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实验室里“做药人”:为患者生命健康“奔跑”
新华日报记者 徐冠英
9月16日下午,南京圣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大楼,台风带来的雨水敲打着窗玻璃。四楼的合成实验室内,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口罩和手套的研发人员,在抽风系统发出的轻微噪声中,在瓶瓶罐罐与数字闪烁的仪器间,有条不紊地工作。
下午1点多,合成研究员李成龙将3种原料称重、投入容器、加上溶剂,再把容器放进70摄氏度的恒温装置中加热。“这些原料会发生化学反应,我过一个小时就去检测一下。等反应完成了,再经过提纯,我们就会得到一个中间体。”
“这个化学反应过程要多久?”记者问。
“需要八九个小时,预计晚上10点多可以完成。到时候,我用楼下的液质联用(仪器)检测一下,今天工作就完成了。”李成龙说,“我们之前做过小试了,有信心得到一个稳定的中间体。”
15日、16日,与李成龙一起到实验室加班的,还有小组负责人、药化设计高级研究员郁壮壮,圣和药业公司与中国药科大学联合培养的三年级硕士研究生魏杰。
小组参与的是一种治疗结肠癌的候选药物研究。
找到候选化合物,是创新药研发的第一个阶段。从2022年初开始,小组5个人先后合成119个化合物,9月初终于获得一个理想的候选化合物。
“百里挑一”的候选化合物上报公司后,新任务来了——用6个月再做一些补充的药理实验,进一步确定这种化合物的有效性、安全性。
于是,小组开始放量合成这种候选化合物。“要合成15克,一共16个步骤,两个人配合,两个月能完成。”
16日晚,当李成龙得到稳定的中间体,意味着16个步骤中的前4步完成。
2015年,郁壮壮从中国药科大学硕士毕业,入职圣和药业。当了9年“做药人”,他深深明白,创新药研发是一场马拉松,短则七八年,而且研发失败率很高。
是什么,让“做药人”扛住了打击、耐住了寂寞?“我们都希望自己做的药物能够上市,能够给患者使用。”郁壮壮说。
无暇顾及窗外风雨,也毫不在意这天是中秋假期,他们在实验室里坚守着这份朴素的初心,敬业、奉献。新药研发的每一点付出,都能为患者生命健康增加一分希望,他们不就是在呵护万家团圆吗?
来源:新华日报
举报/反馈

中工网

1108万获赞 49万粉丝
中工网官方认证百家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