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帮你速读文章内容
《志愿军:存亡之战》票房开局佳,故事聚焦铁原阻击战,朱一龙主演。观影体验感动与尴尬并存,导演煽情过度致尴尬,志愿军英勇作战感动人心。建议导演克制煽情,保持情感真实。
摘要由作者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有用

《志愿军》看得我一会儿感动,一会儿尴尬

吴京登场的时候把我造一愣,伍千里不是已经牺牲了吗?

《志愿军:存亡之战》9月30日先一步杀入国庆档,并在当晚一举拿下4600万票房。照这个势头超越前作应该问题不大。

本片在故事上弥补了第一部结构松散的不足,主人公也换成了更有票房号召力的朱一龙。

但要说达到当年《长津湖》那个票房,恐怕不太可能。这既和如今的电影市场行情有关,也和影片本身的质量有关。

整个观影过程就是感动一会儿尴尬一会儿,感动来自志愿军的浴血奋战,尴尬来自导演无休止的煽情。而且导演总能不失时机地破坏你的情绪,这也是本事。

为什么是“存亡之战”

影片的片名叫做“存亡之战”,聚焦的是铁原阻击战。为什么这场战斗会被称作存亡之战?交代一下背景相信有助于更好地观影。

我们得知道志愿军面临多大困境,才能明白这场战斗为什么那么惨烈。

影片一开头告诉我们,联合国军总司令换人了。傲慢的麦克阿瑟下台,继任者是李奇微。李奇微吸取了麦克阿瑟的教训,决定不和志愿军硬碰硬。

经过研究,李奇微发现志愿军行军打仗有两个特点:每天作战距离基本不超过20公里,前三次战役战斗历时都是8天。

李奇微断定这不是巧合,而是反映出一个事实——志愿军的后勤补给不足。

具体来说,志愿军的补给仅能支持8天的作战需要,而且每天的作战范围不能超过20公里,否则就超出了志愿军补给的极限。

李奇微给志愿军的作战特点起了一个贴切的名字——礼拜攻势。意思是一次攻势只能维持一个礼拜。

而他应对的策略叫做“磁性战术”。所谓“磁性战术”就是若即若离。只要志愿军发动进攻,美军就有组织后撤,而每天撤退只撤22公里,因为志愿军的行军极限是20公里。

美军就这样边打边撤,直到一星期后开始反扑。而这个时候,志愿军基本上已经“弹尽粮绝”。一旦让美军追上就有可能全军覆没。

所以当李默尹在前线观察到美军正在集结掉头,并把这条信息告知彭德怀之后,彭老总立刻意识到美军的打算,命令部队撤退。

但撤退需要时间,尤其是撤走聚集在铁原城的伤员和物资需要时间,所以需要有人挡住美军的进攻。而接到这个任务的,就是伍千里,对不起,是傅崇碧率领的63军,他们必须将美军挡在铁原城之外。

而且,美军的兵力是志愿军的两倍,更别说巨大的武器装备差距。但这场战斗又关系到整个战局,不容有失。因为这是存亡之战。

感动不需要渲染

对于广大中国观众来说,像抗美援朝这样的题材自带感动基因。只要真实地呈现出来,观众的眼睛就会被泪水杀的生疼。

这部电影也不例外。影片里有一个角色是朱亚文扮演的武器专家吴本正,在第一部里他曾斩钉截铁地讲,以中国的武器装备跟美军打毫无胜算。

到了第二部,吴本正来到前线收集武器使用数据,这让他明白了在武器装备相差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志愿军是如何作战的。

