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杨晓露)在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每有重大成果发布就会种下一棵“成果树”,如今成果树已经成为“成果林”。10月25日一早,“成果林”又种下一棵“水熊虫之恋苹果树”。当天凌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在线发表了我国科学家基于水熊虫的多组学和抗辐射机制研究取得重要突破的相关研究论文,揭示了河南高生熊虫耐受超强辐射的三类机制。
“空间辐射损伤是制约人类深空探测和长期在轨驻留的关键医学问题之一,同时多种涉核作业环境均受到超强辐射的严重威胁。本项研究成果,开启了人类全面认识超强辐射耐受机制的大门,是一项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张令强研究员介绍。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张令强研究员与团队成员讨论质谱数据。苏洲供图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张令强团队和杨冬团队,联合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王立志团队等团队,经过6年多潜心研究,发现并成功建立水熊虫——河南高生熊虫的实验室培养体系,揭示了水熊虫耐受超强辐射的关键机制。
水熊虫是一类微小的水生无脊椎动物,大部分体长不超过1毫米,拥有科幻小说中的“三体人”自行脱水本领,可耐受超强辐射、高温等多种极端环境,甚至能在外太空真空环境中生存。“通过多组学分析,我们得到了2801个辐射相关变化基因,通过进一步结合分子进化和功能特征分析,将河南高生熊虫的辐射耐受机制归为三大类。”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杨冬副研究员介绍。
让张令强研究员及其团队感到特别兴奋的是,他们发现在水熊虫中起抗辐射作用的分子,转入人源细胞后,可以显著提升后者的抗辐射能力。“未来,我们希望利用水熊虫抗辐射的这一特性,在航空航天、医学领域等多场景,对超强辐射防控做出贡献。”论文第一作者李磊博士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