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

去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在这一背景下,怎样在班级开展读书活动,丰富并拓展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的途径?如何更好地营造读书氛围?正值世界读书日,分享10个创新而富有实效的班级阅读活动,点燃同学们对阅读的热情。

漂流日记读书笔记

1.全班同学共同参与,每人挑选一本书籍阅读后,在专门的“漂流日记本”上记录下自己的读书心得、摘录精彩片段或者绘制插图。

2.每一位同学完成自己的读书笔记部分后,将“漂流日记本”传递给下一位同学。将这样的循环过程持续整个学期或学年。

3.为了保证每位同学都能投入足够的精力完成高质量的读书笔记,设立明确的时间节点和反馈机制,以此来检验和督促大家的阅读质量和笔记撰写情况。

4.设立读书笔记积分制度,鼓励同学们细致入微地阅读和精心书写。例如,对深度思考、独特见解、精美插图等给予额外加分,学期末累计积分最高的同学可以获得特别奖励。


通过此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其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同时增进班级成员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情感纽带,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让阅读真正成为一种享受和成长的过程。

制作“阅读小报”

1. 让学生把最近读过的图书进行一次大展示,用有创意的图画形式呈现(如迷宫图、飞行棋、思维导图等)。

2.让学生推荐一本最喜欢的书,分栏介绍它的基本信息、主要内容、人物特点、有趣情节、阅读感受、摘录文字并配上插图等。

3.推荐书单。就某一主题,让学生推荐读过的系列图书。写清楚书单是什么主题(如探险、历史、童话、神话、漫画、侦探、科普……),以及对图书的介绍和推荐理由。

4.阅读分享。让学生分享读书计划,以及在阅读中获得的乐趣,关于阅读的小故事,介绍“世界读书日”,一些图书大奖……


通过创新多元的形式激发学生及读者的阅读兴趣与创造性表达,鼓励深度阅读与思考,促进文化交流与知识传播,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与审美情趣,同时提升信息整理、图文设计等综合实践能力。

“我想给你安利一本书”

1.每位同学用心甄选一本对自己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图书著作,以饱含真情实感的笔触撰写一份深度读书感悟。

2.所推荐的书籍需符合本次活动的价值导向,内容须积极阳光,蕴含正面能量,有利于心智成长和人格塑造。

3.在读书感悟中,同学们需细致入微地阐述对该书籍的核心理解与深切感悟,包括但不限于对书籍主要内容的精炼概括,对作者思路和著作脉络的独到解读。

4.写读书感悟字数要求不少于800字,以确保内容充实、深度到位,真正展现出书籍与个体生命轨迹的交织交融。


通过此活动,同学们能够深度挖掘书籍内涵,通过分享阅读的感动与收获,增进彼此间的知识交流和心灵沟通,进一步激发对阅读的热情。

书影同读会

1.选取一本改编的电影,先让学生自行阅读原著,然后集体观看,如《哈利·波特》系列、《小王子》等。

2.在学生完成原著阅读后,组织一场集体观影活动,指导学生对应的影视作品,对比分析文字与影像之间的异同,以及各自的艺术表现力。

3.撰写一份读后感和影视改编评析报告,通过书面形式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写作技能。

4.组织一次班级内的专题研讨会,让每位同学有机会分享他们的心得体会及报告中的亮点发现。


通过这样全方位、多维度的“书影同读会”,不仅能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还能促进其跨媒介解读能力和审美鉴赏力的发展,从而达到综合素养提升的目的。

图书交换市集

1.每位同学携带至少一至两本自己珍藏且已经阅读过的优质书籍,采用“以书易书”的形式,让学生们体验传统的交易集市乐趣,同时赋予其全新的教育意义,实现知识与文化的流通共享。

2.参与者可准备一段简短而生动的书目推荐演讲,阐述所携书籍的核心内容、作者背景以及个人推荐的理由

3.图书交换现场将根据不同类别划分区域,如文学区、社科区、科普区、艺术区等,以便参与者更快定位感兴趣的主题领域,提高交换效率。

4.设置“新书推荐墙”,展示热门书籍和特别推荐的冷门好书,增强活动吸引力。


通过此活动,能够促使同学们主动分享阅读的乐趣,拓宽阅读视野,养成珍惜图书资源的良好习惯,并促进校园内的文化交流与学术氛围的提升。

“我和图书比身高”

