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
原标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从古而来 向新而生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苏墨
今年7月27日,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成为我国第59项世界遗产。
截至目前,我国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58处,较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0处,增加了20多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557个,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
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不断拓宽,保护体系逐渐完善,保护成效日益凸显,保护意识不断增强……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着力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以自信开放的姿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文化瑰宝重放光彩
“过去,文物被放起来,古建筑被锁起来,远离大众生活的保护被视为最安全。如今我们认识到‘保护’与‘利用’都不是目的,把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资源经我们的手、我们的城市、我们的时代,健康持久传给子孙后代才是目的。”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单霁翔认为。
目前,我国共有不可移动文物76万余处,这些文化遗产是我们赓续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和血脉的重要基础,也是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
这个夏天,一款3A游戏带火了山西古建。“出圈”的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中,有不少场景都在山西取景,比如小西天、云冈石窟、应县木塔和佛光寺等。
这些文化遗产,也曾有不堪回首的过往。多年前,109国道云冈段车流量巨大,粉尘和废气污染严重,煤灰不断地侵蚀石像,瑰丽壮美的艺术殿堂变得灰头土脸。
为了让其重放光彩,当地新建运输线路,将运煤车辆分流到1500米以外,原有公路也绕道至石窟背后。文保人员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对石窟内每一处造像进行病害清理,并实时对温度湿度等40多种不同的数据进行监控,让文化遗产保护有据可依。
如今,焕发活力的云冈石窟成为令人瞩目的旅游地。文庙、祠堂、古塔、古村落……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传统建筑与规划,是游客们的心头好,从走马观花、打卡拍照到深度研学、参与保护,重放光芒的古建筑越来越有魅力。
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保护赋能
“这排队排值了!”在日前举办的2024北京服贸会上,前来观展的崔博宇驻足于北京大视听展台,体验数字化文化遗产项目——《时空之象·北京中轴线》。
通过超高清技术的数字化方式,项目团队精确复刻了北京中轴线7.8公里的景观,制作了超过80座宫殿模型,并创建了约1.3万间房屋模型。这些模型以动态化的方式演绎了中轴线从公元1267年元大都建都至今的历史演变。
“这个夏季,《黑神话:悟空》中国传统美术风格和设计的走红,让我了解到了古建筑扫描后3D建模这种数字化的方式,可以让大家足不出户领略中国古建魅力。”崔博宇告诉记者。
戴上VR眼镜,可以零距离领略三星堆文物的风采,体验面具彩绘复原、青铜鸟足神像虚拟拼合和青铜神树解构;通过数字技术和光影投射,新疆龟兹石窟壁画跃动生辉;北京首钢园三高炉搭建线上展厅,让中国秦将军俑与希腊青年士兵俑进行跨时空“对话”;“数字敦煌”资源库向全球免费共享30个敦煌石窟的高清图像和全景漫游,用户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高清的敦煌文化数字资源,目前访问用户遍布全球78个国家,累计访问量超过2000万次……
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文化遗产保护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近年来,以虚拟现实、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速赋能,极大推动了文物事业的创新发展,让古老的历史文化遗产焕发出全新活力。
人人都是参与者、受益者
“北京中轴线是一篇关于中华文明历史、文化价值和民族精神追求的宏大故事。”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编制项目主持人吕舟在北京十月文学月上告诉青少年们。
明代的街区、清代的建筑、民国的店铺、当代人的生活……在中轴线上,890余年的历史交相辉映,美美与共,它是可以观赏的,也是用来实实在在过日子的。
通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知识图谱、新文创等新技术,任何地方的人不仅可以了解中轴线的历史与发展,更可以随时监测保护状态,参与到中轴线保护中来。如今,在线上有1.7万个“数字打更人”,志愿参与中轴线遗产巡查。在这里,遗产保护不再是少数人的工作,而是大家可以共同参与的事业。
在厦门鼓浪屿,今天的游客们醉心于它椰林婆娑、红瓦白墙、钢琴声声的浪漫环境。而这些美景都与申遗过程中将鼓浪屿核心价值定位于“历史国际社区”有关。岛民们的参与不但使大量私产住宅得到系统的、符合遗产价值得维护,也重建了社区感,让居民们重新找到归属感、价值感以及新的工作和生活,维护了社区历史传统与发展的平衡。
“遗产价值评估体系强调对于遗产系统性的保存,不仅仅是保护遗产,也保护赋予遗产意义的文化。因此,就保护在遗产中间生活的,传承着文化传统的人以及社区,同时遗产保护对象不仅仅是物质遗产,也包括遗产所依托的自然环境、遗产区形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完整的系统。”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副教授翟飞告诉记者。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举报/反馈

中工网

1112万获赞 49.3万粉丝
中工网创办于2008年,是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管、工人日报社主办、中国工会网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和管理的大型综合性中央新闻网站。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