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发生在9月26日,浙江台州市黄岩区东城街道中心小学的校门口,一位情绪崩溃的女家长当众跪在校门前,请求校方取消钉钉打卡制度。从视频画面中可以看到,这位家长看起来非常焦虑和无奈,不少围观者对此场景感到震惊。
随后,一位戴眼镜的学校工作人员走出校门,试图将跪地的家长扶起,并安抚道:“马上取消钉钉打卡。”然而,这一幕并未平息事态,反而让钉钉打卡这一平时少有人关注的校园管理措施成为了舆论的焦点。
面对舆论的广泛关注,当地教育局迅速做出了回应。教育局表示,这名家长的下跪与学校的钉钉打卡制度并无直接关系,但出于对事件的重视,相关部门已经着手展开调查,以期给公众一个明确的交代。
对于钉钉打卡,教育局则表示,这是学校在疫情期间采取的管理措施之一,旨在通过每日健康打卡,及时掌握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出勤情况。这种措施在疫情防控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目前是否还需要继续实施,尚待评估。
钉钉打卡制度在疫情期间确实为保障学生健康做出了贡献,但随着疫情的缓解,这种强制性的打卡管理方式却引发了不少家长的不满。事件曝光后,许多家长也在网上表达了他们的观点和感受。
有家长坦言:“我只听说上班需要钉钉打卡,没想到现在孩子上学也要打卡。作为家长,我们已经很忙了,还要每天监督孩子打卡,压力太大。”还有家长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我儿子初二,班主任每天在家长群里发信息,什么事情都要求家长配合监督。长此以往,很多家长都感到身心疲惫,甚至出现了焦虑、失眠等问题。”
此外,不少家长认为,钉钉打卡在疫情期间是合理的,但随着疫情的逐渐结束,这一措施已经失去了其原本的意义。一位网友直接评论道:“钉钉打卡本来就是疫情期间的应急措施,现在疫情已经基本过去了,继续使用打卡制度显得有些过时,应该尽快取消。”
这起事件反映出的不仅仅是对钉钉打卡的争议,更是近年来家校沟通和管理方式的矛盾加剧。越来越多的家长抱怨,学校在孩子的学习和日常管理中将过多责任转嫁给家长,使得他们的压力倍增。
在某些学校中,钉钉打卡并不仅仅是监督学生的出勤,还包括各种学习任务的布置和反馈,这让一些家长感到不堪重负。他们认为,学校本该承担的教育职责,现在却通过各种手段转移到家长身上,导致家校关系日益紧张。
对此,有教育专家指出,家校沟通固然重要,但管理方式的灵活性和人性化也至关重要。强制性打卡制度虽然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对学生的高效管理,但如果长期实施,且不考虑家长的实际情况,可能会导致家长的反感和抵触情绪,反而不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
此次钉钉打卡事件的爆发,提醒教育部门和学校在管理方式上需要更加灵活和人性化。钉钉作为一种工具,虽然便于信息化管理,但过度依赖这种手段,忽视家长的实际负担,无疑会引发矛盾。
网友表示:
大家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