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晶晶 北京报道
养老金融作为“五篇大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保险业在养老金融领域具有独特优势。近年来,保险业积极参与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在负债端、资产端和服务端融合发力,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提供有力支撑。
保险机构如何加大对健康养老产业、银发经济支持力度?如何建设高标准的适老金融服务体系和产融协作模式?
围绕上述问题,《中国经营报》记者对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人寿”)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铮进行了专访。他向记者分享了关于养老服务体系方面的思考,以及平安在养老金融方面的实践策略和特色模式。
布局适老化改造
《中国经营报》:当前,长寿时代保险消费需求变了。以年金保险为例,现在保险消费者更多关注年金保险带来的附加服务,包括就医绿色通道、失能失智老年人的入户服务等。你如何看待长寿时代保险消费者需求变化?对传统保险产品有何影响?
杨铮:随着我国老龄人口规模、人均预期寿命的增长,人们的保险需求将发生一定的转变,更加关注在长寿时代下的多元化的生存保障需求。一方面,为老年生活提供收入来源的养老保险需求增加。目前,我国搭建了以基本养老为第一支柱、企业年金养老为第二支柱、个人养老为第三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当前我国第三支柱养老金占总养老金资产的比重较低,养老保险未来发展空间可期。另一方面,老年人对重疾、医疗、护理等健康保险的需求更加细分。根据老年人身体的健康状况,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能独立生活的状态,老年人保险需求以老年医疗/意外为主;二是半失能/失能/失智状态,老年人的护理需求较为迫切。
面对国情和保险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保险业积极响应号召,积极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方面,对传统的保险产品持续创新,丰富面向中老年客群的保险产品供给;另一方面,探索“保险+养老”服务模式,从为客户提供单一保险产品到为客户规划涵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养老服务。以平安为例,我们通过洞察当前市场及客户需求,不断进行产品体系和服务的创新升级,助力写好养老金融篇章。
《中国经营报》:关于目前金融产品供给,有市场人士分析认为,养老金融产品数目虽然较多,但同质化较高。平安如何调整产品策略以适应需求?
杨铮:在产品策略方面,我们预判财富、养老、保障三大市场趋势,规划并推进“强财富、扩养老、拓保障”三大核心产品策略,不断创新升级,完善现有产品体系,满足客户多元保险需求。
一是推进“强财富”产品策略,巩固、做强财富产品市场,在现有传统产品的基础上,丰富分红产品品类,增加产品的不同交期设计,满足不同客户对产品类型的多元化需求,以及对产品收益的差异化风险偏好。
二是实施“扩养老”产品策略,扩大养老业务客群,通过对养老产品进行适老化改造,优化养老年金产品形态,有针对性地开发养老版年金产品,匹配社会人口结构变化趋势,进一步将高龄人群纳入被保人,为国民提供更因“人”制宜的养老资金解决方案。
近年来,平安人寿通过对财富及养老类产品进行适老化改造,部分财富、养老类保险产品的客户最高可投保年龄提高至80岁,部分年金产品的领取年龄和领取期间也更加灵活。据了解,最近三年,公司财富类、养老类产品的新单客户中,55岁及以上的老龄客户占比达20%,对应保费占比超三成。
三是坚持保险保障本源,制定并推进“拓保障”产品策略,在深耕重疾市场的同时,拓展保障新市场。
推进多层次养老策略
《中国经营报》:当前,我国养老行业呈现“9073”(90%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的养老格局。平安正在重点布局的居家养老有哪些创新之处?
杨铮:平安在2022年推出了居家养老服务品牌“平安管家”,提供一站式居家养老建议解决方案,满足长者全养老周期的服务需求。我认为主要有三大创新:一是为客户配备智能管家、生活管家、医生管家“三位一体”的养老管家。二是打造“医、食、住、行、财、康、养、乐、护、安”10大场景的养老服务,并建立了全方位的服务监督体系,让老人有需求的时候,管家能够随时响应,相当于老人多了一个24小时陪伴的子女。三是代表支付方,整合供应方,用制定标准、集中采购、监督服务来实现高性价比。
值得一提的是,平安携手业内产学研相关方,创新打造出居家养老“联体”模式,截至目前已聚焦长者居家康复护理难题、居家安全风险、“失乐”困境等需求痛点,分别推出“护联体”“住联体”“乐联体”,并在联体模式建设上积累了一定经验。
在服务标准方面,平安联合产学研各方编制《居家养老远程管家服务指南》《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基本功能要求》《居家康复护理服务管理规范》《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指南》等团体标准,共同助力行业规范化发展。
集中采购方面,我们整合“自营+合作方”,打造到线、到店、到家“三到”的医疗养老服务平台,串联线上线下医健养老服务,实现客户“三省”。服务监督方面,我们通过一套“五管十维”的监督体系,对入驻平台的服务提供商,进行服务过程的监督,提升服务质量,切实保障老年人的权益。
截至2024年6月末,平安居家养老服务已覆盖全国64个城市,累计超12万人获得居家养老服务资格。随着覆盖城市的扩大和服务内容的持续升级,平安居家养老服务已经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
未来,我们将持续聚焦长者的核心需求场景,完善“联体”建设、深化“联体”内涵,继续携手产、学、研各方共建行业标准与生态,把平安居家养老打造成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建设者、多元服务整合方、服务标准输出者,持续用专业让老年人更幸福。
《中国经营报》:除了布局居家养老,平安近年来持续发力养老社区建设。据了解,平安的养老社区项目已在5个城市启动。请介绍下中国平安在养老社区建设方面的经验,以及接下来的布局计划和重点。
杨铮:在养老社区项目开展的前期,平安对大量的保单客户和代理人进行了核心需求的归纳,同时对市场上已经在运营的各类老年住宅、公寓、社区类产品进行了研究,结合国际上已经在成功运营的高品质养老社区经验,最终确定平安专属的高品质康养社区标准,打造高品质康养品牌——“平安臻颐年”,旨在从城芯布局、户型设计、智能科技、适老设计、绿色健康、康养服务等方面建立“平安标准”,提供一站式康养解决方案。
我们的养老社区建设遵循“城芯”理念,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的核心区位布局,让长者不远离子女亲朋,也能在第一时间享受城市核心便利丰盈的医疗、文化及商业资源,这是高品质享老的基础条件。
供应商选择方面,我们严格筛选入围单位,特别是对参建单位资质、业绩、技术能力、资金风险等均严格控制,要求这些公司及管理团队必须有五星级酒店和高品质养老项目的参建经验。同时,我们还引入行业内经验丰富的外部第三方顾问,从设计管理、工程管理、成本管理、计划管理、质量及安全管理多方面对建设工作进行履约评估和专项检查。
同时,我们还推出了“七维健康理念”,引入20多套国际领先机构专业量表,从身体、情绪、精神、社交、职业、经济与认知等七个维度,对每位客户进行动态测试评估、追踪、改善,从而提供专业、科学的定制化服务。
关于未来布局计划,平安的高品质养老社区目前已在上海等5个城市启动建设,后续平安臻颐年还将继续坚持“城芯”布局,完善一线城市全面布局,陆续落子其他新一线核心城市。
《中国经营报》:养老金融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政府、机构、市场的良性互动。作为服务方,请问你对养老金融政策有何建议?
杨铮:当前,在政府及监管单位的统筹指导下,养老金融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作为机构服务方,我们有两个建议。一是在服务端,希望能够进一步制定完善系列行业标准,推动养老服务向规范化、标准化、体系化方向发展。二是在支付端,持续推动保险给付与养老服务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