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上海正深入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上海在产业基础、资源供给、地理区位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不断做强做优数字经济,要加快数据赋能,不断探索优化数字化转型、管理潜在风险并找到合理监管平衡的政策路径。
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数字营商环境
一是持续完善以云计算、数据智能、智联网和移动协同等技术为核心的数字基础设施,逐步缩小城市内部各区间的“数字鸿沟”。立足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推进布局建设国家数据中心长三角集群、智算中心等重大数字基础设施和试验验证平台,带动相关产业集聚与创新发展。
二是加速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工作,规范数据交易市场。加快探索数据产权制度、数据流通和交易制度、数据要素收益分配制度建设,引导数字平台及相关应用向上向善,促进上海市全面数字化建设规范健康发展。
用好用活政策工具和机制,夯实民营企业数字化能力
完善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配套服务体系,支持民营经济主体主动融入“国际数字之都”建设。
针对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最重要的资金资源等瓶颈问题,精准组合各类靶向性政策工具,综合发挥财税金融政策的正向激励机制作用,提供普惠性的财政税收金融政策支持,鼓励和带动更多社会资源流向民营经济数字化改造领域。针对民营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对专业技术服务的普遍需求,可由政府牵头,以同级工商联为组织执行支撑,协同数字经济相关龙头企业和第三方服务机构、企业创新示范基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主体搭建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多方跨界资源,形成一体化、全链条的数字化转型综合服务体系,赋能民营企业转型发展。
此外,要注重企业数字化转型政策制定过程的双向沟通与政策协同,实现数字经济整体发展规划、专项政策与实施细节、落实举措之间的衔接与配套,做好政策宣讲与精准推送,推动民营企业享受政策红利。
多维度支持数据管理,保障数据要素有序流动
针对数据跨层级、跨区域、跨部门、跨系统、跨境流动存在制度性壁垒的问题,应理清不同岗位的数据安全职责和数字资源权限,立足更大场景制定出台打造上海数字之都建设“一号工程”升级版的实施意见及配套政策。通过规范化、制度化、数据化和可视化的技术治理手段,逐步实现对行政执法活动的全过程留痕和可追溯管理。在数据采集和使用方面,制定公共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规范。明确数据归集、共享、开放、应用、安全、存储、归档等责任,形成推动数据开放共享的高效运行机制。在数据融汇共通、大数据挖掘应用、完善数字资源共享目录、数据共享交换隐私安全规范、数据采集和调用权限分配细则等方面,要尽快制定统一标准,推进各地间无缝衔接。
在数据治理方面,深化“互联网+监管”建设,建立适应数字时代特征的新型监管体系。一方面,将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引入数字平台及系统,利用区块链技术分布式协同、身份验证、可追溯、不可篡改等优势,追溯数据流通过程、明晰权责界定、实现重要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另一方面,基于高频大数据的监管模式,建立数据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安全责任认定机制和重大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全面提高政府部门对各类数字资源的精准动态监测预测预警水平,以缓解跨层级、跨区域、跨部门、跨系统、跨境数据流动的不确定性。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
作者:
文:汪峰编辑:陈瑜责任编辑:杨逸淇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举报/反馈

文汇报

1343万获赞 89.4万粉丝
华文世界高品质阅读平台
文汇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