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浪财经
2024ESG全球领导者大会于10月16日-18日在上海黄浦区举行。本次大会的主题为“推动全球ESG合作、发展与共赢”。大会由中信集团与新浪集团联合主办,新浪财经与中信出版集团承办。
会上,证监会首席风险官、发行司司长严伯进、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主任苑多然、深交所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辉监管领导发言;兴业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华辉、长江证券总裁刘元瑞、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文、摩根资管全球可持续投资首席策略师吴兰君、中金公司ESG办公室负责人、中金研究院执行院长、中金公司研究部执行负责人吴慧敏、施罗德投资亚太地区ESG咨询和整合主管黄丹祺,围绕“壮大耐心资本,践行责任投资”这一话题,进行了重磅分享。
证监会首席风险官严伯进:持之以恒抓好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
证监会首席风险官、发行监管司司长严伯进发表演讲,分享近年来证监会在ESG方面的工作实践。他表示,资本市场领域始终高度重视引导上市公司提升在环境、社会责任、公司治理等方面的表现,以此助力企业自身,以及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证监会将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作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环节,持续完善相关规则。
他特别提到了今年4月份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新国九条”),其中明确提出要”健全上市公司可持续信息披露制度”。证监会在前期持续强化环境、社会和治理等信息披露的基础上,指导沪深北交易所发布了《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并于今年5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首个系统规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的强制性规定,使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迈向有章可循、统一规范的轨道。
严伯进表示,《指引》的制定和实施体现出稳步推进、追求质量,积极借鉴、兼收并蓄,以及结合国情、彰显特色等特点。截至今年9月底,已有超过220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3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家数再创新高。同时,报告中的定量信息持续增多,超过1000家上市公司不同程度地披露了碳排放量的情况。以大市值公司为主的沪深300指数中,其成份公司在废水、危废排放量、温室气体排放量、能源消耗量等指标上的披露率也达到较高比例。
展望未来,严伯进表示,证监会将持之以恒抓好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工作,包括提升企业披露能力、持续加强监管以及健全市场生态等方面。证监会将指导沪深北交易所、上市公司协会编制更加细化的工作指南,开展更多培训,帮助企业提升披露质量。同时,证监会也将不断提升监管能力,加强可持续信息披露的监管,防范”漂绿”行为。此外,还将研究推动ESG信息的外部审验和鉴证,支持信用评级机构建立健全绿色企业、绿色债券评级方法体系,并推动加大ESG投资,推出更多指数和基金产品以及绿色融资品种。
上交所苑多然:积极践行ESG理念 争取更多伙伴、更大市场
苑多然表示,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一员,上交所始终致力于推动ESG理念,引导ESG实践。未来,上交所将携手市场各参与方继续深化ESG理念,引领ESG实践,提升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争取更多的伙伴、更大的市场。
苑多然介绍称,近年来,上交所从ESG理念到实践,持续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ESG信息披露方面,2023年,沪市1187家公司单独发布了ESG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和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率达到52.24%,同比增长超5个百分点,披露数量和披露率均创新高;超1500家沪市上市公司积极节能降碳,减少排放二氧化碳当量超8亿吨。
在ESG投资方面,截至9月底,上证、中证指数已累计发布ESG等可持续发展指数146条,其中股票指数109条,债券指数34条,多资产指数3条。跟踪上述指数的可持续发展指数产品已达88只,规模合计734.38亿元。产品端建设有助于引导资本向ESG表现优异的公司倾斜,有效赋能上市公司绿色发展,有助于打造“三投资”市场生态。
