哲入选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即将圆梦太空,他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也感到责任和压力。面临首次实现对三舱三船组合体在轨运行管理,航天员工作量巨增,也面临许多新的技术状态。蔡旭哲深知每个操作、每个细节都关系任务成败,地面训练更要分秒不差,毫厘不失。
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驾乘飞船顺利进入天和核心舱,在轨驻留6个月。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以来情况最复杂、技术难度最高、航天员乘组工作量最大的一次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也被网友称为“最忙乘组”。
2022年9月17日13时35分,蔡旭哲成功开启问天实验舱气闸舱舱门,执行首次出舱任务。在这次出舱活动中,他要完成一项重要任务,即首次舱外救援验证。任务中,蔡旭哲模拟失去工作能力的航天员,陈冬将其从舱外带回出舱口。整个过程持续约20分钟。
为了更加逼真地模拟特情,蔡旭哲将紧紧握着舱壁扶手的双手松开。那一刻,他唯一的安全装置就是系在同伴腰上的一个挂钩。
2022年11月17日,蔡旭哲和陈冬再度搭档出舱,完成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完成后的首次出舱活动。他们在问天舱和梦天舱之间架设起舱间连接装置“天桥”。
“天桥”搭好后,为了验证安全性和稳固性,蔡旭哲还要进行首次跨舱段舱外行走。在悬空的“天桥”上攀爬,下方是“深不见底的黑”,每走一步,都充满风险和挑战。
站在机械臂上的陈冬以及在舱内支持的刘洋,看着“天桥”微微晃动,心里替他捏了一把汗。蔡旭哲则小心翼翼地坚定前行,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天桥”很牢固!请后续队友放心,请科研人员放心,请祖国放心!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正在进行植物培养训练
蔡旭哲还是一个收获颇丰的“太空菜农”。他携带了一些生菜、西红柿和小麦种子,每天仔细观察植物生长状态,及时调整种植方法。
在他的精心照顾下,这些植物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给空间站舱内增添了绿意和生命力。尤其是太空生菜长势良好,成为太空餐桌上最受欢迎的一道菜。
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抵达中国空间站,和神舟十四号乘组经历了中国载人航天史上首次太空会师。随着镜头定格的瞬间,这一画面载入中国航天史册,也成为蔡旭哲人生中永不磨灭的记忆。
202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蔡旭哲同志“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
蔡旭哲并没有在鲜花和掌声中迷失,他只有一个信念:“我要早日返回太空。”他迅速将心理和身体状态全部归零,半年后,就投入正常任务训练。凭着优异的表现,蔡旭哲被选入神舟十九号乘组并担任指令长。
这次任务中,神舟十九号乘组要面临一些新的挑战:进行多次出舱活动以及超过半数以上的新实验、新项目。针对新实验,他们和科研人员沟通交流,反复推演实验的每个环节,提高可行性和可靠性,确保实验能在太空顺利开展。
“学习不能放过一丝疑问,训练不能有一丝懈怠,操作不能有一丝疏忽,遇到困难不能有一丝退缩。”蔡旭哲对乘组提出“四个一”的要求。每次训练完,他都会带着队友们复盘,总结经验。
蔡旭哲生肖属龙,另两位90后队友生肖均属马。这一次,本命年的蔡旭哲将带领“龙马乘组”奔赴太空,他也期待他们在此次太空驻留任务中“龙腾盛世,马到成功”。
宋令东:心之所向 一苇以航
“在你的成长历程中,你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90后航天员宋令东说:“心之所向,一苇以航。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努力,就能抵达梦想的彼岸。”
从孜孜求学的乡村少年,到奋飞海天的飞行员,再到逐梦太空的航天员,宋令东用奋斗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刚健自信、担当有为写下鲜活注解。
2007年,空军招收飞行学员的通知发到校园。宋令东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招飞成功。
刚入大学的一次理论课上,一位曾是战斗机飞行员的教员讲述了自己驻训、轮战、演习的难忘场景。下课前,教员在黑板上写了一句话:“飞行是勇敢者的事业。最好的男子汉,去飞行!”
