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收盘大升233点至7.066元,创2023年5月26日以来新高。市场人士指出,随着美联储开启美元降息周期,中美利差总体有望趋于收敛,人民币或将开启持续升值走势,但人民币汇率短期内难以出现单边大幅度走强的态势。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人民币汇率当前主要受两个因素牵动:一方面是美元走势,这会造成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被动升值或贬值;另一方面是国内宏观经济走势,决定了人民币内在升值或贬值动能。
美联储启动降息初期,美元指数面临一定下行压力
王青指出,美联储降息后,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主要通过美元走势来体现,而这主要取决于后续美联储的降息节奏。如果美联储降息节奏较快,超出市场预期,美元指数有可能跌破100,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向7.0的方向靠拢,不排除短期内回到6字头的可能。反之,若降息节奏较缓,美元指数波动有限,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保持基本稳定。
美联储启动降息初期,美元指数会面临一定下行压力,特别是在欧洲央行降息步伐偏缓,日本央行还有可能加息的背景下,这会导致人民币对美元有被动升值趋势,短期内汇市情绪也会偏于乐观。
中长期来看,美联储降息并不必然导致美元持续走弱。货币宽松周期中,美元走势将主要由美国与欧洲及日本的经济基本面对比,美联储与欧洲、日本央行货币政策取向差异等因素决定。近期美元指数已有一定跌幅,当前市场把关注焦点更多放在美联储与欧洲、日本央行货币政策的差异上。这意味着美元指数会有较强的韧性,甚至不排除转而上行的可能。
王青认为,整体上看,下一步人民币会保持和美元反向波动的格局,脱离美元走势大升大降的可能性很小。这也意味着未来“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并非固守某个汇率点位,而是重点防范人民币脱离美元走势的急涨急跌,这对当前防控外部风险有重要意义。未来人民币对美元能否回到6字头,将主要由美元指数走势决定。
未来中美利差有望逐步收窄,将对人民币汇率形成重要支撑
从中美利差的角度而言,市场人士认为,未来中美倒挂的国债利差有望逐步收窄,从而推动人民币恢复性升值。
财信研究院宏观团队指出,中美虽均有望开启新一轮货币宽松周期,但美联储降息空间明显更大,随着美国更大幅度降息,中美利差总体有望趋于收敛,有利于人民币汇率趋稳。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刘涛指出,2022年3月美联储启动加息后,中美10年期国债收益率逐步出现倒挂,利差缺口持续走阔,到2023年10月已扩大至226个基点。随着美联储暂停加息,去年末中美利差一度收窄至122个基点。
今年以来,由于美联储降息预期一再延迟,加上全球地缘冲突升级导致避险情绪升温,美元资产继续受到追捧,中美国债收益率倒挂差距再次走阔,到今年4月下旬扩大至243个基点。但随着市场对于美联储降息的预期逐步增强,8月末降至175个基点,9月中旬进一步降至165个基点,中美国债收益率倒挂缺口呈现逐步收敛态势。
刘涛预计,今年三季度末到2025年上半年,在中美利差倒挂收窄乃至于消除等因素助推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望逐步回升至6.8-7.1;2025年下半年,伴随着美元指数阶段性反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该区间保持双向波动的可能性较大。不过由于国内货币政策同样处于偏松状态等原因,人民币汇率短期内难以出现单边大幅度走强的态势。
从国内经济基本面而言,王青认为,伴随稳增长政策效果显现,国内GDP增速会保持在5.0%左右的水平,这会对人民币汇率形成内在支撑。短期内人民币有望延续7月以来的强势表现。不过,在国内房地产市场企稳回暖前,人民币出现持续大幅升值走势的可能性不大。
财信研究院宏观团队指出,随着国内逆周期政策加力,努力实现全年经济增速目标,经济环比有望改善,也将对人民币汇率形成重要支撑。但国内面临的外部风险挑战增多,国内需求恢复具有较多不确定性,人民币汇率短期或仍以双向波动为主。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陈燕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