在ESG评级方面,沪市上市公司的ESG表现评级水平不断提升。以MSCI的ESG评级为例,沪市上市公司纳入评级的公司数量不断增长,从2022年初的244家增长至2023年末的407家。连续两年纳入MSCI评级的241家公司中,69家公司评级等级得到提升,A等级以上公司数量由15家增长至38家。
在债券融资方面,近年来,上交所积极引导债券市场支持绿色产业,为环保领域相关绿色发行人融资提供了新模式的示范与经验。2016年起,上交所正式启动绿色公司债券试点工作,为绿色公司债券发行上市设立“绿色通道”,提高预审核及上市、挂牌效率,资金投向基本涵盖各类绿色项目,节能减排效益显著。2024年1-9月,上交所绿色债券市场共发行1156亿元,同比增长6%。其中,绿色公司债券561亿元,同比增长32%。
苑多然表示,当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可持续发展已成为重要的发展主题。在全球趋势与中国实践的互动中,开拓中国式ESG的发展之路,既要放眼世界,也要立足国情,循序渐进、务实审慎推进。
针对如何推动ESG融入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建设,苑多然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积极做好ESG制度供给。上交所于今年4月正式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为上市公司披露ESG报告提供了权威的披露框架。下一步,上交所将尽快发布适用指南等制度文件,保障指引平稳实施。
二是不断丰富ESG投资产品。上交所将大力发展ESG指数供给和基金产品,丰富投资标的,积极发挥ESG在挖掘企业长期投资价值、提供优质投资产品、提高投资者回报、提振投资者信心方面的积极作用,助力提升资本市场活跃度。
三是推动形成ESG体系建设合力。推动政府部门、投资机构、中介机构、媒体机构等市场各方,发挥各自优势、强化担当,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共同解决上市公司等企业主体在提升ESG内部管理、信息披露、投融资、市场拓展、企业形象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共同构建ESG良好生态。
四是加强国际交流,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重塑的“通用词”。上交所将积极推动国际交流,推广中国上市公司ESG经验和优秀实践,引导上市公司主动把握全球产业链重塑的重要机遇,以优质的绿色低碳产品和服务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更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苑多然表示,接下来,上交所将携手市场各参与方继续深化ESG理念,引领ESG实践,提升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来争取更多的伙伴、更大的市场。
深交所副总经理李辉:打造可持续交易所标杆
李辉表示,深交所制定实施了《推进可持续交易所建设工作方案》,将可持续发展要素融入战略决策和各业务条线。目前已取得以下工作进展。
一是不断完善制度机制,引导上市公司践行ESG理念。规则完善方面,今年4月,正式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明确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要求。评价完善方面,建立国证ESG评价机制,客观量化A股企业ESG绩效表现。示范引领方面,发布环境信息披露白皮书、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白皮书,以市场优秀实践推动上市公司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今年以来,深市共计935家上市公司发布2023年度社会责任报告、ESG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率达35%。
二是持续提高培育服务主动性针对性,支持绿色产业集群化发展。绿色低碳是深交所长期重点服务领域,涵盖新能源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新兴行业,涌现出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一批创新龙头。截至目前,深市绿色低碳领域上市公司近400家,总市值超6万亿元,占深市上市公司总市值的20%。
三是加大绿色金融产品供给,形成规模效应和特色亮点。截至9月底,累计发行绿色、低碳转型、乡村振兴固收产品2191.27亿元,发行可持续发展主题ETF216.08亿元,上市全国首单清洁能源领域基础设施REITs,发布涵盖ESG以及环境、社会、治理等各类单维度主题可持续发展指数71只,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可持续发展领域。
