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7日,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中轴线位于北京老城中心,纵贯老城南北,由钟鼓楼、故宫、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天坛等15处遗产构成要素组成,是积淀厚重的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代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北京历史悠久,文脉绵长,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有力见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北京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以中轴线申遗保护为抓手带动老城整体保护,带动重点文物、历史建筑腾退,强化文物保护及周边环境整治。在疏解、修缮、更新中,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更加彰显,平缓开阔、壮美有序、古今交融、庄重大气的城市形象得以重塑,人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探索形成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的“北京经验”,为世界古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案例。

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北京中轴线正式成为“世界遗产”,集中展现了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所取得的一系列显著成效。

历史风貌生动再现。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最直观、最显著的成效,当属中轴线历史风貌的逐步复原和生动再现。通过腾退整治,天坛公园老坛墙重新亮出,重现天坛整体建筑的宏伟与壮观。先农坛庆成宫腾退修缮后恢复建筑原貌,新铺设的祭祀道路清晰展示出明清帝王的活动路线。景山公园内,北京市少年宫腾退,景山寿皇殿古建筑群得以恢复。太庙内拆除一批非文物建筑,复原历史格局。钟鼓楼、正阳门、景山景观视廊净化提升,还原壮美有序的古都风韵。百余项文物修缮工程坚持原材料、原形制、原工艺、原做法,最大限度保留历史信息。文物古建的历史格局、历史风貌逐步恢复,再现壮美有序的古都风韵。

城市环境不断改善。坚决落实老城不能再拆的要求,以中轴线申遗保护带动老城整体保护,划定49片历史文化街区、认定1056座历史建筑,老城独一无二的壮美空间秩序更加凸显。北海医院、东天意商城等高层建筑实现降层,天桥百货商场、前门大街沿街建筑等外立面整治,形成更加通畅、整洁、有序的景观视廊。通过环境整治,中轴线人居环境和城市风貌不断改善,让居民和游客享受到申遗保护的丰硕成果,让居民群众记得住乡愁、留得住记忆。

老城保护卓有成效。持续推进老城整体保护和有机更新,创新研究性修缮、恢复性修建、申请式退租、文物保护房屋征收等模式,深化历史文化街区特别是老城平房区城市更新,凝聚并形成了老城保护的全民共识。加强核心区文物腾退,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保,向社会开放。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旧址成为党史学习教育重要阵地,皇史宬、清陆军部和海军部旧址、国立蒙藏学校旧址、宏恩观等面向社会开放,贤良祠、古观象台完成住户腾退,颜料会馆、正乙祠、京报馆、绍兴会馆、新市区泰安里等文物建筑活化利用成效明显,千年古都绽放全新光彩。

民生改善切实增强。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减量提质要求,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底蕴,充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交相辉映、融合发展。经过持续的文物腾退和环境整治,北京中轴线沿线人居环境和城市风貌不断改善,“银锭观山”美景再现,老胡同居民享受到便捷舒心的生活环境,广大市民和游客获得更多高品质文化活动空间、文化产品和精品文化服务。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既留住了万千居民的乡愁,也守护了城市文化的根脉。

保障体系日臻完善。依靠健全的统筹协调机制和成熟的制度规范,引领中轴线申遗保护。出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编制《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北京中轴线风貌管控城市设计导则》,针对申遗保护的资金保障、文物征收等难题,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搭建起一整套以实施为导向的制度体系,为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行稳致远提供了坚实保障。

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的经验做法

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实践坚持首善标准,秉持正确的保护理念,为全球世界遗产事业更好发展、为全人类更好处理现代城市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提供了宝贵的“北京经验”。

(一)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做好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强大动力。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不断取得成功,最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指引。

坚持科学保护。坚持“最小代价”原则,筛选最重要且必要的文物腾退项目,根据不同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科学保护、精准施策。钟鼓楼周边“申请式退租”、国家话剧院高层住宅楼征收、庆成宫整体院落“以拆违促征收”、北京自动化仪表二厂“腾退不清退”、五八二台“协议腾退+征收”等具体实践,形成了可资借鉴的创新模式。

坚持系统性保护。高度重视老城风貌系统性协调保护,大力推进区域环境整治,严控中轴线视廊控制区内的建筑高度、色彩、第五立面、公共空间。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深入调研、反复研究、不断完善设计方案,努力减少对遗产原貌与城市发展的损害,将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上,着力展现中轴线疏朗壮美的空间秩序,让百姓能更好地看城市、看山水、看历史、看风景。

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理念,既尽最大努力推进文物遗产的风貌恢复和保护修缮,又注重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利用,使之符合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时代大势,更好融入人民群众生活。南中轴路打通御道断点,更好满足道路功能需求,为百姓日常出行提供了便利。通过环境治理,天桥百货商场旧貌换新颜,让城市管理中的争议点、空白地带得到有效治理。

(二)坚持以央地协同为统领

为有效推动文物保护单位腾退工作,北京市建立了央地协同、军地联动、市区配合的齐抓共管良好工作机制,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央地协同。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将中轴线申遗保护作为落实核心区控规的重要任务,与年度重点工作紧密衔接、一体推进,充分发挥高位统筹作用。中直管理局、国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中央单位树立“一盘棋”思想,共同推进申遗保护各项任务。国家文物局、教育部与北京市政府建立部市合作联席会议机制,全程指导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

统筹协调。北京市将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列入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重点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频调度,对症推动重点任务落实和重点问题解决。建立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协调机制,各遗产要素单位参加,定期召开会议协商申遗保护事项,强化北京中轴线的统筹保护管理。

