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晓惠

  风自海上来,潮涌海之南。一场中国网络文学界顶级盛会如约而至,群贤毕至,齐聚海南,为网络文学焕新而行,开展一场闪耀智慧火花的“头脑风暴”——

  网络文学更美好未来去向何方?9月21日下午,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举行网络文学创作论坛暨第四届海南自贸港网络文学论坛。这场由中国作家协会、海南省委宣传部指导,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海南省作家协会主办的论坛,思想碰撞,智慧激荡,共同追寻网络文学未来。

  网络文学论坛现场。主办方供图

  与时代共鸣

  网络文学何以重要?在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教授夏烈看来,网络文学作为21世纪互联网和数字化时代的文学生产力和创造力,已经生长成为一种新型的中华文化软实力。

  “网络文学从‘高原’向‘高峰’的发展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过程。”海南省网络作协副主席梁七少说,经过三十年的发展,网络文学从无到有,从野蛮生长到规范有序,这一路走来,网文作者与读者队伍都在不断壮大。随着读者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网络文学必须有更强的文学性、艺术性,以及更深的文化内涵,才能满足读者更高质量的阅读需求。

  作为具有强文化属性的作品,优秀的游戏可为网络文学发展攀登“高峰”带来启示。在近期破圈大火的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中,梁七少受到启发,这款游戏以《西游记》作为蓝本,其中蕴含深厚的中国文化。文化原本不该通过强硬灌输或以说教的方式呈现,而是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其间。“我在创作时,首先考虑的是把内容写好,再把心中的故事写好,而非刻意把某种中国文化融入其中。”梁七少说。

  资料图:《黑神话:悟空》。

  从“高原”迈向“高峰”,呼唤主流化、精品化作品涌现。当前,一些网络文学作品存在文学价值不足、题材类型固化、量大质不优甚至低劣的“品质焦虑”。如何破题?文学的自觉就是时代的自觉、生活的自觉,时代抵达的地方,文学理应触达,生活激扬的旋律,文学同频共振。把准时代脉搏,作品需立足现实、观照时代和融入传统,以提升作品精神内涵和思想深度,追寻主流化、精品化创作。

  书写火热生活,造就辉映时代的网络文学。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邢晨提到,具有革新精神的作家,立足网络文学的现实性,推动国潮+科幻、直播+悬疑、奇幻+职场等许多新题材陆续出现,拓宽了网文发展的空间,为文坛带来新活力新气象。

  资料图:海南网络作家吴半仙的作品《守鹤人》获颁“2023中国好书”。

  推动网文IP创造性转化

  作为数字文化产业重要内容源头,网络文学IP资源属性日益彰显。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网文IP改编量为72674部,持续带动实体出版、有声、动漫、影视、游戏、衍生品发展。

  资料图:海南网络作家打眼的网络小说改编的同名剧《黄金瞳》剧照。

  “盐言故事已成为全网最大的短篇故事生产和消费基地,是短篇作者首选的投稿平台。”知乎盐言故事品牌和版权负责人郭嘉介绍,2019年至今,知乎付费阅读业务逐步壮大,并以盐言故事为阵地成功开拓网络文学短篇故事创新模式和赛道。投稿创作者规模已经超过60万,累计上线的短篇故事超过10万篇,创作题材已经覆盖180多个细分品类。

  郭嘉透露,除了产出优质内容,知乎也为短篇作者提供了创作变现的通道,已累计为创作者分成超10亿元,帮助上百位盐选作者实现了超百万收入。2023年,签约作者的月均收入近万元,处于行业前列。盐言故事将持续拓展多元媒介形态,推动短篇故事在影视剧、广播剧、有声剧等层面的IP开发。目前,已有近百部IP完成影视化授权,超400部自制广播剧、有声剧产品上线。

  推动网文IP创造性转化,网络文学“+”出了蓬勃的文化行业生态。咪咕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总编辑张学伟举了生动实例:咪咕平台作家空留作品《惜花芷》,里面有个人物是花芷,是一个大女主,讲的是我命由我不由天,带领花家重新找到光荣和梦想的励志故事,人物刻画非常生动,个性很鲜明,是一部优秀的网文作品。今年这部同名的影视剧也在优酷热播,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资料图:由网络小说改编的同名剧《惜花芷》剧照。

  如何引导发掘网络文学作品,激发作品IP价值转化潜力?张学伟认为,人物、故事和场景三要素非常重要。他建议,网文作品需要更多创造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故事,更多融合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时空和优秀人物,让人物的情感更加饱满,让故事的爽感更加高级,让场景的美感更加鲜活。“我相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好IP会越来越多,中国故事也会讲得越来越好。”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温德朝表示,网络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里生发出来的最具现代活力的新时代文学类型。网络文学在大IP和长尾IP效应下,释放出作为故事源头的功能,网络文学对文化产业方面的辐射,更加释放了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叠加和弘扬创新的功能。

  加速网文出海

  “网络文学让华语IP进入全球视野,成为海外Z世代年轻人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汤俏介绍,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中国网络文学“出海”市场规模超40亿元,海外原创作品约62万部,海外访问用户约2.3亿,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受到精品化、IP转化提速、全球化深入等三大核心趋势的积极推动,中国网络文学作为大众参与、全球共创,彰显中华文化原创力的生动实践,不断延伸传播半径,已经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生动的文化名片。

  海南省网络作协秘书长、ShortMax海外短剧内容负责人梨花颜表示,近年来,不仅国内兴起了微短剧热,在海外也兴起了海外观众的微短剧热,网游、网文和网剧,已成为文艺出海“新三样”,打造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金钥匙”。此外,网络文学早已不再是单纯的数字出版行业,可以联动赋能中国影视、动漫、衍生品等各种文化形态,火爆剧集、热播动漫、人气游戏……各类故事形态随处可见网络文学和中国元素的身影。

  资料图:海南网络作家梨花颜的作品《海上有春风》已改编成微短剧。

  南开大学文艺学博士周思妤表示,在中国网络文学的通俗化“翻译”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故事以立体可感的方式,走进全世界受众的日常文化生活。加快网文出海,需要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特性,不断拓展受众圈,敏锐把握观众情绪点,在同质化竞争中不落俗套,挖掘更多适合海外受众、符合不同文化背景的故事。只有精品,才是远航的“流量密码”。

  此外,在网络文学出海的过程中,生成式人工智能AI技术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AI技术日趋成熟,能够大幅度提升翻译效率、降低成本,人工智能推动网文“一键出海”。据统计,AI翻译系统可使行业效率提高3600倍,翻译成本却是此前的1%。未来,通过人机协同优化翻译质量,中国网络文学将向海外进一步输出,产业生态打造也将更趋完整。

举报/反馈

北青网

3156万获赞 227.2万粉丝
时政社会娱乐是北青内容主线,互联时代有我
北青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