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2024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首场平行会议在中国农业大学国际会议中心三层报告厅召开。会议聚焦“科技创新赋能低碳转型”,大会咨询委员会联席主席、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出席会议并致辞。浙江大学求是讲席教授、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低排放食物系统项目中国负责人陈志钢主持会议。

孙其信表示,在实现农食系统成功转型以及更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科技创新无疑发挥着核心作用。当前全球面临的危机复杂多变,全球平均气温、陆地温度和海洋温度连续数月都创下历史新高,气候变化对农食系统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而全球近三分之一的温室气体排放源来自农业,因此农食系统如何成功转型进而改善生态发展是全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新西兰林肯大学发现畜牧业是新西兰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他们开展的技术创新为当地带来变革式发展,大幅降低了碳排放量。

科技创新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低碳农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中国与世界各国一样,农业发展正经历着深刻变革。如今,精准农业、智能农业管理系统带来农业发展新机遇,农业机器人、智能系统辅助资源管理等前景广阔。此次大会涵盖了农业发展各项关键领域,聚焦全球农业系统共同关注的议题,来自全球的专家学者在这里分享真知灼见,相信将为广大农业从业者提供宝贵的交流与合作机遇,为我们共同应对农业系统转型、携手应对挑战与机遇注入强劲动力。

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执行总裁Ismahane Elouafi表示,农食系统转型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对于全球低碳发展非常重要。希望能够通过科技创新带来更多颠覆性技术,不断增强农食系统的发展韧性,改善生态健康,真正推动乡村振兴。

波恩大学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学与技术变革特聘教授Joachim von Braun、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农业系统/气候变化高级科学家Tek Bahadur Sapkota、长三角零碳智慧乡村联盟常务副理事长王振、亚洲开发银行行业发展局农业粮食自然和农村发展分局局长张庆丰、中国农业大学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教授张玉梅分别围绕“非洲低碳农业:小农参与的机遇与挑战”“CGIAR气候适应性和低碳排放食物系统研究和创新”“零碳乡村评价体系构建——以长三角为例”“国际金融机构在支持亚太地区农业食品系统中的作用”“中国农业食物系统低碳转型的多目标权衡分析”进行主旨演讲。大家期待通过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可以与全球学者、企业和科研机构围绕气候相关议题开展更大范围、更加深入的合作。

会上,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Claudia Hunecke现场发布食物系统经济委员会全球政策报告,并举行“科技创新赋能农食系统和乡村低碳转型”“农食系统低碳和和乡村低碳转型创新实践”两场高峰对话。

中国农业大学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院长、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董事樊胜根在总结发言中表示,随着全球变暖的加速,农食系统转型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解决气候危机必须要推动农食系统低碳转型,其中小农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同时更离不开全食品链、投融资、政策、改革等全方位的参与支持。农食系统转型是可行的、紧迫的,更是充满机遇的,希望全球农业领域人才共同贡献智慧与力量,为实现可持续农食系统和农村发展提供思路和解决方案。

举报/反馈

中国农业大学官方

1.8万获赞 5.4万粉丝
中国农业大学官方百家号
中国农业大学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