四是上线可持续金融服务专区,加快科技赋能。专区分为上市公司实践、可持续金融产品、制度文件、国际交流、培训资料五个栏目,集中提供可持续金融相关制度规则、实践案例、产品情况、信息公告、培训课程、研究报告等信息资源。市场主体可通过深交所官网“市场服务”栏目进入专区,“一站式”查询使用深市可持续发展信息资源。
五是深化跨境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深交所是联合国可持续交易所倡议成员和世界交易所联合会可持续工作组成员,在规则完善、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支持格林美、国轩高科等绿色低碳代表性企业通过发行GDR融资,多次组织深市可持续发展领域上市公司赴海外路演推介。连续四年举办全球投资者大会,向国际投资者展示深市可持续发展成效。
下一步,深交所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证监会统一领导下,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交易所,打造可持续交易所标杆。
兴业证券董事长杨华辉:资管行业未来可从三方面进一步推动ESG投资有效落地
杨华辉指出,ESG投资理念已逐渐被中资机构和资管机构熟知和认同。兴业证券作为国内较早引入ESG理念的券商,17年前就开始研究境外社会责任投资和ESG理念,并在2008年发行了我国第一支社会责任投资主题基金。
杨华辉提到,目前在推动ESG投资实际落地方面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他指出,目前国内ESG产品的分类方法及标准界定仍有不少空白,ESG的信息披露规则尚处雏形,存在漂绿的风险,在资产规模持续扩张的驱使下,如何更好地实现ESG投资,并对投后分析进行预警管理,也是需要持续关注的重点。
对此,杨华辉认为,资管行业未来可以从三个方面进一步推动ESG投资的有效落地。
第一是持续扩展ESG数据源的丰富度与专业度,构建更加完善的ESG评价体系。通过识别不同的行业、不同公司的关键ESG议题和数据,构建更加精准的ESG评价体系,为投资决策提供了高效支持。
第二是持续加大对投资全流程的风控投入力度,构建更为全面的投资决策与分析预警管理制度。通过设立动态的监控系统,利用科技手段,特别是实时数据的监测,及时捕捉企业在ESG方面的表现变化。此外,还应定期对ESG投资组合进行审计,防止漂绿等虚假承诺现象的发生。
第三是积极引导资产所有者加大ESG投资的委托,促进长期可持续投资的发展。长期资金的注入将进一步提升ESG投资的广泛影响力,并推动市场向可持续发展转型。
杨华辉表示,践行ESG理念是券商和资管机构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建设一流投行和投资机构的题中要义。他认为,未来国内ESG基础设施建设将逐步完善,ESG投资将迎来发展的加速器,并在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刘元瑞: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核心理念和ESG是一致的,是政策和市场的双结合
刘元瑞表示,近年来,ESG一直都是各方关注的重点之一,大家都在努力向这方面靠近。虽然市场在波动的时候,ESG投资话题略有降温,但中长期总体来看ESG仍然是发展大趋势。
刘元瑞指出,虽然ESG理念最初是在海外率先提出,但ESG在中国国内的研究和实践,比海外做得更加坚决。大家对ESG的认知也正在逐渐普及和深化,希望整个市场、整个经济能够持续上行,这样ESG的推广发展也会更加顺畅。刘元瑞建议,可以加大ESG相关领域的投资。
当前,在政策引导下,国内外的很多上市公司都在做ESG相关的事情,大家也都在逐渐适应,跟上步伐。
刘元瑞表示,虽然短期ESG发展有一些不同的声音,也是希望能够继续推动ESG更规范地发展。毕竟长期来看,资本市场始终是经济和产业的映射,参考国外部分经验,依靠金融的力量可以进一步推动ESG发展。
刘元瑞指出,美股市场目前基本上是由工业和金融公司向科技的转化,日本股市的情况也是类似,随着日本社会老龄化的来临,消费、医疗相关上市公司市值相应提升。欧洲股市相对特殊,主要是奢侈品和工业细分龙头。
对于中国资本市场投资机会,刘元瑞表示,中国的经济发展迈向高质量阶段,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国家的战略是很清楚的。今年的ESG全球领导者大会比去年火爆,明年会更火爆,因为这是发展的大方向,不跟上就会落后。
刘元瑞指出,很多人都在找中国新的增长引擎到底在哪里,其实很多时候已经发生在我们身边。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核心理念和ESG是一致的,做好ESG既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投资回报的需要,是政策和市场的双结合。
金融行业一方面是自身要做一些ESG的探讨,另外一方面是希望在产业做ESG转型的时候,或者提升ESG比重的时候做一些相关的支持。这既是金融机构本身要去做的工作,也是满足国家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最核心的要求。
汇添富基金董事长李文:同道同行 携手打造中国ESG责任投资生态圈