1.让学生收集并整理这学期以来(如有余力可扩大至近一年内)阅读的所有书籍,将它们整齐地堆叠起来,形成一个可视化的“书塔”。

2.与自己的“书塔”合影,记录下这一颇具象征意义的瞬间,直观展现各自的阅读成果。

3.将照片在班级内展示,通过书堆的高度来比拟学生的阅读量和深度,激发大家争当“阅读小达人”的热情。

4.在摆放书籍过程中,学生们回顾每本书的内容,分享阅读体验,重新感受曾经沉浸在书海中的美好时光。


此活动不仅是一次视觉上的冲击和成就展现,更是一次对过去阅读历程的回顾和珍惜,有助于培养学生持续阅读的习惯和热爱书籍的情感。

读留影·亲子共读名片

1.每日阅读打卡拍照:学生每天在家选定固定的时间进行阅读,拍摄一张高质量的照片展现孩子专心致志的阅读姿态。

2.填写阅读信息:在照片旁边或适当位置注明当天的阅读情况,包括但不限于:阅读日期、开始与结束时间(例如:阅读持续30分钟)、阅读的书名(全称或简称均可)。

3.分享阅读感悟:简短写下孩子的阅读心得或感悟。

4.亲子共读体验:若是亲子共读的照片,还可以添加父母对孩子阅读表现的评价,或记录下共读时的对话、讨论亮点。

5.制作个性化阅读名片:将上述元素整合起来,设计并制作成独具特色的“阅读名片”,随着时间的积累,形成一份独一无二的阅读成长档案。

6.展示与交流:老师可以将制作好的“阅读名片”上传至班级群、学校平台或其他社交媒体,与其他家庭分享彼此的阅读经历,互相激励,共同进步。


通过此活动,学生能够培养起每日定时阅读的习惯,家长们也能借此机会陪伴孩子成长,一同领略阅读世界的无穷魅力,从而构建和谐温馨的家庭阅读文化。

晒一晒书架

1.书架大清理:鼓励每位同学对自己的书架进行全面整理,将书籍按照类别、大小、颜色进行有序排列。

2.书架摄影展:请同学们拍摄自己整理好的书架照片,附上简单的文字说明,比如书架分区的逻辑、最常翻阅的书籍、珍藏版书籍的故事等。

3.书籍清单记录:列出书架上的部分或全部书籍清单,包括书名、作者、出版社以及简短的推荐理由。

4.线上分享与线下展示:每位同学将自己的书架照片、书籍清单及故事贴出来,互相欣赏、交流阅读体验,促进资源共享。

5.好书互换与荐读:借助此次活动契机,提倡同学们之间开展好书互换或荐读活动,将自己读过的优质书籍推荐给他人,增进友谊,共享阅读乐趣。


通过此活动,激发学生对自己书架的关注和爱护,进一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也增进同学们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共同营造浓郁的班级阅读氛围。

经典美文诵读大赛

1.美文选取:同学们提前一周选取适合朗诵的经典美文,内容要求积极向上,富含正能量,可以从教材课文、课外阅读材料或文学名著中精选,也可由教师提供参考篇目。

2.朗诵练习: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朗诵练习,力求把握好文章的情感基调,熟练掌握节奏、停顿和重音,提升朗诵技巧。

3.朗诵展示:每位参赛同学按抽签顺序上台朗诵,朗诵过程中可结合背景音乐,增强表现力。每位同学限时5分钟以内,确保所有作品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展示。

3.专家点评:邀请校内外的朗诵专家或语文教师担任评委,对每位同学的朗诵表现进行实时点评,指出优点和待改进的地方,帮助学生提高朗诵水平。

4.评选颁奖:根据评委打分,综合评选出“最美声音奖”、“最具感染力奖”等奖项,现场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和努力提升。


此活动借助声音的力量,唤醒文字背后的情感,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深入理解文学作品,培养良好的审美品位,同时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经典,弘扬正能量。

微书评写作大赛

1.鼓励学生在近期阅读的各类书籍中挑选一本,无论是教材教辅、文学经典还是社科普及读物,均可作为书评的对象。

2.提供书评写作指南,包括微书评的基本结构、语言特点、评价角度等要素,强调在200-300字的限制内,既要做到信息精炼,又要言之有物,充分展现书籍的核心价值和个人的独特见解。

3.每位参赛者需按照要求,撰写一篇微型书评。

4.组织由教师代表、校内外文学爱好者、往届优秀书评作者组成的评审团,依据书评的准确性、独创性、深刻性以及文字表达力四个维度进行公正评选。并举行颁奖典礼,颁发证书和奖品,以示鼓励。


通过举办微书评写作大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锻炼其提炼总结和批判思考的能力,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思想的舞台,有助于培育良好的校园阅读风气和人文素养。
举报/反馈

云南校长界

181获赞 165粉丝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