市区联动。成立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北京市委宣传部统筹协调。在北京市文物局设立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协调推进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北京市规划、发改、财政、司法、住建、文物、城管、交通、环境、园林、文旅、水务等各部门及相关区坚持一盘棋谋划、一股绳作战,构建多部门参与、协调联动的格局。东城区、西城区组建专项工作组,市区齐抓共管,合力推动,形成有效联动机制。

压茬推进。按照申遗时间节点,倒排工期,先后制定实施《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20年7月-2023年6月)》和迎检阶段、冲刺阶段重点工作任务清单,逐项明确责任、时间等刚性要求,加强工作衔接,统筹安排,压茬推进,并加强督办,推动落实。

(三)坚持以公众参与为动力

注重调动公众保护传承北京中轴线的积极性,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类活动,不断拓宽参与渠道,推动公众参与,成为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一大亮点。

深化公众参与。《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设立“传承利用和公众参与”专章,明确公众参与机制。建立全国首个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制定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监督员制度,鼓励公众对保护、开放、管理情况进行监督与反馈,进一步完善居民、社会力量等参与的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增进社会认同。成功举办四届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吸引41万人次参加,带动、辐射受众群体2亿人次。制作《最美中轴线》等一批优秀电视节目,评选和扶持一批中轴线书店,打造中轴线主题银行、中轴线邮局等文化空间,让文物的价值融入日常生活。联合中国人民大学等打造“北京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用文物“发声”,让建筑“说话”。2023年11月,该项目入选国家文物局、教育部遴选的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建设示范项目。

凝聚社会合力。设立北京京企中轴线保护公益基金会,积极吸纳社会资金,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北京中轴线可持续发展、可移动文物修复及展示、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才培养等,资助一批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项目。

(四)坚持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

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探索并尝试文物保护成果创造性转化的可行路径,着力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以“数字+”技术赋能文物活化利用。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开展“数字中轴”建设,开创数字化技术全程参与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的先例。推出“数字打更人”项目,让公众参与到文化遗产监测,推动人人都是文保志愿者。上线“云上中轴”小程序,引导公众深度参与中轴线申遗,实现科技赋能文物保护利用。

以形成新质生产力确保中轴线保护传承。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对北京中轴线各类遗产要素进行超精细化的测绘和三维建模,首次精准复刻中轴线,建立起数字孪生中轴线,为中轴线保护与利用提供了完整的空间数据底板。2023年,该院选取自主获取的北京中轴线局部空间数据,完成全国第一笔空间数据入场交易,形成新质生产力。

(五)坚持以文明互鉴为桥梁

北京中轴线不仅彰显着古都魅力,也发挥着国际交流交往等功能。北京市坚持以中轴线为“桥”,加强文化遗产领域国际合作,讲好北京中轴线故事和中国故事,推动文明互鉴,文化共融。

加强学术交流。连续多年举办北京中轴线保护国际学术研讨活动,为中轴线申遗工作提供国际化视野和专业化判断。围绕文化遗产保护新理念新技术,举办“数字化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国际研讨会和“世界遗产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举办“古都文明对话(北京—巴黎)”活动,参加第44届、45届世界遗产大会并举办主题边会,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拓展国际传播。向国际社会讲好中轴线故事,讲好现代北京、现代中国的故事,不断提升北京中轴线国际影响力。创新开展“环球云赏北京中轴之美——北京中轴线双百新媒体中英双语全球大直播”活动,海内外播出覆盖量超2.5亿网民。在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上,北京中轴线作为重点参加2024“遇鉴中国”中华文化主题展,通过3D模型、图片展览进行展示,受到中法各界人士关注。

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的重大意义与现实启示

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重要论述的实践样板,是践行老城不能再拆、推动老城整体保护的创新范例,是破解城市保护与发展世界性难题的成功探索,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筑牢文化自信、提升城市品质、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等方面,都具有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

(一)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破解世界性难题的生动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有千年传承的历史文脉和深厚的文化资源,最能讲好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的故事。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把世界遗产规则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基本要求有机结合起来,注重突出中华文明历史文化价值,着力体现中华民族精神追求,努力向世人展示一个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北京市开创性构建线性巨型、系统保护、活态发展的文化遗产保护新样态,是着力构建保护体系、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构建大保护格局的成功实践,为中国以及世界同类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提供了新理念、新经验。北京中轴线申遗充分体现了大国首都的文化自信,是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为守护好全人类的文化瑰宝和精神家园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统筹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典范。全国文化中心是党中央赋予北京的城市战略定位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首都文化建设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提供了根本遵循。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对《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的批复明确:中轴线以文化功能为主,是体现大国首都文化自信的代表地区。北京老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使老城“活”起来,使文物“动”起来,为历史古都赋予新气象。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是中国式现代化中统筹历史与现实、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典范,为北京高质量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筑牢大国首都的文化自信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提升城市品质、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民心工程。老城改造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既要改善人居环境,又要保护历史文化底蕴,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北京中轴线根植于北京老城,根植于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在一代代人的精心呵护下呈现出勃勃生机。人民群众是中轴线的守护者,也是中轴线申遗保护的受益者。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突出人民群众,统筹文化遗产保护和民生保障改善,改善老旧小区居民居住环境,使群众获得丰富多彩的文化供给,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有效破解了文化遗产保护与民生改善的城市治理难题,成为增加百姓获得感、幸福感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四)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国故事的鲜活范例。北京中轴线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见证和标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思想、制度、物质等层面呈现整体价值。北京中轴线作为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彰显全人类共同价值,体现人类杰出智慧,凸显中华文明鲜明文化特性和世界文化多样性。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坚持以价值阐释为统领,阐释“致中和”的哲学理念,阐释多元一体的文化特征,阐释“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独特宇宙观、自然观、人生观。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重要贡献,充分体现了中国支持世界遗产事业的大国担当,为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鲜活范例。
举报/反馈

北京文博

4获赞 2粉丝
关注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