汇添富基金董事长李文表示,我国在ESG责任投资方面做了大量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ESG责任投资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面临许多挑战与不足,包括信息披露的机制和标准仍有待完善,上市公司开展ESG的主动性仍有待提升,高质量的ESG数据源尚难以获取,市场对ESG责任投资的认知仍需强化,还需要各方加强合作、汇聚合力,共同打造中国ESG责任投资的生态圈。
一是加快推进中国ESG责任投资基础设施建设。ESG责任投资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其基础设施建设尤为重要,需要政府监管为ESG责任投资提供方向性指引和制度保障;需要行业组织协助执行政府政策、推动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咨询机构、数据服务商、评级机构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必要的专业支持,以共同构建一个高效、透明,兼具国际水准和中国特色的ESG责任投资生态体系,为国内ESG责任投资实践提供坚实支撑。
二是积极推动养老金成为ESG责任投资的核心力量。以养老金为代表的中长期资金是重要的耐心资本,而ESG责任投资理念充分匹配养老金的长期属性和社会属性,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养老金融事业的当下,更应积极推动养老金强化ESG责任投资理念,充分发挥资金方的遴选功能,加强对养老金管理人在ESG责任投资方面的评估和考核,并共同提升ESG责任投资绩效,使养老金在成为ESG责任投资核心力量的同时,也能通过ESG责任投资获得更加稳健的中长期投资回报。
三是持续强化上市公司对ESG的重视与实践。上市公司是ESG生态圈的重要基石,应积极推动上市公司加强对ESG的重视和理解,结合企业自身发展阶段设定科学合理的ESG目标,通过将ESG与企业公司治理、战略管理、组织建设、产品业务布局等方面的有机结合,推动ESG的贯彻执行,并通过良好的对外沟通和信息披露,持续提升ESG绩效,更好地满足各利益相关方的需要,实现企业更高质量的发展,也实现企业长绿、股价长红。
四是充分发挥机构投资者在ESG责任投资中的主力军作用。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应坚持心系“国之大者”,真正践行ESG责任投资理念,持续完善ESG投研体系,加快ESG投研团队建设和数字化建设,并发挥好专业机构投资者的作用,汇聚行业力量共同参与上市公司治理,助力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和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并持续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努力书写好“绿色金融”这篇大文章。
五是不断推动社会各方加强ESG理念的教育普及。理念引领行动,媒体、教育机构在传播ESG理念这一全球可持续发展通用语言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应各方协力,顺应全新的传播规律,打造适用的场景平台,触达广泛的受众群体,讲好ESG责任投资的中国故事。ESG全球领导者大会的连续成功举办,就是媒体及相关各方合力推动ESG理念在中国落地生根的生动案例。而今天上午发布的2024上海ESG发展报告,也是包括高校智库、金融机构在内的社会各界携手助力ESG责任投资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成果。汇添富基金也非常荣幸参与其中,为报告贡献了我们的一份力量。
摩根资管吴兰君:耐心资本与责任投资应成为新的投资策略组合
吴兰君指出,面对全球气温上升、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严峻挑战,资本和资本市场应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力量。她强调,耐心资本与责任投资应成为新的投资策略组合,而非仅仅是众多策略中的一种,且她表示,各种各样的投资策略当中都应该涉及ESG。
吴兰君提到,全球气温上升和野生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等问题迫切需要全球共同努力解决。她认为,举措的制定需要大量的投入,而耐心资本能够在其中发挥作用。吴兰君表示,资本市场能够带来相应的资本,为环境治理提供支持,使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带来财务方面的回报。
她指出,银行、养老基金等金融机构已开始积极参与耐心资本举措,通过可持续的资本投入和政策支持,减少世界风险。最新研究表明,30%的全球资管规模已基于ESG或以其为中心。“可持续的资本投入再加上政策方面的支持,将会是致胜的妙方,来帮助我们提升技能,降低解决问题的成本。”吴兰君说道。
她以中国太阳能电池板行业为例,展示了长期资本投入和负责任投资带来的积极转折点。吴兰君认为,如果没有耐心资本,地球将面临更大的问题。因此,她呼吁将耐心资本和责任投资作为日常投资决策的两大基石来践行。
