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掌阿里云一周年,吴泳铭终于登上了2024年云栖大会的演讲台,他表示,过去22个月,AI发展的速度超过任何历史时期。
2023年9月10日,吴泳铭正式“接棒”张勇,成为阿里巴巴集团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但在去年10月底的2023云栖大会上,初上任的吴泳铭选择了坐在台下,并未登台。吴泳铭对阿里云的战略规划直到2023年11月才完全揭开,彼时,在确定阿里云不再从集团完全分拆后,他宣布阿里云未来将围绕“AI驱动,公共云优先”两大方向展开。而在今年的云栖大会上,吴泳铭分享了过去两年他对AI发展的观察及对未来“AI驱动的世界”的预测。
演讲中,吴泳铭表示,过去22个月,AI发展的速度超过任何历史时期,但我们依然还处于AGI变革的早期。他认为,去年,大模型还只能辅助程序员写简单的代码,今天已经能直接理解需求,完成复杂的编程任务。去年,大模型的数学只有中学生水平,今天已达到国际奥赛金牌水平,并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学科接近博士水平。
他提到,过去一段时间里,模型推理成本指数级下降,已经远远超过摩尔定律。一年来,通义千问API在阿里云百炼上的调用价格下降了97%,百万 Tokens调用花费最低已经降到了5毛钱。推理成本是应用爆发的关键问题,阿里云会努力把成本继续降下去。
而要实现真正的AGI,下一代模型需要具备更大规模、更通用、更泛化的知识体系,同时将具备更复杂更多层次的逻辑推理能力。全世界先进模型竞争的投入门槛,将达到数十亿、数百亿美金的级别。AI在各行业场景中广泛应用的可能性正在被打开。
吴泳铭认为,AI最大的想象力不在手机屏幕,而是接管数字世界,改变物理世界。他认为,生成式AI是通过给生产力供给增加智能,从而为世界创造更大的内在价值。这种价值创造,可能是移动互联网连接价值的十倍、几十倍。生成式AI将逐渐渗透数字世界,并接管数字世界,物理世界的大部分事物都会具备AI能力,形成下一代的全新产品,并与云端AI驱动的数字世界连接产生协同效应。
同时,他提到汽车行业在使用AI模型后发生的巨大变化,预测机器人将是下一个迎来巨变的行业。他认为,未来,所有能移动的物体都会变成智能机器人,它可以是工厂里的机械臂、工地里的起重机、仓库里的搬运工、救火现场的消防员、家庭里的宠物狗。未来,工厂里会有很多机器人,在AI大模型的指挥下,生产机器人。现在每个城市家庭里有一辆车,未来每个家庭可能会有两三个机器人。
此外,吴泳铭还表示,AI计算正在加速演进,成为计算体系的主导。生成式AI对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重构,将带来计算架构的根本性变化。过去几十年,CPU主导的计算体系,正在加速向GPU主导的AI计算体系转移。未来几乎所有的软硬件都会具备推理能力,它们的计算内核将变成CPU计算引擎+GPU推理引擎的双引擎驱动。
阿里云观察到,在新增算力市场上,超过50%的需求由AI驱动而产生,AI算力需求已经占据主流地位。这一趋势还会持续扩大。过去一年,阿里云投资新建了大量的AI算力,但还是远远不能满足客户的旺盛需求。吴泳铭认为,所有行业,都需要性能更强、规模更大、更适应AI需求的基础设施。
吴泳铭提到,阿里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强度投入AI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阿里云的单网络集群已拓展至十万卡级别,正在从芯片、服务器、网络、存储到散热、供电、数据中心等方方面面。
“从历史经验来看,人们对新技术革命,往往对短期高估,又对长期低估。因为在新技术应用早期,渗透率还比较低,人们的个人经验没有发生过此类事件,大部分人的本能会产生怀疑,这很正常。但它会在你的怀疑中成长,在你在迟疑中错过大趋势。站在AI时代浪潮的开端,我感到无比兴奋。”吴泳铭表示。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