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注册微信后的前几条朋友圈记录了什么吗?那时的你是否随心所欲发布动态,即便是琐碎的小事、生活的点滴也乐此不疲地认真记录,与朋友热情分享互动。比如,写一条正在上映的电影影评,探讨影片背后的深意;随手发几张日出或日落的照片,提醒自己“小确幸”就在身边……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样的场景似乎渐渐淡出很多人的社交生活,他们发朋友圈的次数逐渐减少。社交平台上,“为什么爱发朋友圈的人变少了”“发朋友圈越来越少的原因”等多个话题登上热搜,有网友说,“今天本来想发,但后来发了‘仅自己可见’”;也有人说,“好喜欢过去自己在朋友圈的分享,现在发朋友圈好像没有那么随心了”。

不禁要问,为什么现在很多人不爱发朋友圈了?

图源:视觉中国

潮新闻的一项调查显示,受访者中,28%的人每周发朋友圈的次数是1次及以下,44%的人每周发2至5次,还有8%的人从不发朋友圈。梳理网友不发朋友圈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类:

关系变得陌生。有网友认为,庞大的社交网络、“超载”的好友通讯录,无形中降低了自己在朋友圈分享展示的欲望。如今,微信好友数量上限已从5000名增至约1万名。随着好友数量增多,朋友圈的功能也从曾经的“熟人社交”逐步演变为“半熟人社交”甚至是“陌生人社交”。不只是老板、同事、甲方,有时初识的陌生人或是“点头之交”,也都“浩浩荡荡”地挤进了好友通讯录。有网友因此发出“你的微信朋友圈还有没有朋友”的灵魂拷问,也有的设置朋友圈可见时长,或者索性关闭朋友圈

担心隐私泄露。进一步探究人们不发朋友圈的原因时,调查数据显示,有60%的人表示是因为担心隐私泄露。近年来因自拍、过度分享导致的个人隐私泄露的案例并不在少数。比如某地法院曾公开一起案例:一位奶爸经常在朋友圈晒豪车、豪宅和孩子的照片,被某位“潜水”好友“锁定”,进而被其敲诈勒索170万元。虽然有“分组”功能,但对部分人来说,动辄数千的好友难以一一设置分组标签,为规避发布朋友圈带来的隐藏风险,他们逐渐选择沉默。

害怕被“凝视”。当好友越来越多,部分人在发朋友圈前容易瞻前顾后,担心他人对自己产生不好的看法,甚至害怕某些言论会引发不必要的误解,于是逐渐不愿在朋友圈展示自我。比如有网友说,有时想发表一些吐槽工作和生活的内容,但担忧朋友觉得自己爱抱怨;有时想发旅行的照片,但害怕老板觉得自己不努力,被同事认为自己在炫耀而“拉仇恨”……因为重重顾虑,即使已精心修好了图、编好了文案,但最后还是选择了“取消”。

越来越多人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 图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朋友圈的“降温”,是不是意味着网络社交关系正在变得淡漠呢?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社会心理?

有人觉得“没什么好发的”。对于一些每天“两点一线”的上班族来说,他们并非完全不想发朋友圈,而是认为日子像白开水一样平淡无味,缺乏值得一说的亮点。比如有网友表示:“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回家,遇上节假日还被公司安排加班,日子过得像一台连轴转的机器,实在没什么可发的。”生活的循环往复让他们觉得,即便分享也不会让他人感兴趣并点赞,这种预期中的平淡感使得他们的分享欲逐渐降低。

有人在陌生平台“放飞自我”。尽管很多人发朋友圈的频率降低了,但表达的需求、分享的欲望却始终存在。那么这种需求如何“代偿”?一些网友“转战”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在不那么熟悉的群体和更为松弛的环境中分享生活、放飞自我。

有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注册使用陌生人社交软件的用户规模不断增长,几年前便已接近6.5亿人。有的人为了隐藏自己,戴上了“momo面具”,不再因为被熟人认出而感到困扰,于是变得畅所欲言。比如,通过某些社交APP上“可能认识的人”这一功能会发现,有些在微信朋友圈“默不作声”的人,在别的平台却是活跃的“社交达人”,甚至展现着与现实生活中截然不同的一面。

有人渴望真诚理解与交流。在信息过载的当下,社交不再是数量的比拼,而是对质量的追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朋友圈的日渐沉寂,也可能是对亲密关系的珍视与回归。在网络喧嚣声中,有的人逐渐学会了筛选,去维护那些真正重要的关系,也更愿意与三五知己进行深度对话,寻找情感共鸣。比如小范围的微信群聊,甚至是线下的聚会,都能成为人们表达真实情感、分享生活点滴的方式。一些人意识到,真正的社交不在于频繁的表层互动,而在于那些能够触动心灵的深入沟通。

年轻人相约登山看日出 图源:“都市快报”微信公众号

那么,应当如何看待发朋友圈变少的现象呢?笔者有以下几点想法。

你的朋友圈你做主。在这个包容的社会,线上线下社交的方式及频率已成为个性化选择。有人乐此不疲、酣畅淋漓地表达丰富的感受,一天发几十条朋友圈;而另一些人则偏爱低调,把真实的思绪藏在心里。这些都是一种自在而自洽的方式。

发或者不发,完全可以遵循自己的内心意愿。而好友看或者不看、赞或者不赞,也是他们的选择。但不过于看重他人的态度,绝不等于可以彻底随心所欲。在社交平台上,应尊重他人的感受,避免发布可能引起他人不适的信息,让网络环境更加和谐。

平凡日常也值得记录。《平凡的世界》一书中写道:“可是对大多数人来说,生活的变化是缓慢的。今天和昨天似乎没有什么不同;明天也可能和今天一样。也许人一生仅仅有那么一两个辉煌的瞬间——甚至一生都可能在平淡无奇中度过……”日子一天天过,然而,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瞬间,却是绘就生活的底色。

实际上,不是非得有精致妆容、豪宅豪车才能展示,不用故意去打造什么人设,有时候分享日常也许更能引起共鸣、引发互动,加深彼此间的了解与联系。比如,记录新入手的一只毛绒公仔,穿上心仪的运动装备打个卡,等等,这些看似平淡的小事,也充盈着我们的人生。

踏踏实实做自己。有人说:“那些不发朋友圈的人,把大部分心力拿去应对真实的生活,找到了生活的重心。”有些人喜欢在朋友圈分享自己正阅读的书籍,但实际上可能只翻阅了其中一页。而那些不常展示的人,或许正“遨游”在书海中,感受知识带来的充实。因此,一些人不发朋友圈,并不意味着他们过得不丰富,反而可能是在“闷声发大财”,专注于个人成长。可以说,不管能否在朋友圈“混得风生水起”,行动起来、踏踏实实地做自己,努力过好当下的生活,才是每个人需要面对的课题。

是否在朋友圈发布动态,不应成为困扰。每个人打开朋友圈的方式各有不同,期待大家都能以自洽为基调,从容选择适合自己的社交方式。

来源:浙江宣传

举报/反馈

网信西藏

2.9万获赞 9.4万粉丝
西藏网信办官方咨询平台
中共西藏自治区网信办官方百家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