宋令东正在进行人船合练
那一刻,宋令东热血沸腾,暗自发誓:“我,就要当那个最好的男子汉!”这个目标,也成为他奋进路上的强劲动力。
刚入学时,宋令东比同龄人明显瘦弱,体能训练成绩总排在倒数。“如果有软肋,就要将它变成刀枪不入的铠甲。”不服输的宋令东,利用业余时间风雨无阻地加练。大三那年,他打破学校1500米武装越野项目纪录。
众所周知,飞行员要有较高的前庭功能耐受力,而宋令东坐车都晕得厉害。招飞体检那天,他硬着头皮坐上转椅。“不能吐,考官说了,如果吐就不合格。”为保持清醒,他咬住舌头。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宋令东口中的血腥味弥漫开来,脸色也越发煞白,但他硬是没吭一声。
打地转、固滚、旋梯……每一项训练对宋令东来说都是极大的考验。有时,他干脆让同学把自己绑在旋梯上,不到迫不得已坚决不停。
单飞之际,宋令东以第一名的成绩将“起落之星”收入囊中。最终,他成为空军航空兵某旅首位90后三代机飞行员,圆满执行多项重大任务,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
2020年9月,宋令东正式加入中国第三批航天员队伍。进入航天员大队,“祖国利益高于一切”这几个大字在宋令东心里引发了共鸣。当飞行员时,他渴望飞先进战机,为祖国和平而战;成为航天员后,他渴望迅速锻造磨砺,早日为祖国出征太空。
此时恰逢中国空间站任务开启,一年两次飞行任务,给每名航天员提供了更多机会,也带来更大挑战:时间紧,任务重,训练强度大。
从入队到完成考核,2年多时间,第三批航天员要完成基础理论、体质训练、航天环境耐力与适应性训练、航天专业技术等八大类上百个科目的训练。
入队时,宋令东的成绩很突出。然而,经历了第一次任务选拔后,他却榜上无名。“从天空到太空,一字之差,自己究竟差在哪一步?”他的心情跌入低谷。
欲“问天”,先问己。宋令东对入队以来学习训练情况进行复盘反思,发现了制约自己的问题——
对战斗机飞行员而言,一旦驾机升空,瞬息万变的战场上,胜负就在一念之间,“宁可一思进,莫在一思停”。飞行员必须果敢善战、先发制人,而载人航天工程,是“万人一杆枪”,是各分系统集大成者,各分系统必须用齿轮咬合般的协作精神,才能共同托举起神舟飞天的强大力量。
因此,航天员更注重团队协作,只有沉稳、准确、高效的配合与操作,才能把千万人的心血、汗水和智慧化为最有效的数据带回来。
宋令东决意要改变自己。不管是训练、工作,还是生活中,他都刻意让节奏慢下来、稳下来。操作上,宋令东不再追求速度,而是稳中求进,各项训练成绩也稳步提升。
2023年,经全面考评,宋令东入选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经过1年多共同训练,宋令东的操作能力得到队友们的一致认可。
神舟十九乘组在进行出舱机构操作训练
指令长蔡旭哲评价宋令东:“思维很灵活,个人操作能力很强,操作很规范,遇到问题,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解决。”
即将飞天之际,宋令东对长达半年的太空之旅充满信心。他期待着能走出舱外,欣赏浩瀚宇宙、漫天繁星,饱览祖国大美河山。
作为首位飞向太空的90后男航天员,宋令东觉得自己很幸运:生逢盛世,是祖国的强大和载人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才给了他圆梦的舞台。
“能够为国出征,我深感荣幸,我将不辱使命,不负重托,跑好‘飞天’接力棒,展示好我们90后形象,将祖国的荣耀写满太空。”宋令东满怀信心地说。
王浩泽:星河滚烫 梦想发光
“我资质平平,只能比别人更努力。”中国首位女航天飞行工程师、90后航天员王浩泽谦虚地说。
王浩泽本科专业是热能与动力工程,研究生时主攻等离子体爆震,毕业后从事火箭发动机预研工作,现在又成为航天飞行工程师……不断涉足新领域,她说:“我喜欢挑战未知领域,享受从不会到会、从不懂到懂的成就感。”
王浩泽跟航天结缘,源于导师对航天有着浓厚的兴趣,常引导学生从事航天方向的研究。毕业后,王浩泽把简历投给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在那里,王浩泽从事的是火箭发动机预研工作。研究新型发动机,对她而言又是一个从零起步、从无到有的过程。
作为系统总体设计师,她主动深入研究各分系统的设计原理。复杂的方程式、谜一样的参数、天书一样的运算逻辑,成为她探索钻研的对象。