在收集信息时,吴本正从士兵嘴里听到一个词,叫做“抵近投弹”。

因为中国仿制的巴祖卡火箭筒和反坦克手榴弹都缺乏精准度,离得远一点就打不准,所以志愿军战士只能不断抵近提高准头。但这样做又会无法及时脱离武器的杀伤范围。

当吴本正咆哮着让那个拿手榴弹跑到坦克十米范围内投弹的士兵来跟他对话时,负责记录战损的杨三弟告诉他,这名士兵已经牺牲。

而那个告诉吴本正抵近投弹的士兵,很快在下一次战斗中,为了去炸掉敌人的坦克,牺牲在吴本正眼前。

没有什么比这样的细节更震撼人心,用血肉之躯去阻挡坦克,这场面让人看得像心里堵了一块巨石,喘不过气来。

就是这名士兵牺牲的这场战斗,在阵地被狂轰滥炸之后,志愿军将美军放进坑道展开肉搏战。那场面惨烈至极,却又是志愿军有意为之。

因为只有敌我双方混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能让美军不敢使用炮火攻击,才能最大限度抑制美军优势。

这是在用感官上极其惨烈的肉搏战去减小数字上的战损,因为肉搏是双方实力差距悬殊的情况下,志愿军牺牲最小的一种战斗方式。

志愿军就是用这样酷烈的方式弥补着双方武器装备上的差距。而这样的情节,对于观众来说不需要渲染,只需要呈现。

但是,我要说但是了,陈凯歌导演好像生怕观众不感动,不理解他的意图,于是拼命往电影里加煽情的细节。

要知道感动和食欲一样,是会边际效用递减的,吃多了会撑,煽情多了会尬。尤其是为了煽情而煽情,那就太尴尬了。

煽情是个技术活

我能理解陈凯歌想要表达的主题:战争中的人性。

主题很深刻,但实在是没有必要过度渲染。如果电影不断地提醒观众别忘了电影的主题,就会让观众看得坐立不安。

比如夜袭美军坦克阵地那场戏,天降大雨,翻出了泥土的气息。一位士兵说,这泥土的气息和我老家一样。

然后那天刚好是芒种,河南籍士兵说老家到了种大豆的时候,江西籍的战士则说他老家种芝麻。士兵想家了,很感人。

但是没完,这场戏的煽情场面一波接一波。

为了吸引敌人注意力,朱一龙扮演的李想,让张子枫扮演的的妹妹李晓用广播唱起了《河边对口曲》,就是那首:“张老三,我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

先别说美军听不听得懂吧,为了吸引敌人注意力,就把妹妹暴露在敌人面前?就不怕敌人一发炮弹把妹妹带走?这就不符合导演想要强调的人性了。

然后志愿军战士跟着开始大合唱。你这不是把位置暴露给敌人了吗?敌人可不缺炮弹,完全可以循着声音盲打一波。这就属于不符合实际的强行感动。

这种不符合实际的强行感动只会让人感到尴尬,还把我之前看士兵们聊芒种那段酝酿的情绪全给破坏了。

强行感动是一个问题,另一个问题是过度煽情,甚至有点儿随时随地煽一段的感觉。

比如李晓送给李想一朵小花,在铁原前线一防失守最危急的关头,李想把这朵花拿出了,让士兵挨个闻了闻,士兵们闻到了好日子的味道。

“是不是被感动到了?”相信陈凯歌导演拍这段的时候一定想象着观众们的反应。

可当我听过了关于芒种的对话,听过了《河边对口曲》,听过了士兵们喊着籍贯冲锋,看过了一家三口前线重逢……此刻我的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想吃黄焖鸡米饭。

给得太多了,我已经感动不过来了。说实话,煽情这件事,也是个技术活。它需要克制,需要酝酿,然后集中在某一点爆发出来。

比如张艺谋拍摄的《狙击手》,只是在结尾,张译流着泪喊战死士兵的名字,战友们流着泪喊“到”。就这一下子,就够了。

煽情太过泛滥,观众的情绪就不够用了,而且没有了回味的空间。这也就成了这部电影最大的问题,不加节制地制造感动,只会破坏观众观影情绪。

说实话,我真不知道该夸导演这么大岁数依旧热泪盈眶,还是该批评他这么多年还学不会克制。所以我只能建议陈凯歌导演下一部收着点拍,过犹不及啊。

但好像《志愿军》三部曲是一次性套拍出来的,改不了了。那恐怕下一次观众还是要陷入陈导编织的感动之网中无法自拔。

举报/反馈

龙世界

38万获赞 2万粉丝
用脚、相机和键盘记录地球故事。
总监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