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北京十月文学月活动“名家讲经典——徐则臣:关于奥尔罕·帕慕克,一个‘帝国斜阳’的书写者”,日前在北京工业大学举办。
奥尔罕·帕慕克是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52年出生于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他的很多作品为中国读者耳熟能详,如《我的名字叫红》《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等。著名作家徐则臣说:“在帕慕克的作品里,几乎能找到文学爱好者从事写作所需要的所有方法论,包括实证主义写作方法、借由书本想象和书写生活、对类型小说模式的借鉴等。”他认为,这与帕慕克的出身、经历、个人性格、审美趣味有很大的关系。
帕慕克是生活在土耳其上流社会的富家子弟,从小想当一个画家,大学念的是建筑学,念到大三突然烦了,向往文学,开始写作。徐则臣认为,帕慕克的绘画兴趣培养了他的形象思维,使他的作品充满丰沛细腻的细节;而建筑学的专业背景使他在文学创作时呈现出极强的结构意识。
在徐则臣看来,帕慕克也是一个将世俗与高雅完美结合的作家,他拥有丰富的现代小说写作经验和高超的技巧,同时会借用类型小说的模式,以此激发大众的兴趣,增加作品的可读性。帕慕克生活在伊斯坦布尔,横跨亚洲与欧洲的地理背景,以及两种文明汇聚、碰撞的文化语境,使帕慕克的写作呈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面貌。从《黑书》到《我的名字叫红》,徐则臣认为,在帕慕克的小说里,读者会时时刻刻看到一种纠结、冲突的东西,所以他的小说里一直有一个选择、寻找和身份认同的问题。“东西方文化的汇聚、神圣和世俗之间的矛盾,使得对‘差异’的书写,成为帕慕克小说的重要主题。”
徐则臣更关注到,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部分都身处两种文明之间,他们所处理的题材也多是两种文化的冲突。例如,英国作家奈保尔,祖籍在印度,出生在中美洲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后来定居英国。奈保尔格外关注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这也成为其文学创作的核心主题。“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一个所有事物无限趋同的时代,文学既要交流互鉴,又要包容差异。这也是帕慕克作品被我们所喜欢的原因。”徐则臣说。
在互动环节,徐则臣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如何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未来文学的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解答。他认为,未来文学依然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他鼓励同学们通过阅读和对生活的观察激发创作灵感,并在写作中找到并发出自己的声音。
本场活动是“‘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书香行系列活动之一,由北京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共同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