一天晚上,王浩泽在电脑前研究一个关键公式,琢磨了很久,终于把公式的参数和原理琢磨透了。碰巧,一名前辈也正加班。她兴奋地和这位前辈分享了自己一个晚上的研究成果。这位前辈早已是业界大咖,却饶有兴致地听着这个职场新人的讲解,还频频点头,鼓励她要继续保持这种探索精神。
刚入职没多久,王浩泽就负责研制一个新设备。消化吸收大量文献、精心设计图纸、协调厂家生产、进行实验验证,她独自负责了整个流程。
不久后,王浩泽工作后的第一个作品出炉。为她提供实验平台的一位知名专家对这一产品赞不绝口。得知产品是由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独自完成后,教授更是对她刮目相看。
当国家选拔第三批航天员的通知到达单位时,她踊跃报了名,并通过层层严格选拔。
那天,王浩泽在日记本里这样写道:“人生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年富力强时肩负起自己的使命——成为一名航天员,我是幸运的。同时,能够将个人价值和祖国需要相结合——为国出征,我更是幸福的。”
神舟十九号任务进行水下训练
刚入队时,第三批队友们彼此间还不熟悉。王浩泽记得,第一次水下试训时,宋令东恰巧观摩了她的训练,特意给她录了一段训练视频,主动跟她分享自己的体会。
王浩泽在心里暗暗给自己加油:“一定要对得起‘航天员’这三个字,一定要作出最大努力,给这个集体增光添彩。”作为第三批航天员队伍里唯一的女性航天员,王浩泽在学习训练中是大家公认的“拼命三娘”。
出舱程序训练中,航天员需要穿上100多公斤重的舱外航天服,模拟出舱过闸段动作。由于服装内加了0.4个大气压,王浩泽举手投足比较费力,加上在头盔内头部活动受限,视野也变得狭窄,只能借助腕部反光镜来扩大视线范围。
将一个软管束的接头插入腰际直径仅约1厘米的两个插孔,这个动作对于身着舱外服的航天员来说绝非易事。“手只能勉强够上目标,但视线够不着,戴着厚厚的手套,手也没有触感,试了几次后,胳膊就没力气了。”王浩泽说。
课后,王浩泽主动找教员一遍遍加练,反复揣摩手抓握扶手的位置、反光镜的方位和身体姿态的扭转角度。慢慢地,她找到了巧劲儿,再做这个动作便能一气呵成。
王浩泽有一个专门记训练体会的笔记本,其中一半内容是关于交会对接训练的。短短10分钟的操作,曾是横亘在她面前的一座大山。她向当过飞行员的同批队友们取经,“太空穿针”第一人刘旺也手把手给她传授经验。经过近千次交会对接练习后,王浩泽现在也能百发百中。
在太空,航天员要承受太空各种复杂环境的严峻考验,挑战的是生理和心理极限。为了确保航天员能安全往返天地,航天员训练也充满了对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磨砺。
“我们现在走的是一条充满挑战、人迹罕至的路,但是我爱这条路。如果它荆棘丛生,我们就披荆斩棘;如果它寂寞荒凉,我们就结伴前行!”每次大型训练后,王浩泽都会写个训练小结,这是心得体会,更是激励自己勇往直前的战斗宣言。
王浩泽(左)在参加海上救生训练
72小时狭小环境心理适应性训练,王浩泽这样描述:在一个门窗紧闭的房子里,我们称它为“小黑屋”,我和另两名队友组成“666”团队,三个人和生物钟奋力对抗……思绪开始神游,眼皮逐渐放弃抵抗……有些测试还在不断诱导我们犯困。最终,靠着顽强的毅力,我们从做题时的“特困生”到一次警铃都没响起的“特优生”,团结协作熬过了3天3夜。
结束海上训练后,王浩泽写道:海上吊救比陆上刺激一百倍!直升机掀起的风浪直扑过来,即使背过身去也能感觉到呼啸的海风拍打着后脑勺,耳朵根被浪花一刀刀割着。尤其是直升机临近时,海上犹如下起了瓢泼大雨,密密麻麻的水花噼里啪啦砸过来,海浪变得凶猛。
2023年,王浩泽被选入神舟十九号乘组,和蔡旭哲、宋令东一起执行任务。1年时间的任务专项训练中,指令长蔡旭哲给他们传授了飞行经验,与她同龄的宋令东操作能力较强,王浩泽自身的理论功底强,他们三人相互补位,各取所长。
如今,王浩泽对太空之旅充满信心和期待:“我将全心全意、全神贯注、全力以赴,和队友们一起,精准工作,快乐生活,让每一个日出日落都成为宇宙精彩的记忆。”
出征在即,让我们预祝神舟十九号飞行乘组圆满完成任务!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章文通讯员 占康 摄影 孔方舟、徐部)
来源: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章文 通讯员 占康 摄影 孔方舟、徐部
责编:张永群
编辑:常莹 朱晓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