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记者从市政府获悉,我市印发《西安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探索能源清洁化、产业绿色化、资源循环化的协同创新路径,促进西安市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为建设“美丽西安”奠定基础,为全国同类型城市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西安模式”。

《方案》提出总体目标,到2026年,形成一套减污降碳协同创新管理机制、模式路径和政策举措,构建“4+3+3+6”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西安模式”,即:开展能源、交通、工业、环境治理4个领域的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在园区、企业、项目3个层次培育和遴选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标杆;出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金融政策、碳评纳入环评新机制、碳排放信息纳入排污许可管理新机制3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政策;提升市级层面试点工作机制创新、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创建、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融合清单编制、污染物与温室气体监测核算、固定污染源排放量全口径核算、协同管理创新6种减污降碳协同管理和创新能力。

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

《方案》提出,2026年建成新能源汽车应用示范标杆城市。为此,西安将以公共交通、市政环卫、物流配送、公务用车等公共领域用车为重点,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每年新增或更新的公交车、出租车(含网约车)、垃圾清运车、轻型环卫车辆,全部采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车辆(含国六排放标准车辆,以下同)。每年新增或更新的物流配送和公务车辆中,新能源或清洁能源车辆比例分别不低于90%和80%。

推进既有交通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提升,建设一批低碳(近零碳)车站、机场、高速公路服务区。到2026年,全市公交车中新能源车占比达到93%以上,出租车(含网约车)中新能源车占比达到90%。

严控化石能源消费

在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方面,严控化石能源消费,有序推进西安热电有限公司、大唐灞桥热电厂部分燃煤机组的关停任务。到2026年,全市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高到30%以上,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2%以上。到2025年,全市新建公共机构、工业厂房屋顶太阳能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

全市不再新建燃煤集中供热站,原则上不再新建燃气供热站。新建居民住宅、商业综合体等必须使用清洁化能源取暖。大力推进地热能供热项目建设,具备条件的新建建筑优先采用地热能供热。到2026年,全市新增地热能供暖面积1600万平方米。

推进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

《方案》还提出,持续推进移动源管控,鼓励支持全市汽车生产企业研发生产新能源和国六排放标准货车,不断提升全市新能源和国六排放标准货车占比。到2026年,全市新能源和国六排放标准货车保有量占比达到50%以上。

我市将以产业链供应链低碳循环转型为导向,优化产业布局,实施高排放企业关停和退城搬迁。围绕汽车、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深入推进“机器换人”,开展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全面提升数字化能力。

大力推动“无废城市”建设

《方案》提出,加强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强化污水治理减污降碳协同控制。到2025年,实现含喷涂工艺的汽修企业面漆全部使用水性漆替代。到2026年,全市城市生活污水收集率达到76%以上、处理率达到96%以上,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5%以上,再生水利用率达到36%以上,争创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

大力推动“无废城市”建设,推动全市固体废物产生强度有效下降,形成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产业化、社会化综合管理的“无废西安”新模式。到2026年,全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0%。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文艳 高乐 责编 王远之

举报/反馈

西安发布

160万获赞 103.7万粉丝
发布权威信息,解读民生政策,传递温暖力量
西安报业传媒集团(西安日报社)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