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微博
撰文丨韩璐 编辑丨谭璐
石家庄富豪蔡东晨,频繁出手。
9月19日晚,其实控的石药集团发布公告,将在未来两年内,斥资最多50亿港元回购股票。
蔡东晨已多次护盘。1-6月,石药出资3.87亿港元回购;8月下旬以来,又连续大笔买入,花去约7.73亿港元。
按照新公告,蔡的回购总预算,超过60亿港元。
“过去一段时间,港股市场表现不太好,有实力的公司会通过回购去支撑股价,提高投资信心。”透镜咨询创始人况玉清解释道。
今年以来,由于增速放缓,核心业务低迷,蔡东晨频繁调整人员、运营资本,试图提振业务和估值。
集采承压
石药的账面有近百亿现金,蔡东晨手里的业务,却不太好做。
上半年,石药集团营收162.8亿元,净利润30.2亿元,同比微增。
拆分来看,二季度收入73亿元,净利润14亿元,均同比下滑近一成,不及预期。
其实,石药的业绩低迷,从去年就开始了。
尤其是成药业务,多款老产品受集采影响较大。二季度,神经用药、抗肿瘤、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等成药业务,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收入下滑。
蔡东晨的核心板块肿瘤药,多为化疗药物,受集采影响较大,二季度主力产品津优力及多美素,销售皆下跌。
新近获批的创新药推广,又略低于预期。
上半年,石药集团在国内获批两款新药,第三代溶栓药物“明复乐”获批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溶栓治疗,PD-1恩舒幸,则在6月获批治疗晚期宫颈癌。
老支柱承压,新品尚未放量,青黄不接。发布中期业绩后,石药的股价重挫近14%,创下五年来新低。
蔡东晨随即重金护盘。
连续大手笔回购外,石药宣布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16港元,按118.6亿股总股本算,总分红金额近19亿港元。
蔡东晨本人、董事姜昊,也先后增持公司股票。仅8月23日至9月9日,蔡连续四次增持,累计470万股。
受回购消息影响,9月20日石药集团早盘高开,股价上涨7.46%,当日收报4.99港元,市值上涨至592亿港元。
新帅到岗
除了掏出真金白银,蔡东晨迅速物色新帅,加码研发。
9月初,石药集团发布公告,聘任刘勇军为执行总裁、全球研发总裁,负责研发、管线战略和国际业务。
此前,刘勇军是信达生物总裁,深耕生物医药行业超过30年,曾是研发领域做到跨国药企(MNC)最高职位的华人科学家,其科研成果提供了多个关键药物靶点。
刘勇军的国际视野、创新药研发与商业化经验,正是蔡东晨急需的。
蔡在1992年创立石药,经历了从原料药到成药的转型。
2018年,他又从仿制药转向创新药,布局心脑血管、代谢类疾病、抗肿瘤、精神神经和抗感染等领域。
过去5年(2019-2023年),石药集团的研发费用累计超过171亿元。今年上半年,研发投入25.42亿元,同比增长约一成,约占成药业务收入的两成。
去年,石药首次进入全球管线规模TOP25,在研创新药项目约130项,有超过60个重点在研药物已进入临床或申报阶段。
管理层在业绩会上表示,研发投入会加大,预计后续研发投入维持双位数增速。
目前,蔡东晨在研创新药项目约130项,建立了八大技术创新研发平台,CAR-T、ADC、减肥药GLP-1等热门领域全覆盖。
创新药的投入需要耐心,除了三款获批上市外,大多数项目仍在进展中。
石药集团预计,未来5年内,会有50款新产品/新适应症申报上市。
再造平台
年初以来,蔡东晨在人事和业务方面,运作频繁。
5月,石药的新一届领导层到位。现年58岁的王庆喜及翟健文退出董事会,蔡东晨之子蔡鑫,以及姚兵进入董事会。
姚兵此前在石药创新制药担任总经理,2017年后负责石药集团的研发工作。
年仅33岁的蔡鑫,是蔡东晨二儿子,其大儿子蔡磊更早进入公司,担任副总裁。
加入石药以前,蔡鑫在投资机构鼎晖做投资。2022年起,他担任石药集团执行总裁兼营销决策中心总裁,主要负责销售业务。
新一代管理层逐步落定,蔡东晨加速资本运作,打造业务新平台。
去年9月,他通过子公司新诺威,收购另一家子公司巨石生物,并将创新药资产装入新诺威。
年初,新诺威公告,购买石药百克100%股权。后者也由石药集团控股,主要从事长效蛋白药物等创新生物制药业务。
蔡东晨又看上了新标的——景峰医药。
8月底,景峰医药发布公告,石药控股成为公司的重整投资人,且已占领董事会两席位,如果重整顺利,蔡东晨又将收入一家A股上市公司。
有行业人士表示,从景峰医药的业务性质来看,石药可能会将中成药资产置入上市公司,将其打造成中药龙头。
在蔡东晨的运作下,新诺威的市值从不足100亿元涨至超300亿元。7月,石药的两位高管空降景峰医药时,后者也连日涨停。
一手提振业绩,一手动用资本,蔡东晨等待收获。
图片来源:石药集团,除标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