中金公司吴慧敏:绿色金融逐渐从政策属性向科技属性转化,绿色金融越来越需要资本市场的支持
吴慧敏表示,中国的绿色转型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在发电方面,许多新能源发电的成本已经低于燃煤电价,绿色溢价已经转为负。同时,中国的新能源装机容量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2013年与欧洲相比仅为其60%,而如今已经是欧洲的两倍。这些数据清晰展示了中国在绿色转型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功。
绿色产业能够实现如此发展的驱动因素有三个客观条件。首先,从规模经济的角度来看,化石能源是一种自然资源,本身规模不经济,而新能源是制造业,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特征,产量越大,边际成本逐渐下降,企业受益更大。
其次,化石能源具有垄断属性,而绿色能源是竞争性行业,具有自由贸易属性,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全球市场竞争和国际贸易格局。
第三,绿色技术具有正的外部性,技术进步的外溢效应让整个社会受益,需要更多支持和投入。这些客观条件共同推动了绿色产业的发展。
随着绿色转型的发展,面临着更多的约束和挑战。其中,碳中和的实现需要依赖早期技术,根据2023年能源署的报告,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全球约35%的绿色技术尚未达到商业化成熟程度,需要大量支持和投入。同时,土地空间的限制要求能源转化效率提升。随着中国绿色产业的快速发展,面临着国际环境压力,包括光伏组件和新能源出口,带来了巨大挑战。
这种背景下,绿色金融将更加关注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绿色产业向更加高效、环保的方向发展。绿色金融将会更多地支持绿色科技企业,促进绿色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推动整个产业链的绿色转型。
随着绿色金融的发展,其政策性金融属性,逐渐转为科技金融的属性,绿色金融未来的科技金融属性会越来越强,这也就会转移到为什么绿色金融会越来越需要资本市场的支持。
总的来说,资本市场在绿色金融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提供资金支持,还能促进创新生态体系的形成和筛选出具有商业成功潜力的项目。因此,资本市场需要发挥枢纽功能,引导资金流向绿色产业,推动绿色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同时,投资者也应该关注绿色产业的发展前景,积极参与绿色金融投资,共同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通过以上研究成果,中金公司提出了绿色金融新范式,其中实体产业和资本市场发挥着关键作用。
在实体产业方面,我们强调创造绿色需求和改善绿色回报,建议采用量化降碳绩效的方式来鼓励企业减碳,支持绿色技术创新生态,加强碳市场扩容等措施。
在资本市场方面,提出激活耐心资本,打造多样性的投资生态,包括引导长线资金入市、优化产业引导基金、建立绿色风投计划等措施,以及通过建立绿色绩效拍卖基金等方式将政府激励措施与金融市场结合起来。这些举措旨在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促进绿色产业的繁荣,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施罗德投资黄丹祺:了解“临界点” 过度降低碳强度或会带来更高的主动风险
黄丹祺首先指出,气候变化问题与耐心资本紧密相关,施罗德投资自2000年初以来一直致力于帮助客户理解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与机遇。她强调,虽然许多客户希望减少投资组合的排放量,但事实上存在一个“临界点”,过度降低碳强度可能会导致更高的主动风险,因此需要找到适当的碳减排路径。
黄丹祺还提到,施罗德投资在减少融资排放的过程中,注重资金流向对低碳经济至关重要的公司,尤其是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她强调,这些国家可能最依赖国际资金流入来为替代化石燃料的资本投资提供资金。
施罗德投资通过研发多种气候工具,为客户提供了全面的气候风险评估和投资策略。这些工具包括反映排放概况的气候洞察仪表板、反映气候目标的气候净零模型评估、投资组合排放路径,以及气候一致性方面的净零一致性框架、脱碳路径模型,帮助客户在实现财务回报的同时满足气候偏好。
在演讲中,黄丹祺分享了施罗德投资关注的气候解决方案。在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领域,风能和太阳能等市场的投资机会吸引力强,存在大量的投资机会。在重点关注领域中她强调了氢能的潜力,指出欧盟为2030年产生2,000万吨氢燃料的目标已经推动了大量氢能项目的发展。此外,施罗德投资还关注影响力投资,通过整合专业知识和资源解决全球包容性与气候变化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