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哀乐低鸣,一个个花圈、一副副挽联、一束束白花,9月13日上午10时,家人、亲友及学生等数百人来到合肥市殡仪馆,与著名庐剧表演艺术家丁玉兰做最后的告别。

9月11日12点10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庐剧代表性传承人、著名庐剧表演艺术家丁玉兰在医院病逝,享年96岁。从幼年乞讨到八岁学艺,从初登戏台到一鸣惊人,从赴京演出到庐剧泰斗,丁玉兰几十年的从艺经历堪称传奇。

现场:数百人深情送别

丁玉兰,1929年生,安徽肥东人,著名庐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庐剧代表性传承人,曾任合肥市演艺集团合肥市庐剧院名誉团长。退休后,丁玉兰坚持在老年大学教庐剧,并组建玉兰庐剧艺术团,为传承庐剧而奋斗。丁玉兰戏路广,由其参演的剧目有近150出,其中犹以《借罗衣》《小辞店》《休丁香》《秦雪梅》《秦香莲》《双丝带》《双锁柜》《江姐》等最为拿手。

9月13日上午9点多,大皖新闻记者来到合肥市殡仪馆,在1号悼念厅门前的广场上已聚集了不少吊唁者,其中有不少是从外地赶来的。还有一些市民自发早早来到现场,或独自伤感缅怀这位庐剧名家,或几位在一起诉说着与丁玉兰的交集。

告别仪式在合肥市殡仪馆举行

“她(丁玉兰)是我的恩师,感谢她对我的帮助。”一早从巢湖赶过来的黄金霞说。已年过八旬的黄金霞和丁玉兰有几十年的师徒情谊,回忆起老师丁玉兰的点点滴滴,黄金霞难掩悲痛之情,坦言丁玉兰不只是她的老师,也是她的恩人,遗憾未能见她最后一面。

同样是丁玉兰老师的徒弟,“90”后潘潘和丁玉兰的交往不算长。但潘潘回忆,她从小就喜欢庐剧,2022年慕名投师丁玉兰,至今感激和庆幸成为丁玉兰老师的学生。“丁老师有很强的人格魅力,常鼓励年轻演员,大家怀念她,追思她。”潘潘说,丁老师身体力行,推广庐剧,令人敬佩,每一个台步,每一段台词,都会手把手地教。

女儿:“让我再看妈妈最后一眼”

上午10点,前来送别丁玉兰的人们缓缓走进合肥市殡仪馆1 号厅,大家都怀着沉痛的心情,向丁玉兰遗体鞠躬致敬,大厅内的电子屏幕上定格着丁玉兰的生前照片。

仪式现场,鲜花簇拥,挽联高挂,每一束花都寄托着对庐剧泰斗丁玉兰无尽的哀悼与怀念,每一副挽联都书写着对她艺术成就的崇高敬意。“有幸听过丁老师的课,今天特意过来送送她。”现场一位庐剧爱好者难过地说。

众人前来悼念。

“让我再看妈妈最后一眼。”在大厅内,丁玉兰的小女儿付晓梅早已哭成泪人,看到这一场面,众人都潸然泪下。

“我妈临终前的遗愿是把玉兰庐剧团办好,把庐剧传播好。”付晓梅说,她一定会完成妈妈的遗愿,坚守初心,传承经典。

泪目:一众团员到场相送

22年前,年逾七旬的丁玉兰创办了合肥玉兰庐剧艺术团,二十年风雨兼程,剧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庐剧演员。9月13日,一众合肥玉兰庐剧艺术团团员来到合肥市殡仪馆送别庐剧泰斗丁玉兰。

“老人家生前还挂念着这部大戏。”安徽大学退休老师周晓星是团员之一,也是《半把剪刀》的主演,他在现场难过地说。周晓星告诉大皖新闻记者,他特意从北京赶回来送丁老师最后一程,《半把剪刀》这部剧团大戏得到丁玉兰的大力指导,但还没正式推出,“丁老师的离去,大家都很难过。”

令剧团人员李嵘印象深刻的是,虽年过九旬,但丁玉兰老师常常到剧团进行指导,日常由她负责接送到排演现场。李嵘说,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在丁老师住院前夕,在一次在排演现场,丁老师因病痛疼得满头大汗,但她依然咬牙坚持。

剧团副团长王继红说,剧团是丁老师用心血浇筑,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庐剧演员和庐剧爱好者,庐剧在这里薪火相传,让更多的人爱上庐剧这门艺术。

敬佩:走下舞台走上讲台

庐韵庐腔,声声入耳。庐剧,合肥人再熟悉不过了,很多的老合肥称它为“倒七戏”“小倒戏”,庐剧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安徽主要戏曲剧种之一。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庐剧代表性传承人的丁玉兰,曾用她那婉转悠扬的唱腔、细腻传神的表演,征服了无数观众的心。

众人深情送别丁玉兰

回忆起丁玉兰在合肥老年大学庐剧课堂上的一幕幕,多人告诉记者,在庐剧课堂上,丁老师不仅会普及一般性唱和做的功夫,还会由浅到深、由表及里地将人物背景和剧情做详尽讲解,帮助学员融入戏中。

很多人向大皖新闻记者提及,丁玉兰生前喜欢讲的一句话,“没有庐剧,就没有我丁玉兰。”从合肥市庐剧院退休之后,丁玉兰告别了舞台生涯,随后她又被合肥市庐剧院返聘回去当老师,担任艺术顾问,并且开始在老年大学担任庐剧老师,在传播庐剧文化的道路上,培养出更多的庐剧爱好者和庐剧演员。

大皖新闻记者 孙召军 魏鑫鑫 摄影报道

举报/反馈

北青网

3158万获赞 227.4万粉丝
时政社会娱乐是北青内容主线,互联时代有我
北青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