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不少年轻人通过网贷等渠道筹资进入股市。图/IC photo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自9月24日以来,A股主板已累计上涨数百点,由此点燃了投资者情绪,证券开户量相比平日大幅提升,尤其是在年轻群体中表现尤为显著。这两日市场回调明显,对于很多高位进入的投资者,尤其是新手小白来说,股市波动的风险十足给自己“上了一课”。
值得注意的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一些投资者自爆自己的本金来源是通过网贷等渠道筹资。这也就会导致一旦股市“被套”,叠加网贷较高的利率,股民非但不能在股市赚到钱,还面临较大的偿债压力。这无疑会让个人财务状况面临巨大风险。
数据表明,80后和90后的投资者正逐渐成为市场的主力军,甚至有不少00后也加入其中。这反映出年轻一代对于投资的兴趣,尤其是在经历了过去几年的经济波动和市场起伏后,他们更愿意通过证券市场来实现资产增值。但这同时也隐含了新的风险,包括新手投资证券市场本身的风险,也包括他们有可能借助网贷资金加杠杆炒股。
很多资深一点的A股投资者都忘不了发生在2015年的那一波牛市和随后到来的剧烈崩盘,其中违规信贷资金发挥了极其不好的作用。由于监管的粗放,2014年下半年到2015年上半年,有大量高杠杆信贷资金涌入股市,推动股指在短时间内迅速上涨,同时也埋下了风险,及至监管开始加强查处,资金纷纷撤离,踩踏之下,爆发股灾。
监管加强之后,投资者已经很难再像2015年那样动辄以八倍、十倍的配资杠杆进行炒股,但随着新一代股民的到来,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当年杠杆虽然高,但毕竟只是少数股民在用。而现在的新生代股民虽然很难再借到当年那么高比例的配资,但他们却比前辈们更容易借到钱、更倾向于借钱,当网贷消费在00后生活中司空见惯之后,该如何防范他们把网贷来的钱投入到股市呢?
根据2019年《中国消费年轻人负债状况报告》,在中国的年轻人中,总体信贷产品的渗透率已经达到86.6%,实质负债人群约占整体年轻人的44.5%。这意味着近一半的年轻人或多或少都有借贷行为,如今五年过去了,这个比例只能更高。假设新生代股民中也有同样比例的借贷行为,如无有效监管,这笔流入股市的资金汇聚起来将是一个巨大数目,影响到资本市场的稳定运行。
更关键的是,借用网贷炒股,很可能会对年轻股民本身造成巨大的伤害。相较于传统的银行贷款渠道,网络借贷平台的门槛更低、放款速度更快,而且可获得的贷款额度也更高。
这些平台为年轻消费者获取资金提供了便利,但由于网贷中的繁多套路使得还款困难、隐私泄露及暴力催收等问题,使不少年轻人陷入困境不可自拔,许多年轻人甚至因此在社交媒体上聚集成立了“负债者联盟”、“负债姐妹”等群体进行互助脱困。这还只是网贷被用于正常的消费行为,如果其被用于股市,造成的困局可能更大。毕竟,在股市中,散户很容易亏钱,新散户股民更容易亏钱,一旦加了杠杆,心态失衡,亏钱的几率将进一步加大。
就目前看,这一波行情刚开始,不少违规资金即已蠢蠢欲动,它们正疯狂地或通过网络,或通过电话向潜在的客户进行营销,话术里虽然只字不提资金可以拿来炒股,但处处充满诱惑和暗示,比如告诉客户可以“做点别的”。如果不及时喝止,双方贪念一旦达成共识,这些资金很快就会流入股市。
依据法律法规,网贷平台不允许将借款用于证券投资,在实践中,从银行申请的“闪电贷”之类的借贷资金也无法通过银证转账直接转入股票账户。但如果通过多次转账,或者通过取现另存的方式,则不难绕过监管流入股市。
问题在于,出于牟利目的,很多互金平台并没有阻止信贷资金流入股市的积极性,甚至还可能乐于见到这种情况,这就需要监管部门除了通过加强行政处罚手段来遏制网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对于那些有监管难度的地带,也不妨引入AI、大数据等技术作为辅助,构筑立体化的防火墙。
楼市火,违规信贷资金就倾向流向楼市;股市火,违规信贷资金则倾向流向股市。这些都是常识。监管部门未雨绸缪进行示警也是常规操作。但常规之外,需注意到本轮行情的新情况新现象,将对股民尤其是新生代股民借助网贷资金炒股的重点监管及早提上日程。这既是为了坚守“红线”,同时也是对股民的保护与呵护。
撰稿/信海光(专栏作家)
编辑/查志远
校对/张彦君
举报/反馈

新京报

6481万获赞 680.5万粉丝
新京报由北京市委宣传部主管主办,2003年11月11日创刊。新京报社已经发展成为兼具新闻采编、社会调查、舆情分析、政务服务、金融信息、智库研究、教育培训、品牌推广、公益文创、活动会展等功能,集“报、刊、网、端、微、屏”传播于一体、媒体融合转型下的现代综合性主流传媒机构。
新京报社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