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世岭(重庆大学)
10月14日,多张聊天截图在网络流传,引发关注。该聊天截图显示,一初中班级群的群聊中,班主任在群内发消息称“都给老子滚”“滚远点”等话语,引发家长不满。另外一张聊天截图显示,班主任表示其现在情绪很不稳定,不能处理班级所有问题,并称“请大家谅解”。此事经网络曝光后,学校和教育部门已介入调查,相关情况尚待进一步核实。(10月14日 大皖新闻)
这一事件不仅暴露出部分教师在情绪管理方面的问题,也引发了社会公众对老师情绪压力和心理状况的讨论。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肩负着培养学生品德、树立榜样的责任。然而,现实生活中,部分教师因压力、过劳或心理状况差等原因,情绪难以自洽,不能有效地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进而导致了类似失控行为的发生。
当前的中小学教育体制给教师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老师除了教书育人,往往还需要应对家长的沟通、行政任务以及上级分发的指标和个人考核。在高压力工作之下,教师的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关注和疏导管理,有的人难免会做出有损师风的行为。
据教育部发布的《全国中小学教师工作量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超过70%的教师每周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繁重的教学任务、无休止的备课批改、频繁的行政事务,使教师身心疲惫,这在教育行业中较普遍存在。此次事件中的班主任提到其“情绪不稳定”,也进一步反映了教师在工作中的心理负担。
另外,话语权的削弱也让老师陷入进退两难的被动局面。以前教师掌握课堂,管理和教学依照自己的风格主动行事。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如家长过度干预教学、社会舆论对教师行为的过度解读与批判等,使得教师的职业尊严和话语权屡遭侵蚀。在部分学校还存在着“一切为学生让步”“一定是老师的问题不是学生的问题”这类风气。老师得对学生“恭恭敬敬”,批评得小心翼翼,唯恐学生心理失控,遭到家长和社会的进一步指责,却很少有人关注到老师的情绪压力和心理状态。
在此次事件中,老师的行为体现出情绪管理的缺失,有失职业素养。但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我们也不该盯着老师的过错不放,反而应该将目光聚焦到老师群体的心理状态上来。如何改善老师的工作环境和切实减负才是更值得讨论的问题。
首先要加强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关注和管理,学校应帮助老师疏导情绪,排解压力,并适当在工作上减压,帮助他们找到平衡。其次,家长应本着互相理解和尊重的原则,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社会公众应理性看教师行为,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过分苛责、施压。老师也是需要喘息、需要放松的普通人,也需要被关注、被理解。
举报/反馈

红网

3259万获赞 117.3万粉丝
湖南省综合门户网站,湖南省党网。
红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